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河南省收費還貸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河南鄭州 451450)
豫西南地區(qū)地處秦嶺山脈東端,屬于山嶺重丘區(qū)。在建欒川至雙龍段高速公路起點位于欒川縣廟子鄉(xiāng),順接鄭州至西峽高速公路堯山至欒川段終點,向南經西峽縣太平鎮(zhèn)、二郎坪鄉(xiāng),到達項目終點西峽縣雙龍鎮(zhèn)。本項目地處秦嶺支脈伏牛山南麓山區(qū),老界嶺、青銅山、牛心垛三道主要山脈與鸛、淇、丹三條河流由西北交錯向東南延伸,形成西北部群山盤結、東南部丘陵縱橫之地勢,依次為深山區(qū)、中山區(qū)、低山區(qū)、山口盆地和丘陵區(qū),總體地勢中部高、兩端低,伏牛山貫穿東西,為項目區(qū)的最高點。項目區(qū)山勢陡峻內,可分為中、低山巖漿巖,中、低山變質巖兩個工程地質區(qū),其間穿插多較個小的河流沖積平原區(qū)。巖性以風化巖及殘積土為,局部為碎石土。
路基邊坡防護以安全、經濟、環(huán)保為原則,因地制宜,采取工程防護與植物防護相結合的綜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確保路基穩(wěn)定,樹立邊坡綠色環(huán)保的防護設計理念,順應自然、融入自然。
根據項目所在地的氣候、水文、地形、地質及筑路材料分布情況,本項目邊坡防護形式分為填方與挖方。其中,填土高度≤5m的路段,邊坡防護型式采用植草+灌木,既美觀又兼顧護坡效果;路堤高度H>5m 時,邊坡采用M7.5 漿砌片石拱形骨架內植草+灌木防護,骨架起到固坡、防沖刷作用,植草灌木固土又美觀;高填方填石路基路段,邊坡采用片石碼砌,不進行任何防護;土路肩、護坡道均采用植草+灌木的防護形式。對于一般土質或全~強風化巖質路塹邊坡,當路塹邊坡高度H≤5m,邊坡采用植草+灌木防護;路塹邊坡高度5 由于地質情況的復雜性及勘察手段的局限性,現(xiàn)場開挖后邊坡的實際地質情況與設計圖紙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很多邊坡開挖后長時間裸露,未及時施做防護,導致邊坡風化、受雨雪侵蝕,地質情況發(fā)生變化,因此,高邊坡的施工方法、邊坡防護措施等應根據施工揭露的地質情況、路塹動態(tài)施工過程中邊坡觀測情況,按照信息化設計原則進行調整和修改。本項目路基邊坡防護優(yōu)化變更類型總結如下。 ①植草+灌木變更為骨架防護。部分填方較長的整段落,設計有骨架防護和植草+灌木兩種防護形式,影響美觀,為突出整體效果,統(tǒng)一調整為骨架防護;②半路半橋相接處,填方邊坡放坡時會侵占橋梁墩柱,為避免對橋梁的影響,在路橋相接處設置衡重式路肩墻;③部分填方路基路肩擋墻設置在斜坡堅硬巖石上,基礎開挖困難,將擋墻外移至平緩地面,路肩擋墻調整為路堤擋墻;④部分陡坡路段原設計為路堤擋墻,施工過程中由于修筑便道等原因使原地面抬高,可取消擋墻,變更為填方路基。 (1)由強變弱類。①骨架防護變更為植草+灌木。由于地面高程發(fā)生變化或施工擾動,頂部一級邊坡開挖后實際高度較低,坡率為1:1,土質或強風化,將骨架防護變更為植草+灌木;②骨架防護變更為SNS 防護網。邊坡開挖后為中風化巖石,坡面穩(wěn)定,將骨架防護變更為SNS 防護網;③錨桿框架梁變更為SNS 防護網。邊坡開挖后,邊坡自身穩(wěn)定,為不易風化的中風化堅硬巖石,但邊坡易出現(xiàn)由節(jié)理切割巖體形成的“楔形體”掉落現(xiàn)象,將邊坡防護變更為SNS 主動防護網;④錨桿框架梁變更為骨架防護。邊坡開挖后,邊坡自身穩(wěn)定,為土質或強風化巖石,將邊坡防護變更為拱形骨架植草+灌木;⑤錨桿框架梁變更為窗孔式護面墻。邊坡開挖后,邊坡自身穩(wěn)定,為風化軟質巖石或較破碎巖石,將邊坡防護變更為窗孔式護面墻,典型段落如圖1 所示。 圖1 中風化巖石,將骨架防護變更為SNS 防護網 (2)由弱變強類。①植草+灌木變更為骨架防護或掛網噴播植草。邊坡開挖后為石質邊坡,種草難以成活,或由于地面高程變化導致開挖后邊坡高度較高,將植草+灌木變更為骨架防護或掛網噴播植草;②SNS 防護網變更為錨桿框架梁、骨架防護、窗孔式護面墻。邊坡開挖后,為軟巖或潛在淺層坡面破壞,或坡面破碎風化較嚴重,將SNS 防護網變更為錨桿框架梁、骨架防護、窗孔式護面墻,典型段落如圖2 所示。 圖2 坡面為軟巖,較破碎,將SNS 防護網變更為窗孔式護面墻 (3)同類防護形式優(yōu)化調整。骨架防護、窗孔式護面墻、掛網噴播植草都適用于土質邊坡或強-全風化石質邊坡,坡率不陡于1:0.75,三種防護形式各有優(yōu)劣。骨架防護圬工小,自重小,坡面穩(wěn)定性好,但石質邊坡刻槽困難,砌筑拱圈需要模具,施工難度較大;窗孔式護面墻便于施工、防水效果好,但圬工大,自重大,不適合二級以上的邊坡;掛網噴播植草美觀、坡面效果好、便于施工,但對于石質邊坡耐久性差,護坡效果一般,適合坡率較緩(1:1)的邊坡。在實際使用中,要根據邊坡實際地質情況選用合適的防護形式,典型段落如圖3 所示。 圖3 強風化巖石邊坡,將骨架防護變更為窗孔式護面墻 (4)新增或取消等其他類。①原設計無防護。部分原設計無防護路段,在邊坡開挖后依據現(xiàn)場地質情況需增設邊坡防護時,可根據施工圖設計原則及防護變更原則,增加相應的防護措施;②放緩邊坡,取消原有防護。部分淺挖方邊坡在開挖后由于邊坡坍塌、或坡頂外反坡等原因,可挖除部分邊坡,僅保留1.0m 高坡體,并取消原有邊坡防護,典型段落如圖4 所示。 圖4 存在滑坡現(xiàn)象,挖除中間坡體 綜上所述,豫西南山區(qū)地形復雜,群山盤結、丘陵縱橫,河流溝谷較多,這就要求優(yōu)化高速公路路基設計,在路基防護設計過程中,本著客觀求實、準確安全的原則及“動態(tài)設計”的理念要求,根據沿線自然條件,結合項目特點、難點,以及總體設計的要求,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通暢、安全、環(huán)保、耐久、節(jié)約”的設計指導原則,以批復的施工圖設計圖紙為基礎,結合現(xiàn)場邊坡開挖后的地質及和施工情況,對部分邊坡防護方案進行調整,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和“建設生態(tài)公路”的指導思想,以實現(xiàn)路基防護設計的安全性、自然性、人性化的設計要求和特點。2.1 填方路基邊坡
2.2 挖方路基邊坡
3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