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舜堯 馮勇 潘曉玲 涂永強(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站)
郭格桑 馬貴云(四川省得榮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
瑪格綿羊主要分布在定曲河沿岸,最早取名為定曲綿羊。該綿羊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開展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時,挖掘出來的地方原始綿羊類群。2017年扶貧攻堅工作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瑪格山周圍鄉(xiāng)鎮(zhèn)開展,得榮縣整合資金對瑪格山周圍鄉(xiāng)鎮(zhèn)的綿羊進行選育,并將定曲綿羊更名為瑪格綿羊。
瑪格綿羊是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原始類群,屬肉毛兼用的小型綿羊。
1.中心產區(qū)及分布。中心產區(qū)位于得榮縣瑪格山一帶的日龍、曲雅貢、徐龍、古學和八日等鄉(xiāng)鎮(zhèn)。該縣的茨巫、松麥、奔都、瓦卡、白松、斯閘等鄉(xiāng)鎮(zhèn),巴塘縣的昌波、蘇哇龍、德達、列衣、波戈溪、甲英等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城縣的正斗、然烏、洞松等鄉(xiāng)鎮(zhèn)和稻城縣的赤土等鄉(xiāng)鎮(zhèn)亦有分布。
2.產區(qū)自然生態(tài)條件。產區(qū)地處東經99°07′~99°34′,北緯28°09′~29°10′,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屬金沙江干旱河谷區(qū)。北部與巴塘縣、鄉(xiāng)城縣相連,東南與云南省香格里拉縣相鄰,西南與云南省德欽縣毗鄰,山川河流交錯。產區(qū)東西最大距離4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2千米,總面積2916平方千米。地形、地貌復雜,地勢呈北高南低。最高海拔5599米,最低海拔1990米,高山大峽谷占全縣面積96%以上,屬亞熱帶干旱河谷氣候區(qū)。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363.3毫米,蒸發(fā)量是年降水量的6.5倍,年均氣溫14.6℃、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8.9℃,年均無霜期243天。
得榮縣屬于半農半牧縣,耕地面積4214公頃。其中,灌溉水田48.20公頃,占全縣耕地面積的1%;水澆地2352公頃,占全縣耕地面積的56%;旱地面積1813公頃,占得榮縣耕地面積的43%,主產玉米、青稞、小麥和蕎麥。全縣草地139463公頃,占得榮縣土地面積的47%,其中天然草地139362公頃,占全縣牧草地的99.9%,牧草主要有禾本科、豆科、菊科等。
1.品種形成。據《得榮縣志》(2000)記載,7世紀,松贊干布統(tǒng)治時期,現西藏自治區(qū)的阿里、江孜、貢布和江達等地的吐蕃人遷徙到現在的得榮縣;1451—1509年,云南納西王向康南各地軍事擴張時,納西人在得榮縣境內安居。吐蕃人、納西人和當地土著人融合安居境內,帶來的綿羊經過長期的馴化和人為選擇,逐步形成了適應當地干旱河谷氣候、耐粗飼、抗熱和抗病力強的綿羊類群。
2.群體數量及變化情況。
2005—2015年,中心產區(qū)瑪格綿羊存欄量的變化趨勢見表1。2010年相比于2005年,存欄量減少了5851只,能繁母羊減少了4798只;2015年相比于2010年,存欄量增加了130只,能繁母羊減少了531只。近15年,存欄量減少了5721只。分布區(qū)鄉(xiāng)城縣和巴塘縣2005年年底存欄7951只,2010年年底存欄5077只,2015年年底存欄5112只。2016年資源調查純種存欄4495只,能繁母羊1932只,種公羊253只。2017年得榮縣、鄉(xiāng)城縣、巴塘縣分布區(qū)的統(tǒng)計數據為18126只,其中能繁母羊7454只。2018年得榮縣、鄉(xiāng)城縣、巴塘縣分布區(qū)的統(tǒng)計數據為21471只,其中能繁母羊8295只。
體格較小、結構緊湊、體軀呈圓桶狀;頭大小適中;頸短;胸寬和胸深適度;背腰平直、體軀勻稱;尾短小,呈圓錐形;蹄質堅實;公羊睪丸發(fā)育良好,大小適中;母羊乳房勻稱,柔軟而有彈性。
公、母羊頭、頸、耳部毛色為黑色,其余部位為白色,少部分個體四肢有黑色斑點。公、母羊多無角,公羊無角個體占72.4%,母羊無角個體占77.0%,見表2;有角的個體角小,呈黑色,公羊角略粗大,母羊角細而短。
1.體重體尺。放牧條件下,初生重、6月齡、12月齡和成年體重體尺等指標見表3。公、母羊平均初生重分別為(1.52±0.09)千克和(1.75±0.12)千克,6月齡體重分別為(9.76±1.58)千克和(9.52±1.92)千克,12月齡體重分別為(18.89±1.68)千克和(17.74±2.09)千克,成年體重分別為(45.48±4.34)千克和(38.84±3.89)千克。
2.繁殖性能。初配年齡為12~18月齡。每年6~9月母羊發(fā)情配種,發(fā)情周期為(18.0±2.5天),發(fā)情持續(xù)24~36小時,自然交配。公、母羊配種比例為1∶(15~20),妊娠期(149.0±2.5)天,產冬羔和春羔,一年一胎,一胎一羔,羔羊120~150天斷奶,斷奶成活率79%。公羊利用年限為8~9年,個別優(yōu)良種公羊可利用10年,母羊為7~8年。
表1 2005—2015年瑪格綿羊存欄量變化趨勢 只
表2 瑪格綿羊無角情況調查
表3 瑪格綿羊體重、體尺
表4 瑪格綿羊產毛量
3.產毛性能。每年5月剪毛一次,剪毛量見表4。
4.飼養(yǎng)管理。終年放牧,每年4~9月,到高山夏秋季草場放牧,10月至翌年3月,到冬春季草場放牧。羔羊4~5月齡斷奶,公羊6~12月齡閹割去勢。
對羊群危害較大的疫病為羊梭菌病、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炭疽等,防控傳染性疾病是養(yǎng)羊業(yè)的重中之重。并且,要定期驅蟲,一般使用阿維菌素和阿苯達唑進行驅蟲。
冬春有補飼,常用玉米秸稈、青干草、玉米、青稞作為草料和精料補飼。
5.品種保護和研究利用。尚未劃定保護區(qū),2017年得榮縣依托四川省科技廳科技扶貧項目在日龍鄉(xiāng)龍絨村建立了得榮縣瑪格綿羊保種繁育基地,有一個核心群,存欄量700只。下一步將制定科學保種選育方案,以提高產肉性能和繁殖性能。
6.品種評價?,敻窬d羊適應干旱河谷,產區(qū)屬干旱河谷自然生態(tài)氣候,年降水量僅為363.3毫米,而蒸發(fā)量達2100毫米。公、母羊成年體重僅為45.48千克和38.84千克,該品種羊善攀爬,是具有耐粗飼、耐干旱、抗熱、抗病力強等特性的小型綿羊類群。今后應加強瑪格綿羊品種選育,提高其產肉性能和繁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