呂紫璇,舒亞林
(重慶市涪陵區(qū)食品藥品檢驗所,重慶 408000)
我國中藥材種植和產地初加工的基本狀況大多以個體農戶為主,目前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水平參差不齊,但硫黃熏蒸法仍是我國現有加工方式中最普遍的一種,因其簡便、易操作[1]。粉葛在產地加工過程中干燥困難,易腐爛,會采用硫黃熏蒸[2]。《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對粉葛中二氧化硫殘留量作了不得過400 mg/kg[3]的限量的規(guī)定。硫黃熏蒸法是否會引起藥材中敏感活性成分的變化,[4]現將結果報道如下。本文以葛根素作為指標性成分進行測定。
1.1.1 實驗材料
粉葛采自重慶市涪陵區(qū)新妙鎮(zhèn),同時采集三批粉葛FG1、FG2、FG3,每一批各取一半,分別進行40℃烘干和熏硫后再40℃烘干,作為六份供試品。
1.1.2 實驗試劑
葛根素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研究,批號:110752-201514 含量:95.5%);DIKMA色譜甲醇,MINIPORE超純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SHIMADZU LC-20A高效液相色譜儀,Thermo Heratherm OGS60恒溫干燥箱,METTLER TOLEDO XP204電子天平。
色譜柱:AGILENT C18(15 mm×4.6 nm,5 um);流動相:甲醇-水(25:75);流速為1.0 mL/min;檢測波長250 nm;進樣體積10 uL;柱溫:35℃。
精密稱取過三號篩的供試品粉末約0.8 g,放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30%乙醇50 mL,密塞,稱定重量,在水浴鍋上加熱回流30分鐘后,放冷,再稱定重量,用3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過微孔濾膜,得供試品溶液。
精密稱取葛根素對照品0.01471 g,加30%乙醇定容至100 mL,取10~20 mL容量瓶中,用30%乙醇定容制成每1 mL含70.17 μg的對照品溶液。
2.4.1 系統適應性實驗
取3.2與3.3中溶液進樣,采集色譜圖。理論塔板數按葛根素計算大于4000,分離度大于1.5。見圖1。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
2.4.2 線性關系考察
取70.17 ug/mL的葛根素對照品溶液,進樣體積為1 uL、2 uL、4 uL、10 uL、20 uL,以進樣量(X)對峰面積(Y)作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為:Y =3000000x+82453,r=0.9994表明進樣量在0.0702~1.4033 ug線性關系良好。
2.4.3 精密度試驗
取70.17 ug/mL的葛根素對照品溶液,連續(xù)測定6次,葛根素峰面積的RSD為0.5%(n=6)。
2.4.4 重復性試驗
取1號樣粉葛供試品,按3.2中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操作,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測定,葛根素含量的R S D為0.5%(n=6)。表明處理方法重復性良好。
2.4.5 穩(wěn)定性試驗
取1號樣粉葛供試品溶液,分別在0,2,4,8,12,24 h時進樣10 μL,結果葛根素峰面積的RSD為0.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wěn)定。
2.4.6 加樣回收試驗
取1號樣粉葛供試品溶液6份,精密加入葛根素對照品,按3.2粉葛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并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平均回收率為 95.98%,RSD%為1.8%(n=6)。見表1。
取兩種方法干燥的三批粉葛(六份)供試品溶液,測定。結果葛根素含量見表2。
粉葛中葛根素含量和加工方式有顯著差異,從本實驗結果來看,40℃直接干燥的含量高于熏硫后干燥的。葛根素是粉葛的指標性成分,建議在粉葛的加工過程中,盡量不采用熏硫干燥的方式,以免影響其主要成分葛根素的含量。
表1 加樣回收實驗結果(n=6)
表2 葛根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