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體系,對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意義較大。本文嘗試從五級體系來探討如何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體系。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引起了高校的重視。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升創(chuàng)造力、保證良好發(fā)展的基礎[1]。
就目前的心理健康工作而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是相對完備的。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大部分心理健康專家都是高校教師,心理學研究也多在大學生群體中開展,自然大學生就成為最近的關注對象,一個是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表現(xiàn)相對突出,突出并不是大學生是心理問題最嚴重的群體,而是大學生一旦出事,就有較大的社會影響,自然高校就會重視起來,第三個就是高校的管理體系比較完備,建立高校的心理健康防護體系也有充足的軟硬件條件。
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可能各個學校防護體系的層級數(shù)和名稱不同,但本質上都大同小異?,F(xiàn)在比較周全的是大學生心理健康五級干預體系,即學校---心理中心---學院---班級---宿舍,還有的高校在學院層級上又進行了分層,如學院書記院長掛帥的學院心理健康領導小組和二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的具體心理工作干預小組。
體系都有,但效果如何呢?效果最好的檢驗方式就是學生的體會。很多學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是無感的,那問題出現(xiàn)在哪呢?原因有兩個,既有供給方學校的原因,也有接收方學生的原因。那怎么才能夠讓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有更好的成效呢,當然就是切實強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切實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需要從各個方面著手,下面就以五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來探討。
1.學校層面
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體現(xiàn)在理念上,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人財物和考核上。沒有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沒有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經(jīng)費保障,沒有對心理健康工作的量化考核,整個學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做不好的。大部分學校在這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個投入產(chǎn)出比不明顯的工作,或者說是投入產(chǎn)出時間較長的工作。投入到科研經(jīng)費上,投入到學生的各種賽事上,可能很快就有相應的回報,但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上,體現(xiàn)就不明顯了。近幾年,全社會都從上到下都開始重視心理健康,國家部委也多次下發(fā)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等,但多是倡導性的,還不是嚴格的部門法規(guī)。國家應該從政策的角度,讓高校不敢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也讓高校更有動力去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中心
目前全國高?;旧隙加行睦碇行?,名字各有不同,大都是由學生處領導。獨立且力量雄厚的心理中心是比較少的,甚至很多心理中心只是名義上的,幾乎沒有專職心理咨詢師,都是兼職心理咨詢師。即使是比較獨立的心理中心,心理咨詢師大都承擔不少的行政工作,真正投入業(yè)務鉆研的時間和精力很少。大部分高校心理中心都存在兩個特點,缺乏足夠數(shù)量的專職心理咨詢師,以及心理咨詢師自身水平有限。這兩點也都是學校層面的人財物不充分導致的。心理咨詢是業(yè)務性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不是簡單的安慰說教。心理咨詢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不是只有學歷知識就可以的,專業(yè)優(yōu)秀的心理咨詢師都需要大量的培訓督導。專業(yè)培訓和專業(yè)督導欠缺,是高校心理咨詢師嚴重缺乏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充足的專項經(jīng)費。和社會上比較優(yōu)秀的心理咨詢師相比,高校心理咨詢師沒有足夠的動力去自費培訓。因為專職心理咨詢師做學校的咨詢,是不收費的,報酬是自己的工資。因此,在心理中心層面,應該是有足夠數(shù)量的專職心理咨詢師,同時要提升其專業(yè)水平和服務動機。要做到這些,就應該為其提供理想的環(huán)境條件。
3.學院層面
