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隨著人們飲食愈加精細,國家二孩政策全面開放,高齡產婦隨之增多,同時妊娠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進一步升高。據資料統(tǒng)計,每10個準媽媽里就有1個“糖媽媽”。妊娠期如果患上糖尿病,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fā)育。那該如何使整個孕期的血糖控制平穩(wěn),進而減少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呢?
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礎上合并妊娠,又稱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種是妊娠前糖代謝正常,妊娠期才出現的糖尿病,稱為妊娠糖尿病。
如果是孕前糖尿病,在準備懷孕或在孕早期沒有控制好,極有可能引起寶寶畸形;如果孕中期血糖控制不好,寶寶可能在宮內生長過度,形成巨大兒(體重≥4千克);如果孕晚期特別是分娩前的數周血糖持續(xù)升高,寶寶會發(fā)生缺氧甚至胎死宮內;如果在分娩過程中血糖不控制好,寶寶出生后就容易發(fā)生新生兒低血糖,嚴重的新生兒低血糖會影響新生寶寶的神經功能。除危害寶寶,“糖媽媽”產后發(fā)生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比沒有糖代謝異常的產后媽媽要高4倍。根據研究報道,至產后10年,約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可能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
所以,以下具有糖尿病危險因素的孕婦: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心血管疾病史、有巨大兒分娩史、高血壓、血脂異常、多囊卵巢綜合征等,應該在首次產前檢查時進行空腹血糖測試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以排除孕前就患有糖尿病的情況。孕婦則應該在妊娠24~28周之間接受妊娠期糖尿病篩查。
早期診斷并積極進行飲食運動干預,對控制血糖、減少妊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非常重要。
飲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專業(yè)的營養(yǎng)指導,制定個體化的方案,原則上應提供足夠的熱量來保證母胎健康、維持孕期正常的體重增長。飲食方案推薦以膳食參考攝入量為基礎,孕期推薦最低攝入量為每日175克碳水化合物,71克蛋白質,28克膳食纖維,同時要重點關注餐后血糖的波動情況。
參與運動:可進行低到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周應進行至少5天,每天30 分鐘或累計時間150分鐘。運動項目可以選擇散步,但注意不要走得太快,最好有家人陪同,避免出現意外事件;也可以選擇游泳,會讓全身得到很好的放松,對于調節(jié)血糖有很大幫助。不過,有些“糖媽媽”可能由于身體原因不適合運動,所以,“糖媽媽”在運動之前需要由醫(yī)生進行專業(yè)評估,選擇合理的運動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糖媽媽”經過調整飲食、適當運動,3~5天后血糖仍控制欠佳(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1小時和2小時血糖分別>7.8mmol/L和6.7mmol/L);或者控制飲食后出現饑餓性酮癥,增加熱量攝入后血糖又超標;或者出現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或嚴重感染等應激狀態(tài),都必須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接受胰島素治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每日多次短效注射胰島素和連續(xù)皮下注射均可采用?;诮?00年使用經驗,大多數專家認為,胰島素對胎兒和新生兒是安全的。妊娠早期因早孕反應進食量減少,需根據血糖檢測情況及時減少胰島素用量;妊娠中、后期對胰島素需要量不同程度的增加,妊娠32~36周胰島素需求量達高峰,妊娠36周后稍微下降,故應根據個體血糖監(jiān)測結果,不斷調整胰島素用量。
需要注意,一旦妊娠期糖尿病這個診斷成立,就會伴隨整個孕期,并不是血糖正常,妊娠期糖尿病好了,只是說控制得比較好,仍然需要持續(xù)地監(jiān)測、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