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金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對搞好教學工作,每個人的認識和所采用的策略都不盡相同,下面就我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的一些感受和做法,向大家匯報,稱不起經(jīng)驗,僅想拋磚引玉,與各位共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1.力求精講多練
首先我把功夫下在課前準備活動上,根據(jù)教師用書要求,深入鉆研教材,挖掘知識重難點及內(nèi)在聯(lián)系,結合課件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上課力求做到精講多練,把握好講和練的關系。課前布置學生把課本例題和《同步學習》里的“快樂導航”相結合進行預習。上課時,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能講的教師不講,學生能做的教師不講;需要教師引導的,教師要站出來引導,把重難點講清講透,并有選擇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照樣說一說,說寫結合,加強鞏固解題方法。
2.師生關系融洽,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主要靠語言,教師語言情感的流露,對學生的學習影響特別大,學生們會隨著你富有激情的語言進入到興趣中去,隨著你鼓勵的語言投入到認知中去,隨著你贊揚的語言沉浸到成功之中去,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除了要準確、清晰、精煉,更重要的是要親切自然,富有童趣,富有情感,有激勵性,具體到位。
我現(xiàn)在所帶的班是從一年級帶到現(xiàn)在五年級。發(fā)現(xiàn)中低年級學生心靈比較脆弱,教師過多地指責和過高的要求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降低他們的自信心,削弱他們的創(chuàng)造興趣。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個學生。在學生有錯時,不過分批評指責,而是給他們改過的時間和機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從而自覺地投入到積極學習之中。所以我在教學中盡量采用“你真細心!”“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再想想。”“誰有更好的辦法?”等激勵性的語言。
3.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認識的內(nèi)驅(qū)力,寓教于樂,把課堂管理與創(chuàng)造誘人的學習情景有機結合,使學生樂學數(shù)學。實施情境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很重要,它能使學生在一種愉快和諧的特殊氣氛中受到熏陶、感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5的乘法口訣》中,我就根據(jù)“5”這個數(shù)字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學生的手指來教學5的乘法口訣,這樣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形成了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氛圍。在這節(jié)課中,我和學生一起唱“小小手”的歌引出課題之后,就進行了這樣的引導:“請小朋友們伸出一只手,看看有幾根手指?伸出兩只手,看看共有幾根手指?同桌合作,看三只手共有幾根手指?四只手……”這樣很快編出了5的乘法口訣。
通過從學生的手指這一身體的學習資源入手,創(chuàng)設一些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心理意向,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探索、嘗試、總結規(guī)律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shù)學的關鍵。
4.1? 培養(yǎng)學生反復讀題、仔細審題、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
要求學生做到:拿到題目先瀏覽,特別是一些題目比較長、字數(shù)比較多的問題,先讀兩三遍,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清楚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然后再進行 分析、解答。解決問題還要重視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
4.2? 重視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活動
我們知道兒童的思維是從動手開始的,因此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學具拼拼折折,比比分分,看看說說,通過學生的親身動手操作,幫助他們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增強學習效果。
如,在教學三年級《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時,我放手讓學生用一個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四分之一,學生在動手折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了四分之一的表象,同時也體會到了方法的多樣性。在匯報敘述四分之一時老師引導學生強化“平均分”,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的活動過程中,體會分數(shù)的含義。
5.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學生優(yōu)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fā)展的優(yōu)點,所以我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這一方法。進行小組合作,要注意明確要求,合理分工,確保人人有事做,交流要圍繞討論中心,教師相應巡視指導,確保有序進行。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觀察物體》這一課時,要從不同位置觀察一個幾何組合體。我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來開展活動,學生馬上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先按例圖用方塊擺好幾何組合體,有的學生觀察前面,有的學生觀察上面,有的學生觀察左面,有的學生負責畫出同學描述的所看到的圖形。采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優(yōu)等生的才能得到了發(fā)揮,中等生得到了鍛煉,學困生得到了幫助,學生們不僅學到了新知識,而且口頭表達能力、自學、思維、合作能力都有提高。
6.巧妙處理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是進行有效教學的保障
在教二年級《角的初步認識》時,我提出了一個開放式的問題:關于角你知道些什么?學生們有說羊角、尺子角,有的甚至說人民幣的“角”。我又問道:數(shù)學中的角與剛才說到生活中的角相同嗎?請你畫一個你認為的角。學生在畫角的過程中,顯露了不同的認知水平,互相啟發(fā)、交流,初步建立了角的表象。這樣,即能把握好教材,巧妙地將生成的課外資源潛移默化為預設的課堂資源,成為教學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