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摘要】中職語文課堂導入方式多種多樣,只有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中職生的年齡、心理、愛好、性格等特點及中職教育的要求,精心設計,靈活運用,做到簡潔、有趣而富有啟發(fā)性,才能夠在一開始就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關鍵詞】課堂教學;導入內(nèi)容;多樣化;學習興趣
分類號:G633.3
在大語文指導思想的引領下,語文課堂的內(nèi)容不僅僅是表現(xiàn)其工具性的一面,而更多的是要體現(xiàn)其人文性與社會性的一面,中職語文尤為如此。如果教學僅僅為了基礎知識的練習與鞏固,古詩詞的背誦,就很容易抹殺語文本有的趣味性,人文性和社會性,與生活脫節(jié),同時也很容易打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1]。所以語文課堂內(nèi)容設置的成功是整堂課成功的必要基礎,而內(nèi)容設置的關鍵在于每一節(jié)的最初五分鐘,這五分鐘時間就是課前的導入部分。當然,語文課堂的成功其中也不乏老師的個人魅力,嫻熟的教學技巧及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我們在此討論的僅僅是內(nèi)容的設置。那么,作為語文課堂,有哪些導入的方式呢?下面本人從十幾年的教學中總結(jié)了一些,供大家參考。
1.精彩描述導入法
精彩的描述,能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閱讀興趣,引起聯(lián)想和想象,使學生自然進入文本。如學習謝冕的《讀書人是幸福人》時,設計了如下的導語:“我非常向往能在一片竹林中,在一片樹林中,置一間小屋,在幽靜中沉思,在靜思中感悟人生的真諦。讀書,能讓我從紛亂中逃離,從紅塵中隱逸,從雜亂中理順思路。我喜歡在“人散后,一鉤殘月天如洗”的靜夜,沏一杯涼茶,點一盞心燈,伴一窗冷月,持卷低吟。紅袖添香夜讀書,看書中字里行間流淌著的妙語,在書香的氤氳中,一洗塵心,陶冶情操,在書中升華自我,超然物外。讀書是一種幸福,是一種人生的享受,是一種美麗的靜謐,是一種詩意的棲居。以書為伴,淡泊人生,是生存的最高境界。”學生在如此語言的感染下,也沉浸在讀書的幸福之中。學生帶著這種幸福感讀書是不是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呢?
2.溫習詩詞導入法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可以通過溫習與文本內(nèi)容相關的詩詞來導入,這樣,既鞏固了詩詞,又初步感知了文本,自然導入內(nèi)容。
如學習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時,引導學生回憶他的詩歌《自由與愛情》:“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痹娫~的聯(lián)想積累,喚起了學生們對裴多菲的認識與了解,那么進一步學習他的詩歌也就水到渠成了
3.引趣導入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使學習對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教師一上課就用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趣味性講述,學生就會愉快地投入新課的學習之中[2]。如舒婷的《致橡樹》,可運用如下導語:“敢問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愛情是人生的一劑良藥,它可以醫(yī)治心靈的創(chuàng)傷,它可以矯治心態(tài)的缺陷,它可以療治身體的病痛。如果你走出愛的誤區(qū),幸福將伴你一生。但是什么樣的愛情觀才是正確的呢?”這么一說,學生聽后出現(xiàn)洗耳恭聽的態(tài)勢,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輕松的基礎。
4.想象導入法
運用發(fā)揮想象的方法來導入課文,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詩經(jīng)·靜女》可以這樣導入:“在夏天的夜晚,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一位男子在約定的地點等待心上人的到來卻未見其人時,他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現(xiàn)在同學們開始想象,假如你就是那位男子,你將會怎么想,怎么做呢?學生們帶著思考和興趣來閱讀詩歌,很快學生對詩歌就能背誦了。
5.激情導入法
“激情”就是激發(fā)情感。教師一上課就用聲情并茂的開場白,把學生很快帶入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意境和氛圍中去。若要學生動心,教師先要動情。因此,講述時教師的情緒要盡快“到位”。語句要說得有感染力。如李白的《將進酒》一課,可以這樣導入:“有個人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有個人他曾經(jīng)大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有個人他曾經(jīng)讓皇帝親手給他調(diào)御羹,讓高力士給他脫靴子;曾經(jīng)也大唱‘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個人是誰呢?”學生在如此情感的渲染下,精神為之一振,趣味盎然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之中。
6.謎語、歇后語的導入法
謎語導入法就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一個謎語,讓學生來競猜,從而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我在白板上出示了五組詩句,讓學生猜猜是三國時期的哪些人物。猜謎符合孩子們的心理,能輕松自如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文上來。同樣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可以自制一些歇后語。讓學生產(chǎn)生一些新鮮感,會迫不及待的進入角色,閱讀原文,如《項鏈》中,可設這樣的歇后語:路瓦載夫人借項鏈——窮出風頭,路瓦載夫人丟項鏈——樂極生悲,路瓦開載夫人賠項鏈——自討苦吃。
