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禮科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手機逐漸普及,其一方面給學生學習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另一方面也讓一些學生越來越依賴手機,有的甚至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小鵬曾經就是其中之一。
進入初二年級后,我和科任老師都明顯感覺到小鵬越來越懶——經常遲到,上課精神萎靡,作業(yè)也不能按時完成,老師們找他談心、督促學習,但他仍然我行我素。我通過家訪了解到,小鵬在暑假開始玩手機,每天手機不離身,就連吃飯時也要看。爺爺管教過多次,可小鵬根本就不聽,而媽媽遠在外地打工,也鞭長莫及。要改變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不能只靠教師,只有家校攜手,才能取得實效。于是,我要來媽媽的聯系方式,一起商量如何幫助小鵬擺脫對手機的依賴。我發(fā)現,小鵬媽媽很喜歡跑步,而小鵬體育方面比較擅長,所以建議小鵬媽媽可以試著將跑步作為切入點。
于是,小鵬媽媽對他癡迷手機一事只字不提,而是向小鵬表示自己最近早上跑步有點害怕,希望小鵬可以早上起來“陪跑”。在媽媽的再三懇求下,小鵬答應試試。我也趁機給小鵬布置了任務——讓他代表班級參加下個月學校組織的長跑比賽,鼓勵他發(fā)揮特長為班集體爭得榮譽。期間,我主動找小鵬聊天,問他有沒有訓練計劃,小鵬說現在每天早上都會“陪”媽媽一起跑步,我表揚了他并鼓勵他繼續(xù)堅持。一個月后,小鵬在長跑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他非常興奮,第一時間跟媽媽分享了這個好消息。而我也適時在班級召開了“如何正確使用手機”的主題班會,學生們對過多使用手機甚至沉溺手機的危害有了一致的認識。小鵬也有很大的觸動,班會結束后,他主動找到我,表示今后一定要改掉依賴手機的壞習慣。漸漸地,小鵬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看手機的時間少了,再加上堅持跑步,不但身體素質提高了,而且上課也很有精神,學習狀態(tài)有了明顯好轉。
這件事給了我很多啟示。一是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一定要找準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否則,再多的督促、再嚴格的管教也會收效甚微。二是要找準問題解決的切入點。初中生正處在心理斷乳期,教師和家長不能只用說教的方法,更不能粗暴干涉,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到解決辦法。小鵬很擅長跑步,于是我和家長將培養(yǎng)他對跑步的興趣作為切入點。對小鵬而言,跑步的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陪跑”讓媽媽有了安全感,也讓自己獲得了成就感,拉近了母子之間的關系;參加長跑比賽讓小鵬有了目標與動力,比賽結果更是給了他堅持下去的信心。這樣,小鵬對手機的依賴逐漸減少了,他的注意力自然更多轉移到學習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好的習慣也自然而然開始形成。
總之,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抓住教育契機,使其轉變?yōu)閷W生成長的動力,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