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鐘 媛,楊 帆
(四川省第五人民醫(yī)院 a.干部病區(qū),b.心肺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1)
老年患者容易出現(xiàn)肺部感染,感染后肺部肺間質(zhì)、終末氣道及肺泡腔等多部位出現(xiàn)炎癥,我國老年群體肺部感染患病率逐年增加[1]。有研究認為導致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發(fā)生主要原因有抗菌藥物使用不當、病原體入侵、免疫功能不佳以及呼吸道功能減退等[2]。因為患者高齡、身體素質(zhì)差,肺部感染后相關癥狀不明顯,所以在診斷時較易出現(xiàn)漏診及誤診,導致患者較易錯失治療最合適時間,影響患者預后[3]。降鈣素原(PCT)可以有效反映肺部感染患者細菌感染具體情況,C反應蛋白(CRP)反映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纖維蛋白原(FIB)則可以反映患者肺部感染凝血情況[4]。目前關于肺部感染患者上述三指標單一研究或者兩指標研究較多,針對三指標綜合研究較少。本研究比較了肺炎感染不同病情分級及健康患者血清CRP、PCT及FIB差異,以評估三指標對肺部感染預測價值。
1.1 一般資料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6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研究組)及同期92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納入標準:①研究組病情診斷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標準[6];②患者存在咳嗽、發(fā)熱以及咳痰等相關臨床癥狀,病情采用影像學X射線及CT等手段證實;③對照組無任何肺部感染體征,影像學手段顯示肺部影像正常;④研究對象年齡≥65歲;⑤研究對象簽署研究同意書,研究中各項操作獲得醫(yī)院倫理會同意。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或存在其他感染者;②近期接受相關抗感染治療或者服用抗凝藥物;③免疫功能障礙或者并發(fā)腫瘤者;④心臟、肝腎等機體重要部位患病;⑤不能配合研究中相關操作者。研究組依據(jù)患者肺炎嚴重指數(shù)(PSI)[5]將PSI≤90分、91~130分及>130分患者分為低危組(n=34)、中危組(n=32)及高危組(n=30)。各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表1 各組基線資料比較
1.2 方法研究組在治療前1 d、對照組在體檢當日收集晨起空腹靜脈血4 ml,收集靜脈血以3000 r/min離心速度進行10 min離心,離心完成后收集上清液進行血清PCT、CRP及FIB水平測定,血清水平分別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免疫比濁法、Clauss法測定,其測定采用對應試劑盒在專業(yè)人士幫助下予以測定。PCT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購自默沙克公司,CRP免疫比濁試劑盒購自北京世紀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xiàn)IB測定試劑盒(Clauss法)購自賽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T、CRP以及FIB水平測定依據(jù)對應試劑盒中說明書進行操作,最后結(jié)果在Varioskan LUX型號酶標儀上測定。
1.3 觀察指標比較研究組不同亞組與對照組血清CRP、PCT及FIB水平,分析血清CRP、PCT及FIB水平對患者肺部感染影響、對老年肺部感染預測價值以及與老年肺部感染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及SNK-q檢驗;危險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血清指標對肺部感染預測價值采用ROC曲線分析;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研究組各亞組與對照組血清CRP、PCT及FIB水平比較研究組各亞組血清CRP及PCT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FIB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血清CRP及PCT水平比較,低危組<中危組<高危組,血清FIB水平比較,低危組>中危組>高危組(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各亞組與對照組血清CRP、PCT及FIB水平比較
2.2 血清CRP、PCT及FIB水平對患者肺部感染影響分析多元Logistics回歸分析顯示,血清CRP、PCT水平上升及FIB水平下降是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發(fā)生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血清CRP、PCT及FIB水平對患者肺部感染影響分析
2.3 血清CRP、PCT及FIB水平對老年肺部感染預測價值分析ROC曲線結(jié)果顯示,血清CRP、PCT及FIB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預測老年肺部感染的AUC高于三指標單一預測老年肺部感染的AUC,見表4。