7.設置疑問導入法
教師一上課就緊扣教學內(nèi)容設置懸念,提出疑問,會很快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3]。如《竇娥冤》一文,雖然是元雜劇,但是學生也是充滿了學習的渴望和期待。因為竇娥太有名了,所以我就連續(xù)設置了許多問題,使學生在問題中思考,帶著問題閱讀文本。例如:竇娥為什么冤呢?竇娥蒙冤之后都有什么奇怪的事情發(fā)生呢?竇娥冤情的造成都有哪些原因呢?竇娥是一個柔弱的小女子,為什么會有如此的反抗精神呢?如果竇娥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竇娥還會不會再蒙冤呢?這一些列問題的出現(xiàn),學生會迫不及待地在文中或網(wǎng)絡中尋找資料,我想這樣的課堂是一個開放的課堂,更是一個充滿思辨的課堂。
8.歌曲導入法
在進入新課之前,可以放一段音樂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激發(fā)、感染學生的情緒,增強講課的感染力,提高聽課效果,使學生快速地進入教學的氛圍之中。《永遠的蝴蝶》是一篇小小說,我先給學生播放了張邁演唱的《永遠的蝴蝶》,然后又給學生重復了最后幾句歌詞:‘最后的夜,把思念再給我多一些,滿天的星辰,是為你哭泣的蝴蝶,月光為你的離去而凋謝。今生和來世,你是永遠的蝴蝶。這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已逝愛人的思念與眷戀之情,同時也是作者內(nèi)心最真實的寫照,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臺灣作家陳啟佑的小小說《永遠的蝴蝶》,這樣學生很容易地就進入到了教學情境之中了。教《合歡樹》時,我讓學生欣賞歌曲蔣大為的《母親》,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由此導入新課。在講《詩經(jīng)》中的《采薇》時,我放歌曲《采薇》,學生在對美妙音樂的感知中進入新課的學習,我想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聽覺的沖擊,同時也有心靈的震動。
9.圖片導入法
高教版語文課本上,每一課都有插圖,這些插圖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素材,活用這些素材可一舉多得。還有通過各種渠道查到更多的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充分發(fā)揮其作用,以此導入新課,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學習老舍的《母親》時,先展示一位在晨曦中等待游子歸來的老母親的圖片,雙手背在身后,佝僂著身子,用金蓮似的小腳在路口翹首以盼,雖然我們看到的只是她的背影,但是學生們卻可以體會到這位母親內(nèi)心的滾滾波濤。另外,我還給學生展示了一組圖片,都是表現(xiàn)了母親那種無私而偉大的愛。這樣的圖片導入,以無聲的力量滲入學生的心間,那么在接下來的課文學習中學生會更好地領悟本文的主旨,喚醒其內(nèi)心對母親深處的愛。
10.渲染導入法
這是一種運用形象生動,情感激昂的語言開講,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氣氛,引發(fā)學生相應的情感,進而吸引學生的導入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抒情性文章的教學。如學習《荷塘月色》等寫景抒情的課文時,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虛擬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從而變抽象的文字敘述為優(yōu)美的詩意的畫境,它帶給了學生在聽覺、視覺等感官上的極大享受。這一感官上的享受,可促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散文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11.實物演示導入法
實物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新課之前,出示與課堂內(nèi)容有關的實物,導入自然,利于理解[4]。如在教學《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時,我先在課前展示了荔枝的投影片,然后拿出真的荔枝讓學生觀察荔枝的外形特點, 并且邊剝荔枝邊讓學生進行說明,比較一下自己說明的荔枝特點與文章中的特點是否一致,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介紹的荔枝與文章中的作者的介紹說明又有哪些不同,這樣在呈現(xiàn)實物的同時,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文章的優(yōu)點與可取之處,學習興趣也被激發(fā)起來了。
課堂導入雖然不是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但卻是講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之一。正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币陨蠋追N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而定。同時,可以適當運用電教手段,如錄音、幻燈、音樂等,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情感。
參考文獻:
[1]陳叢喜.“學案導學”在職專語文課堂中的實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8,18(03):217-218.
[2]慕紹艷.淺談改進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 2017,25(04):114-115.
[3]范錦飄.強化導學的功能 提高教學有效性——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例[J].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8,17(09):136-137.
[4]陽娟.探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 數(shù)碼設計. 2017,10(05):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