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幼小銜接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教與小教教師教育的銜接問題備受關注,這兩大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系和互動較為頻繁,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掌握兩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點,以此來實現無縫對接。其中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會直接影響幼教與小教教師教育銜接工作的大力落實,老師需要了解不同教學板塊的重點以及難點,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找準問題的突破口以及切入點,以此來實現有的放矢。
關鍵詞:教師專業(yè)化;幼教與小教教師;教育銜接
一、 引言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強調,在落實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過程之中,社區(qū)、家庭必須要加強合作,關注幼兒園與小學教育之間的互相銜接以及資源共享,通過不同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利用以及配置來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以及發(fā)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環(huán)境。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教育問題,幼小銜接問題備受關注,我國在20世紀就已經結合這一問題產生的實際原因進行了系統(tǒng)且全面的分析及研究,但是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發(fā)現,幼兒園與小學的教育銜接問題仍然難以得到有效的改進,對于老師來說,除了需要注重教學內容的豐富化及多元化之外,還需要分析自身對于這一問題的重要影響,通過專業(yè)化發(fā)展來更好地實現兩大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緊密對接以及有效過渡。
二、 調整幼小教師的職前培育目標
一直以來,我國十分關注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和支持力度,其中師范院校培養(yǎng)基礎教育的教師,采取混合式的培養(yǎng)模式,保障教師能夠學習專業(yè)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基礎教育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以此來為我國綜合軟實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可靠的治理基礎。在培養(yǎng)基礎階段的專業(yè)老師時,我國積極落實心理學教育,給予專業(yè)老師更多教育實習的機會,真正實現師范教育與專業(yè)教育之間的完美融合。傳統(tǒng)的教師教育課程之直接以教育學、心理學和專業(yè)課程學習為依據,教育實習的機會偏少,老師無法構建完善的教育教學體系,與教師教育課程相關的內容所占有的比重偏低,現有的課程結構以及課程內容不夠合理,過于注重理論學習,無視教師的實踐。其中學前教育專業(yè)以及小學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不夠合理,課程比例嚴重失衡,無視教師技能的培養(yǎng)以及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教育實踐環(huán)節(jié)直接被忽略。
學術界在就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及研究時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大部分學者都認為教師除了需要了解普通文化知識之外,還需要主動參與各種社會生活實踐,在實踐中檢驗自身的理論知識。對此,我國需要積極地調整教師的職前培育目標職前培育目標,加大教育技能課程以及教育實踐課程的比重,以普通文化課程、人文學科課程為基礎,將科學、文化、經濟、政治、社會、倫理、外語、計算機知識融入其中,通過這種形式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及水平,保障教師能夠在上崗之前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綜合性知識以及實踐經驗。另外,我國高校還需要加強與一線幼兒園以及小學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為實踐教學課程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實踐基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保障教師能夠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結合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發(fā)展要求,對兩個階段的教育教學要求、內容以及方法進行深入淺出的剖析以及解讀,積極實現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保障學生對幼兒園以及小學低年段形成較為全面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及水平。
三、 開展多元化的在職培訓
盡管一直以來我國十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踐行素質教育,但是對于幼兒教育以及小學教育來說,老師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夠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為了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積極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更好地滿足素質教育的推進要求,老師個人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了解幼兒教育以及小學教育的重點以及難點,積極抓住各種學習以及提升的機會,以理論學習為基礎,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嘗試不同的實踐活動,在反省以及總結的過程之中實現自身的綜合成長以及發(fā)展。在幼小教師在職培訓的過程之中,學校需要注入培訓方式的多元化,將以老帶新的入職教育、提升學歷的進修學習以及教育組織機構的培訓工作融為一體,真正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保障每一個老師都能夠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以及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基礎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這一階段的教育教學質量以及水平,加強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間的聯系以及互動。
四、 搭建幼小銜接的教研平臺
幼小銜接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這一問題的解決比較棘手,結合相關實踐調查不難發(fā)現,教師的教育研究對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及發(fā)展意義重大,教師個人需要意識到自身的價值,了解職業(yè)的樂趣,積極解決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問題。其中幼小銜接教育平臺的搭建對教師隊伍的形成構建意義重大,教師隊伍其實上是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幼兒園以及小學需要加強聯系以及互動,關注教育平臺的搭建,為學習型組織的組建提供更多的依據以及保障,鼓勵教師在共同學習以及成長的過程之中在專家的引導之下找準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主動地為幼小銜接工作做出自身相應的貢獻,通過不斷的學習以及研究來找準這一問題的突破口,在互相支持以及互相學習時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把握好幼小銜接工作的特點以及優(yōu)勢,真正實現感性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為幼小銜接工作的大力落實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以及環(huán)境,保障這一工作質量以及水平的穩(wěn)定提升。從目前來看,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個人需要隨時把握幼小銜接的動態(tài),注重自身工作模式以及工作策略的有效轉型,從整體上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五、 結語
幼教與小教教師教育銜接問題離不開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教師個人需要積極參與不同的培訓活動,關注自身的教育教學目標以及要求,在參與多元化在職培訓的過程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主動地在教研平臺中與他人共享各自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尹芳.從教師專業(yè)化看幼教與小教教師教育銜接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8(10):101-102.
[2]李玉蘭.幼教教師與小教教師的教育銜接是幼小銜接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28(4):97-98.
作者簡介:
雷小平,重慶市,萬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