要讓學院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學校就要有充分的支持和量化考核。這樣才能促使學院有真正的動力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學院層面講,可以從兩個方面提升學生的心理水平。
學科教育。大學生的心理困擾多是發(fā)展性困擾,而學業(yè)困擾就是重要的困擾之一。這方面困擾的解決,單純的做心理輔導效果并不好,而且很多學生雖然有學業(yè)困擾,但并沒有嚴重到有足夠的動力去做咨詢。從積極心理學角度講,學業(yè)成就感強的學生更容易應對其它心理困擾。學業(yè)情況在大學生心理困擾中有著背景性作用。很多大學生迷茫、空虛,都可以從學業(yè)上找到解決方案。目前高校的學科教育對學生整體心理素質的提升還沒有體現(xiàn),甚至還是很多大學生心理困擾的重要來源。任課教師和學生交流少,只教給學生具體的知識,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論的指導很少,對學生的專業(yè)規(guī)劃指導就更少。從元認知的角度上,讓學生不僅知道學生學什么,還要知道怎么學,以及為什么這樣學,是提升學生學習動力和熱情最重要的指導方式。因此,在學科教育上,學院對任課教師要有明確的鼓勵、要求和考核,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學以及為什么學。
二級心理工作站建設。在學院層面,一些高校已經(jīng)建立了二級心理工作站。二級心理工作站日常工作主要是了解本學院學生心理方面的狀況并及時給與相應的干預處置。但實際的運行并不良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促進作用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二級心理工作站不是崗位機構,負責人并不是專職人員,平時的工作也都流于形式化。二級工作站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就是要建立相應的制度保障。工作站人員應該是固定的專職人員,甚至是一個崗位,調動工作站負責人工作動力。二級工作站的負責人為專職專業(yè)人員,以團輔活動開展為主,結合學院特點針對性解決普遍困擾和個性困擾,這樣更能讓學生真正從中受益。
4.班級層面
在班級層面,主要是輔導員和班主任負責?,F(xiàn)在高校輔導員多是專兼職結合,一個年級配備一個專職輔導員和若干學生兼職輔導員,也有新進專業(yè)課教師兼職輔導員。但大部分學生對輔導員也不夠信任,尤其是心理困擾方面的,學生一般都比較介意和輔導員探討。另外,輔導員一般的行政工作也較多。因此,讓輔導員和每個學生都有深入的接觸,是不太現(xiàn)實的,效果也不一定好。輔導員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更有效的產(chǎn)出上??梢詮娜齻€方面努力,一個是制度設計規(guī)范透明公正,評優(yōu)評先等要公開透明,減少輔導員的主觀彈性,可以避免部分學生的投機取巧,同時也讓大部分學生對輔導員信任;一個是在班級氛圍營造中,要做好鋪墊,這里很重要的抓手就是大一第一學期,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全班學生都熟悉起來,標準就是最退縮內向的學生也能夠認識全班其它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歸屬感,在歸屬的基礎上,學生的適應問題就容易解決,因為很多學生的困擾都有第一學期適應不良導致的;一個是要對學生的家庭情況熟知,和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這一點可以對學生有更立體的了解,也可以促進學生對輔導員有信任,同時也讓學生家長對學校更信任。在心理危機干預中,學生的狀況處置不好,多半在和家長的溝通上出現(xiàn)了問題,學生家長一般不信任學校。從生態(tài)觀視野下,在班級層面,要讓學生產(chǎn)生真正的歸屬感以及學生家長對輔導員的信任感。
5.宿舍層面
宿舍一般都被作為危機干預的最前沿,因為室友之間是最了解的。心理危機嚴重的學生,最需要的是社會支持,而從方便程度講,宿舍室友是學生最直接的社會支持因素。如果宿舍氛圍和諧,室友之間相處融洽,而且相互幫助支持,那么就會很少有困擾,即使有困擾,也更容易化解。但宿舍也是矛盾沖突的重要場所。因為宿舍是封閉的狹小空間,活動范圍有限,彼此之間長期相處,很容易發(fā)生摩擦,鬧矛盾,有時候還會比較嚴重。如果宿舍氛圍不和諧,個體的其它心理困擾更可能加重。因此,建立良好和諧的宿舍氛圍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二級工作站和輔導員班主任的整體協(xié)調??梢砸运奚嵩u比為抓手,定期進行宿舍多方面評比和量化考核,使宿舍和諧、舒適成為每個人的職責,因為公開透明的比較就會讓學生有了相應的榮譽感,這樣就能保證宿舍的基本良好狀況。目前也有高校執(zhí)行了老師聯(lián)系宿舍活動,從校領導開始,每個老師聯(lián)系一個宿舍,定期和學生交流,解決學生心理困擾,這是非常好的嘗試,這樣就直接以宿舍為教育對象,可以突破學生自身的局限,引導宿舍所有人員都能把精力轉向未來,更容易形成學幫趕超的氛圍。
以上從學校、心理中心、學院、班級和宿舍五個方面談了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其實這樣的體系,部分高校已經(jīng)建立起來,但重點是具體的落實不到位。之所以落實不到位,是因為沒有看到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F(xiàn)在高校應對學生心理問題,多是底線思維,就是不出事,不出極端案例。面對未來的發(fā)展需求,高校有責任把學生培養(yǎng)成心理素質水平高的人才。要實現(xiàn)這一點,需要國家層面出臺更嚴格的心理健康考核制度。
參考文獻
[1]夏翠翠,宗敏,涂翠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王富賢(1988—),男,漢族,河南商丘,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