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要:社會發(fā)展、時代進步的今天,大量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至教育領域,為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稒C械制圖》是中職院校機械專業(yè)最為基礎的一門課程,如今“微課+翻轉課堂”這一新模式的提出與實施,使此門課程教學面臨著改革與優(yōu)化。本文將簡要分析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特點,探究了微課與翻轉課堂相結合模式,并從多個方面討論了相應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機械制圖?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現(xiàn)代市場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中職學校是培養(yǎng)技術性人才的主要場所?,F(xiàn)如今,要想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教師必須及時更新理念,引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基于此打造高效課堂。以下則是筆者就此的分析與論述。
一、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特點
《機械制圖》是中職學校機械類專業(yè)最為主要的課程之一,學好此門課程能夠為后續(xù)更為深入的專業(yè)學習打牢基礎。通過分析教材課本,可發(fā)現(xiàn)其中大量內容與“圖形”關聯(lián)甚密,這對學生的空間分析能力與平面繪圖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若是教學課堂上,教師習慣性地以“注入式”教學為主,忽略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長時間下去必然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對此門課程失去興趣。新時代背景下,“微課+翻轉課堂”這一新模式呈現(xiàn)出明顯的應用優(yōu)勢,將其落實到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可突出重點與難點知識;另一方面,可促使學生針對問題展開分析與探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二、微課與翻轉課堂相結合模式
教育改革背景下,大量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xiàn),將其充分且合理地應用在教學課堂上,不僅可以提升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微課具有短小精悍,重點突出的特點,課件當中有視頻、文字、語音,符合當代中職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利用微課可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相應知識點,梳理學習思路。微課與翻轉課堂相結合,主要是指將微課充分滲透在翻轉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這一新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教師需結合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地引導,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學習任務,促使學生可帶著任務展開分析與思考,通過協(xié)同合作,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新模式下,教師必須立足于教學根本,制作更為精煉、專業(yè)的微課課件,實現(xiàn)課前高效預習、課中提煉知識、課后加強鞏固,打造共通平臺,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進而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三、新形勢下“微課+翻轉課堂”新模式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微課與翻轉課堂相結合這一新模式,主要是指依托互聯(lián)網技術,形成“三步一體”,落實線上教育教學,強調學生的地位,結合教學實際將課堂主要劃分為前、中、后三個階段,給予針對性引導,使學生可展開自主探究,并全面保障教學質量。下面以《三視圖的形成及其投影規(guī)律》教學為例:
1.課前預習
課前,教師應當立足于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把握本堂課教學要點,考慮學生的能力差異,制作微課課件。為了促使學生展開自主預習,在每一小節(jié)可設置針對性的問題,如“三視圖是怎樣形成的?”“拿到一個幾何體,應當從哪里著手繪制三視圖?”“怎樣更加方便、更加準確地完成作圖?”等等。以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同時,在微課視頻當中應盡可能多地增添動態(tài)模型,這些模型最好以學生熟悉的零件為主,這樣可使學生逐漸構建認知框架,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基礎。此外,在微課視頻最后,設置一定的測試題,學生需將答案通過線上平臺發(fā)送給任課教師,這樣教師則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并再次完善課堂教學。應當注意的是,要想實現(xiàn)翻轉課堂,應準確把握微課課件發(fā)送時間,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確保學生可觀看完微課視頻,并提出質疑與問題。
2.課堂學習
翻轉課堂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小組合作為主,突出學生地位,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促使各小組分析并探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首先,為確保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應實現(xiàn)科學分組,遵循民主的原則,每組成員定為4人,組內商討評選小組長。其次,教師通過線上平臺將學習任務發(fā)送給各小組,本堂課的學習任務包括:第一,了解三視圖的形成過程;第二,探究投影規(guī)律;第三,明確圖形的界定位置以及方位;第四,掌握空間轉換的方法與技巧。同時,為學生提供更為細致的微課視頻,將三視圖的形成過程等等動態(tài)演示出來,利用3D動畫模型為學生帶來更為直觀的視覺體驗。各小組帶著學習任務觀看微課視頻,結合教材,逐步探究,互動思考。再次,當各小組完成學習任務之后,將學習成果發(fā)送到線上平臺,積極爭取上臺展示的機會,將本組得出的結論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方便其他學生與教師觀看,并梳理思路進行講解。最后,教師針對性地指出各組存在的不足與問題,適當給予認可與表揚,增強學生自信心,再次帶領學生回顧所學內容,展開深度的探究與分析,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認知。應當注意的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時刻關注每組學生的合作探究情況,若是發(fā)現(xiàn)某一小組陷入困境,則及時點播,避免發(fā)生課堂自主探究效率極低、學生思路完全偏離等一系列問題。
3.課后鞏固
對新時期中職學生來說,完成課堂學習之后,若是未能及時采取措施實現(xiàn)知識鞏固,那么學生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忘卻所學知識,之前的課堂學習則毫無成效。因此,課堂翻轉之后,教師可繼續(xù)向學生提供鞏固性的微課視頻,適當性拓展,引導學生掌握識讀較難錐度軸零件圖,將視頻上傳至共享平臺,要求學生認真觀看,并完成視頻最后的習題。例如,教師可設置這一課后作業(yè)“測量粉筆的有關尺寸,計算出錐度”,此題與生活實際有著一定的關聯(lián),促使學生學以致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延伸教學課堂,而且可鍛煉學生的分析與應用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合理運用“微課+翻轉課堂”新模式已然成為中職院校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現(xiàn)階段教師應對這一新模式有全面地了解,并掌握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特點,持續(xù)探索有效的應用策略,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聰.讓機械教學的課堂不再單一——展望信息化教學新進展[J].職業(yè),2018(03):77.
[2]夏莉.“翻轉課堂”在中職機械專業(yè)課中的實踐探索[J].才智,2015(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