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英
《西游記》中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孫悟空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遭拒,于是化作一只小蟲,鉆進了她的肚子,在里面翻跟斗,鐵扇公主受不了,只好把扇子借給他。現(xiàn)代醫(yī)學也能使醫(yī)生變戲法般“進入”人體內,只不過需要借助一根頭端裝有攝像頭的管子,從口腔、肛門等人體的自然孔道或者是造瘺口等人工管道將其插入人體消化系統(tǒng)內,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消化道的真實狀況,以診斷疾病,甚至治療疾病。
消化內鏡有軟鏡和硬鏡之分,在臨床消化內鏡一般都使用軟鏡,如胃鏡、小腸鏡、結腸鏡、膽道鏡等,其探查的部位與作用不同。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應用最多的胃鏡與結腸鏡。
胃鏡能夠觀察到人的十二指腸部、胃部以及食管部的黏膜,觀察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異常,還可以對這些黏膜進行取樣檢查,為進一步鑒別消化道異物、畸形、狹窄、息肉、腫瘤、潰瘍等疾病提供可靠依據。
適應癥:上腹部不適(疼痛、消化不良、上腹脹、打嗝等),不能排除有上消化道疾病的;胸骨后疼痛,有燒灼感、吞咽困難、反酸水、口苦等表現(xiàn)的;黑便,可能有消化道出血的;胸腹部CT、超聲、X線等檢查發(fā)現(xiàn)可疑上消化道病變的;有些潰瘍、胃炎、食管胃的癌前病變、手術后(外科手術、內鏡手術)等的定期復查;疑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病變的;45歲以上的所有人。
檢查注意事項:檢查當日必須空腹,禁食、禁飲6小時以上;計劃做無痛胃鏡(需麻醉)者需家屬陪同;若患者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相關疾病,需提前告知醫(yī)務人員;60歲以上患者檢查前必須完善心電圖檢查;檢查后少數患者可能出現(xiàn)咽喉疼痛、腹痛、腹脹等不適,屬于正常現(xiàn)象,嚴重者需到院觀察;若取胃黏膜活檢或行息肉摘除術,可能出現(xiàn)少量出血,一般會自愈,若腹痛劇烈或出現(xiàn)解黑色糞便,必須立即到醫(yī)院就診;普通胃鏡檢查后即可進食,建議清淡飲食,避免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無痛胃鏡檢查后1小時可飲水,2小時可清淡飲食,避免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取活檢或息肉摘除者,2日(患者具體情況不同,限定天數可能不一,部分患者可能需短暫禁食)內建議半流質軟食,避免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麻醉結束后3小時內需有人陪同,術后24小時禁止飲酒及從事危險性工作,如騎車、駕駛、高空作業(yè)或者進行精細工作等;檢查后出現(xiàn)不適感及不良反應需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結腸鏡可觀察到結直腸及回腸末段腸黏膜的微小變化,如癌、息肉、潰瘍、糜爛、出血、色素沉著、血管曲張和擴張、充血、水腫等;還可以通過腸鏡的器械通道送入活檢鉗取得米粒大小的組織,進行病理切片化驗或其他特殊染色,對黏膜病變的性質進行組織學定性,如炎癥程度、癌的分化程度等進一步分級,有利于了解病變的輕重,指導制訂正確的治療方案或判斷治療效果;還可對結腸一些疾病或病變如息肉、出血、異物等進行內鏡下治療。
適應癥:有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存在下消化道癥狀并且疑似直腸疾病的患者;需要做檢查確定炎癥性腸病,并且需要明確疾病程度的患者。
檢查注意事項:做腸鏡檢查前一天晚上按醫(yī)囑服用導瀉劑清潔腸道;檢查過程中鎮(zhèn)定地按照醫(yī)生的囑咐積極配合,越放松檢查越順暢;部分患者檢查完畢后有腹痛、腹脹等癥狀,可輕揉腹部、輕微走動,待肛門排氣后即可緩解;做活組織病理檢查或息肉摘除治療者,術后可能有少量大便帶血現(xiàn)象,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如出血較多或出現(xiàn)持續(xù)腹痛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