表4 血清CRP、PCT及FIB水平對老年肺部感染預測價值分析
2.4 血清CRP、PCT及FIB水平與老年肺部感染病情嚴重程度相關性分析血清CRP、PCT與老年肺部感染病情嚴重程度正相關(r=0.647,0.706;P<0.05),血清FIB與老年肺部感染病情嚴重程度負相關(r=-0.622;P<0.05)。
老年患者因為免疫功能退化容易出現(xiàn)肺部感染,同時由于患者伴有各種基礎疾病以及退行性病變不僅會加重患者肺部感染病情,還會增加患者治療難度[7]。研究顯示,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死亡率高達50%,是威脅老年患者生命安全主要因素。因此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對于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重大,而及時有效診斷肺部感染在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7]。
本研究Logistics多元回歸結(jié)果顯示血清CRP、PC以及FIB水平是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發(fā)生獨立危險因素,提示肺部感染患者病情發(fā)生可能與血清CRP、PCT以及FIB水平異常關系密切。楊建鋼等[8]研究同樣顯示CRP以及PCT水平異常是感染所致膿毒性休克獨立危險因素,可以為患者病情診斷以及治療提供相關指導。本研究中研究組不同病情嚴重程度亞組患者血清CRP以及PCT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顯示研究組患者因為感染發(fā)生體內(nèi)血清CRP以及PCT水平異常上升。CRP作為急性感染蛋白可以有效反映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被普遍應用于感染性疾病診斷以及治療效果評估中[9]。PCT作為降鈣素前體物質(zhì)可以有效反映患者全身炎癥,其可以有效鑒別肺部感染中細菌以及病毒感染情況[10]。崔曉婷等[11]研究顯示肺部感染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體內(nèi)血清CRP以及PCT水平異常升高,對于患者病情診斷具有重要參考意義。研究組患者血清CRP以及PCT水平隨著病情嚴重程度增加而增加,研究認為肺部感染患者患者病情加重,導致患者體內(nèi)病原菌釋放外殼蛋白質(zhì)成分水平增加,進一步誘使機體血液循環(huán)中PCT指標水平上升。葉云燕等[12]研究中結(jié)果顯示重癥感染患者血清中PCT、CRP水平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正相關,是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敏感指標。機體感染各種病原菌后導致患者內(nèi)皮細胞損傷進一步誘發(fā)患者體內(nèi)血管出現(xiàn)微血栓,機體凝血功能異常。本研究中研究組不同病情嚴重程度亞組患者血清FIB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清FIB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負相關,顯示患者肺部感染病情越嚴重,F(xiàn)IB水平越低。研究認為感染導致機體出現(xiàn)炎癥反應、毒素釋放等一系列變化,進一步誘使機體出現(xiàn)高黏血癥、小動脈痙攣以及機體循環(huán)障礙,造成機體凝血功能損傷,機體各種凝血指標水平異常。莫曼秋等[13]認為肺部感染導致機體凝血異常,在形成血栓過程中各種凝血因子被逐漸消耗,所以凝血因子水平下降,表現(xiàn)為凝血相關時間延長,F(xiàn)IB水平下降。另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FIB作為凝血系統(tǒng)血栓形成重要凝血因子,其水平在患者肺部感染早期會升高,但是隨著患者病情逐漸加重,其水平逐漸降低,活性下降。最后ROC曲線結(jié)果顯示,血清CRP、PCT以及FIB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預測老年肺部感染AUC(0.809和0.892)高于三指標單一預測老年肺部感染AUC(0.793、0.764和0.659),顯示三指標聯(lián)合尤其是三指標并聯(lián)對于肺部感染預測價值優(yōu)異,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CRP水平與革蘭陽性菌感染關系密切,而PCT水平則可以有效反映機體感染革蘭陰性菌病情情況,F(xiàn)IB則顯示了肺部感染后凝血功能情況,三指標聯(lián)合從不同方面反映肺部感染病情及其嚴重程度,所以預測價值較好。
綜上,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RP、PCT異常上升,F(xiàn)IB水平異常下降,血清指標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關系密切,三指標聯(lián)合在預測患者病情方面價值優(yōu)異,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為其后治療提供臨床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