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珍
摘要:《英語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強調(diào)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關注學生個體,尊重個體差異,因此,怎樣盡可能的縮小學生間的這種差距,做好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問題。本文從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深入分析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從“七個著力”提出促進學困生發(fā)展的具體措施,促進學困生的發(fā)展, 強化英語教學,從而增加其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英語課上成為閃耀的星星。
關鍵詞: 學困生 培養(yǎng)興趣 指點方法 呵護耐心
分類號:G633.41
“木桶理論”認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小學英語教育是整個英語教育的啟蒙階段,要注重班級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防止出現(xiàn)兩極分化現(xiàn)象,特別是要針對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的學困生,及時采取措施,努力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原理,研究學習外語的心理過程,及時有的放矢地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精心矯正,消除學生學習外語的心理障礙,補齊“短板”,才能搞好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育質(zhì)量。
一、深入分析,找準“短板”產(chǎn)生原因
人是以個體形式存在的,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同樣,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我們在教學中也極力倡導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促進學生個體的成長。但是“學困生”的產(chǎn)生是最常碰到的難題之一,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問題。
從多年教學實踐,結(jié)合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造成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英語學習缺乏自覺性;二是畏難情緒,甚至厭學情緒;三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認為學好英語沒什么用處;四是暫時沒跟上進度,不懂的東西越積越多,從而使他們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學困生這塊“短板”,短期看似乎不會對其它學生學習造成影響,但從長期看,學困生的厭學情緒、不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英語無用的言論等“負能量”會有形無形地影響其它同學,從面拉低班級整體英語教學效果。因此,補齊“短板”具有十分重大意義
二、因“困”施教,及時補齊學困生“短板”
1、著力培養(yǎng)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在對我校學困生的問卷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分析中得知,學生并非不想學,他們當中92.6%都想學好,只是學起來很吃力,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在英語教學中,要不斷地鼓勵英語成績落后,信心不足,興趣不大的學生,讓他們懂得學好英語的重要性。這是促進學生勤奮學習的動力因素之一。其次在教學過程要注意生動活潑,輕松愉快,讓他們覺得學習有趣,自發(fā)地去學習。這是獲得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當他們真的感到英語有價值,有成效,有“用武之地”時,于是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也就來了。
2、著力給學困生指點方法。英語學習有兩個特點,一是實踐,一是方法。只有方法正確,多多實踐,才能學好英語。所以,多給學生指點一些學習方法,在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教會他們自己走路,又能持之以恒。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一個人有效地進行學習,隨時獲取新的知識,使他終身受益。同時教師本身也要不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促進學困生主動自覺地學習。
3、著力給學困生呵護與耐心。英語的詞匯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詞匯量更多,再加上許多句型及短語也要記憶,學生學起來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我們的教師多給一點愛心和耐心,給予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和愛護,用語言和行為來感化學生,滋潤學生的心田。只要每一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感情誠心,獻出愛心,工作耐心,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4、著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樹立“小學英語無差生”的新理念,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相信學生并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在教學中,教師要用極大的耐心和寬容心去積極地引導他們,并細心捕捉他們的閃光點,有意識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獲得成功的機會。平時,常與學困生溝通,平等地與他們交換意見,鼓勵并幫助他們解剖自己,分析成績上不去的原因,根據(jù)實際情況,探討切實可行的補救辦法。
5、著力活躍課堂氣氛。英語本身是一種枯燥的語言,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仔細研究教學方法,深鉆教材,讓學困生都能參與進來,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質(zhì)量。我覺得應巧用一些格言、諺語、歌謠、謎語、順口溜和游戲等簡單,易懂,更易于學困生的接受和學習。
6、著力課內(nèi)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jié)合。在授課中,教師及時調(diào)整教學節(jié)奏及深淺度,讓學困生們感到能跟上教學進度。例如,在講重點內(nèi)容時,就要放慢速度,并盡可能重復一二次;在要他們回答問題前,讓他們有充分思考的時問,誘導他們積極思維。對學困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予以恰當?shù)丶m正,并有針對性地輔導答疑。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平等參與課堂練習的機會。英語只有多多實踐,多多練習,才能學好。對學困生更是如此。
7、著力爭取家長的配合。英語是一門語言,要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大量訓練,由于任教班級比較多,學困生自然也有一定數(shù)量,而教師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沒有家長的積極配合,是很難完成學習任務的。所以要利用家長會,及家長來訪常等機會和他們聯(lián)系,爭取他們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業(yè),聽磁帶,背書,默單詞等。家長的配合對學困生成績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三、總結(jié)
促進學困生的良好發(fā)展,幫助他們樹立自立自強的信心,有利于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使學困生能夠在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每天都學有所獲,有效地解決了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問題,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不歧視他們,積極引導他們進步,用我們?nèi)康纳硇娜釔鬯麄?,以科學的方法去教育他們,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在英語學科上的自我發(fā)展。正如世界上找不到完全雷同的兩片樹葉一樣,學生千差萬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使人人得到應有的發(fā)展?!澳愕慕瘫尴掠型咛?,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讓我們永遠記住陶行知先生的這句名言,把教學與教育緊密結(jié)合為一體,使一塊塊璞玉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劉英琦.學習困難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學干預策略的研究[j].科學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