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要:在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之中,意外的到來往往令人措手不及,這對于課堂的講課質(zhì)量無疑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但如果教師能夠直面這些意外,運用巧妙的方法使這些錯誤資源被充分利用,不但不會使得講課質(zhì)量大打折扣,反而會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與課堂積極性,給課堂增添不少色彩。我想在這里探討巧用錯誤資源提升學生語文思維品質(zhì)的幾點策略。
關(guān)鍵詞:錯誤資源;中學語文;生成性
語文課堂教學不僅僅只是教師對于課文的講解,同時也是師生進行互動的主要形式,而在語文課堂之中,學生常常會因自身知識的欠缺而對某一知識作出淺層的判斷,教師如果只是一味追尋“天衣無縫”的講課效果,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一些錯誤聞之即止,不去做充分的分析和討論,就會導致學生無法進行深層次的理解[1]。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品質(zhì),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巧用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資源,使學生的學習進入更廣闊更深邃的語文空間。
一、笑對錯誤,提升學生學習好奇心
古語曾說:“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蹦敲?,出錯對于學生來說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畢竟閱歷深厚、知識淵博的教授都會有出錯的時候,又何況是還在學習中成長的學生呢。但是對于教師來說,如何看待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才是課堂教學的關(guān)鍵問題。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應當進行巧妙地誘導,使錯誤成為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從而實現(xiàn)提升學生認知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使得課堂內(nèi)容增添色彩,做到“變廢為寶”。如果教師不能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包容和指導,可能會使得學生的自信心與好奇心大大降低,從而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木蘭詩》的課堂教學時,會有部分學生將課文最后一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讀成“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對此,應當寬容學生的錯誤,并且要能對錯誤中的有利轉(zhuǎn)機進行捕捉,保護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學生進行更廣闊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對此教師可以指出學生的問題,并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這里不用雌雄而是用雄雌嗎?”從而引發(fā)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使學生對問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最后再對他們的答案做相應的總結(jié),而不是一味的指出就完事,要讓學生們知曉錯誤,了解錯誤,認識錯誤,反思錯誤,這才是對學生們真正的教導。
二、巧妙設“錯”,激發(fā)學生學習能動性
在課堂教學,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在課堂中起到引導作用,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才能夠使學生勤于學習,樂于學習。在課堂教學之中,很多教師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寧可填鴨式的多講解幾遍,使學生被動的學習知識,也不愿對學生提問而浪費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抑制了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影響學生思維的發(fā)展[2]。因此,對于課堂教學,教師應該因材施教,善于在課堂之中巧妙的設置“錯誤”,使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進而激發(fā)學生對于問題的探究,這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使課堂內(nèi)容更為生動,還能對學生的能動性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濟南的冬天》這一課文的課堂教學中,我在朗讀“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一句故意念錯為“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然后引導學生對兩句話的內(nèi)容進行對比,討論哪一句更好,好在哪里,這樣就有效地營造了課堂教學的積極氣氛,調(diào)動學生對于語句寫法和內(nèi)容的深刻思考,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
三、積極辨“錯”,拓展學生思維廣泛性
每個學生都有著自身獨特的思想與見解,閱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如同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所以在課堂教學之中,免不了會發(fā)生學生對于教師的講解或者課文的內(nèi)容提出自己見解的情況,而對于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教師首先應當進行肯定與鼓勵,而非一味的否定或者批評,要對學生做到合理的疏導,既要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認識,也要保持學生對于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廣泛性。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比解決一個問題來得更為重要,所以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進行巧妙的引導,使學生們互相辯論,碰撞出激烈的思維火花,從而達到自己釋疑,完善自身的認知的目的,這樣比單純得到答案要好得多[3]。
比如在課文《背影》的課堂教學中,在進行整體閱讀感悟基礎上,過渡到對文本細節(jié)處賞讀時就會出現(xiàn)“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情況。這是一篇關(guān)于父愛如山主題的散文,最能體現(xiàn)父愛的是父親買橘子的背影,而文中的“我”是一個體貼聰明的兒子,引導學生辨析文本文中“聰明”,對此教師可以提出疑問:這篇課文中作者幾次說自己很聰明,那么誰能說說“我”覺得自己聰明的原因嗎?你覺得“我”聰明嗎?對此,學生會在文本閱讀中逐漸有所發(fā)現(xiàn)體悟,并會產(chǎn)生與“聰明”的常用意不同的理解,教師對于學生的感受不要急著否定,也不要急于予以肯定,而要趁火打鐵引導學生們充分進行辯論,讓學生們自行體會作者說自身“聰明”的原因,這樣的教學方式會使辯論的學生有一種自信感,還能夠帶動課堂的氛圍,使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仔細的分析和辯論,明確了“褒詞貶用”的寫法,理解了《背影》中作者自嘲“聰明”的原因,而且對課文主題有著多方面的深層次的理解,更具體地感受到一個成長中的兒子和父親的復雜的情感,拉近文本和生活的距離,加深學習印象。
結(jié)束語:在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之中,意外的生成常常會來得出人意料、措手不及,對此,教師應該做到臨危不亂,坦然接受不同的答案,機智應對突如其來的種種問題,“變廢為寶”,將意外轉(zhuǎn)變成完美的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不能對這些問題不聞不問甚至否定批評,否則會給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等造成嚴重的打擊。巧妙利用課堂上出現(xiàn)的“錯誤”資源,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完善課堂教學內(nèi)容,最關(guān)鍵的是可以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高[4]。
參考文獻
[1]衡曉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動態(tài)錯誤資源”利用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10):59.
[2]王永暉.正確對待,妙語啟發(fā),創(chuàng)造精彩——語文課堂教學中“意外”、“錯誤”應對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4(12):27.
[3]喬峰.巧用錯誤資源提升思維品質(zhì)——也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成性[J].中學課程資源,2018(6):39-40.
[4]楊慧梅.互動生成課堂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6(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