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巧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思想,優(yōu)化教學方法,加強對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夠保證所構建的實驗課更加規(guī)范。本文對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具體的解決方法,以期讓化學課堂呈現出新的面貌和形態(tài)。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4-0065-02
引 言
作為化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對具體的實驗內容和方法進行優(yōu)化,為學生營造全新的實驗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有效地吸收和內化基礎的實驗原理,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同時讓學生在參與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進而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初中化學課程所具有的科學性特征比較顯著,實驗是重要的教學內容,關乎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1]。在當前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授課方法主要為演示教學。也就是說,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展示實驗的具體操作方法及實施步驟,教師在操作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引導學生總結實驗規(guī)律。在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通常是被動接受課程內容,在課堂上缺乏自主實踐的機會,導致他們的實驗學習效果較差。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方法單一
在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師在課堂上以自己為中心,以演示實驗為主,希望學生通過自主觀察總結實驗現象和規(guī)律。但是,演示教學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學生自主思維的發(fā)散,也阻礙了學生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單純依靠演示法來開展實驗教學,會導致課堂氛圍沉悶,也影響了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fā)揮。
2.環(huán)境設置不合理,設施不規(guī)范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有的教師在環(huán)境設置方面并不符合規(guī)范[2]。教師在課堂上單向講授知識,導致教學活動無法滿足學生的體驗需求,從而會降低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影響教學進度的有效推進。同時,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實驗器材和設施的不規(guī)范、不完善也會導致教學環(huán)境的不合理,因此,學校和教師要進一步完善實驗材料,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3.評價體系缺乏創(chuàng)新性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評價環(huán)節(jié)可以說是影響授課效果的重要因素[3]。然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思想和行為缺乏規(guī)范性,如在思想上比較滯后,看重結果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在方法上也缺乏創(chuàng)新性,不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是一味地進行師評,評價結果往往比較片面。
結合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化學教師應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授課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設良好的化學教學環(huán)境。
三、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分析
1.微實驗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
做好實驗導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徑[4]。為了優(yōu)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積極地滲透微概念的思想,也就是說要合理設置微型實驗,并將其運用到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觀察微試驗的過程中思考其中所涉及的化學原理。這樣,學生能在此過程中有效感受和分析具體的實驗內容,使他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瓶中”的微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良好的互動條件,使師生能夠進行互動,推測和探討其中的原理,將學生的學習精力集中到課堂上。
2.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規(guī)范實驗流程
在實驗教學中,教學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和學習積極性。為了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有效的實驗教學情境,在情境的支撐下為學生規(guī)范展示具體的實驗流程,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以便他們利用相關知識來探索實驗活動。
在教學“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時,為了豐富學生在實驗常識方面的知識儲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實驗材料,包括設備的安裝順序和步驟,以及具體的操作方法。例如,為學生直觀展示鐵架臺、集氣瓶、量筒等裝置的具體使用方法,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規(guī)范、有序地觀察實驗,以便于學生接下來的實驗探究。
3.組織探究式實驗,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對初中生來說,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揮能夠讓他們產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成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以往的授課思路,在授課形態(tài)上做出調整,加強探究思想的貫徹,在此基礎上營造開放的實驗教學氛圍。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以分組的方式圍繞具體的實驗主題進行探究,讓學生掌握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步驟,并使他們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具體的實驗技巧,進而總結實驗規(guī)律。
在教學“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配制”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動手實驗條件,引導學生在分組的前提下準備好相關的實驗器材,在明確實驗目標的基礎上,利用量筒、滴管、玻璃棒等器具操作實驗,對氯化鈉溶液進行配比。學生在溶液配比和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對實驗中涉及的基礎概念和化學知識進行深入探討和互動。
4.設置虛擬實驗,突破教學重難點
有些實驗對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在理解上也會產生困惑。同時,有些實驗材料具有特殊性,學生在使用其進行實驗時有一定的危險性。針對這些實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轉變觀念,認識到教育的現代化發(fā)展趨勢,對教學載體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播放實驗視頻,為學生展示具體的實驗現象,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觀察條件,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索具體的實驗原理,總結實驗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