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紅
摘要:新時期的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與理解,更應該從文化傳承、審美鑒賞等更多維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以更積極主動的方式參與到古詩詞的學習之中。為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這篇文章提出從戲劇化角度開展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模式的探索。
關鍵詞:戲劇化教學;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學生培養(yǎng)
新時期的小學古詩教學強調學生的深層理解,強調學生的文化傳承,更強調讓學生成為古詩詞學習的主人。從這一視角出發(fā)對新時期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展開探索,就需要教師從全新的理念著手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與嘗試。
一、戲劇化開展刁祥筍語文古詩教學的意義與價值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層次向前推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成為擺在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強調從語言構建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而從戲劇化人手開展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就使得小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明確了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全新路徑。首先,將戲劇化模式融入到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古詩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古詩記憶與理解的畏難情緒。其次,從戲劇化角度開展小學古詩詞教學,為學生的課堂參與提供了有效平臺,讓學生在參與、體驗、感知、領會中真正體會到古詩詞的魅力。最后,讓學生結合自已的理解與想象,在特定的情景中將古詩詞中的意向、情感表達出來、表演出來,這對于小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與傳承也是有著重要影響的。小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古詩詞表達出來,用自己的動作將古詩詞詮釋詮釋出來,用適當的情境將古詩詞展示出來,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對于新時期智慧課堂的構建而言,也都是值得嘗試的。因此,我們認為從戲劇化人手開展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研究與實踐是十分值得嘗試的。
二、戲劇化開展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有效途徑
那么,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實踐中,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古詩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如何開展戲劇化教學模式,才能更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課堂活力,讓古詩教學的魅力更好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呢?我們認為從以下角度人手進行小學語文古詩戲劇化教學的探索是值得嘗試的。
(一)挖掘戲劇化導入價值,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導入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果教師能夠從戲劇化視角來挖掘教學導入的價值,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導入的參與中降低古詩詞學習的畏難情緒,還可以使學生在觀看中對戲劇、話劇、歌曲等藝術形式產生濃厚興趣。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九月九憶山東兄弟》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先播放出重陽節(jié)的兒童歌i瑟,讓學生在聆聽中用耳朵搜索相關信息,在歌謠中去捕捉重陽節(jié)的節(jié)日習俗、節(jié)日特征……當教師以這樣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以后,再從“重陽節(jié)”是哪一天?古代的人在重陽節(jié)的時候會有哪些活動等角度人手自然而然引導學生走進“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情感之中。
(二)探索戲劇化講解價值,增強學生古詩理解
在小學古詩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含義,懂得古詩同所蘊含的情感是教師教學講解的重點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是可以從戲劇化視角對學生進行引導來促進學生對詩句含義的理解與情感的把握的。我們依舊以《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的教學為例,當學生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將“九月九”與“重陽節(jié)”建立聯系后,懂得這首詩是在傳統(tǒng)佳節(jié)到來之際所寫,教師在逐一引導學生感知理解的過程中,就可以將戲劇化的動作表情融合到這首古詩詞的詩句之中,如將“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就可以將身在他鄉(xiāng)過節(jié)不能回家的思想之情、愁苦之情用動作和表情展示出來,并結合現實生活引導學生聯想,創(chuàng)設情境“疫情期間,你的父母身在北京工作,無法回家陪你過端午節(jié)”,讓學生進行聯想與想象。講到“遍插茱萸少一人”時,則可以將插茱萸的動作與詩句的朗讀結合在一起,讓古詩詞的教學充滿戲劇化效果。
(三)展現戲劇化表達價值,捉進學生審美認知
從戲劇化開展小學古詩教學,最大的特點在于邀請學生加入到戲劇化的創(chuàng)作與展示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古詩詞學習的主人。為此在教師講解完古詩詞以后,就可以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結合自己的理解與想象,以小組為單拉用自己的動作、表情甚至還可以配有服裝道具將古詩以戲劇的形式展示出來。我們依舊以《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為例,當學生通過學習把握了這首詩的思想情感以及寫作內容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重陽節(jié)”編寫課本劇,并通過“寫劇本”“演劇本”將《九月九憶山東兄弟》中的節(jié)日故事、思鄉(xiāng)情感以戲劇的形式表達出來。
三、總結
我們認為從戲劇化角度開展小學古詩教學將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理解,也更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戲劇表演之中,還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尊重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王婧,張建平.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現狀及啟發(fā)——以N市某小學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yè),2020(07).
[2]姜海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微課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