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唐楷班的孩子們在習(xí)練書法之余辦了一個才藝晚會,在德善書院,他們在一個雨夜邀請我參加,我真喜歡。
書院是個好地方,尤其是建在了蘇州文廟里,每次我走過那里,都想起這條路的老名字叫臥龍街。孩子們在南宋的文廟里寫寫字讀讀書,在文字和點劃的感悟中雨露滋養(yǎng),他們是龍的子孫啊。西方的教堂城堡,一座座都是石頭的建筑,年份很長,我們中國人留給后代的建筑很少有超過西方的,但祖先留給我們的是一座座無形的建筑,那更偉大,超越千年,就是一個個方塊文字,毎個字都是一條貫氣抱圓的龍,都是一個文化的殿堂,推開這扇殿堂的門,我們可以看到書法的經(jīng)典,文化的典范,走進中國人宏大的精神空間。這個班上的孩子,習(xí)書的日子雖然不長,但是走出來一看就是寫書法的孩子,一看就是有心意的孩子,有一種古典的氣象。
古人住的房子我們現(xiàn)在叫做古建,古建不是古代的建筑,我覺得古建的定義,應(yīng)該是古典的建筑。什么叫古典,就是從古到今的典范,所以我們到現(xiàn)在還要建很多園林,不是我們要住在古人的房子里,而是這樣的房子就是典范,房子里涵養(yǎng)的生活就是古典。那我們的文字呢,我們寫的也不是古人的文字,而是有生命力的文字。否則,我們在古建里寫古人的文字,我們也變成古人了。古人就是當代人,他們在那個時代都是當代人。我們雖然是當下的生活者,但也會成為古人。古和今從來不是兩個概念,而是相通的。所以文廟里的書法學(xué)習(xí)真是好事,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們貫通古今,書法就是那把鑰匙。
全中國的孩子都應(yīng)該練書法,蘇州的孩子特別應(yīng)該練。練書法有什么好處呢,我覺得一來是可以體會藝術(shù),尤其是看懂昆曲和評彈,他們都是好東西,和書法的線條都是一回事;第二個可以知道什么是文雅,書法里一筆有那么多規(guī)范,外邊氣定神閑,里面筆筆到位,這個就叫雅。第三個可以培養(yǎng)功夫??梢灾涝趺疵鎸ξ磥淼闹悄軙r代。我看手機里,有朋友到處轉(zhuǎn)的機械手視頻,寫毛筆字那個規(guī)范標準啊,完全按字帖的克隆本來,機器人都能寫這么好的字了,要我們干什么呢。我的看法是,機器人永遠比不上我們?nèi)祟惖母兄Γ鴷ㄊ潜3趾吞嵘@種能力的最好的方式,我們要感受紙,感受墨,感受筆鋒?,F(xiàn)在孩子們用鋼筆,電腦打字,都是讓感知力鈍化的。而書法寫字,好像毛筆是活的動物一樣,你要體會它,順著它,引著它,而不是一味控制它,中國人講全憑心意用功夫。心意,這是機器人沒法模仿的,或者說就象爬蘇州的北寺塔,機器人爬到了第一層,你就在第二層,機器人到了第八層,你就能在第九層。永遠比機器智能高一個層次,不用慌不要急。這這種功夫,是未來的孩子們面對人工智能時代最好的應(yīng)對。
每天都訓(xùn)練自己的感知力,日常的習(xí)字,日常的學(xué)習(xí),日常的觀照,時間久了日積月累,心意像莊子講的自由而獨立,這就叫功夫。有功夫的孩子,生活里,處處都像毛筆寫字那樣輕松又圓轉(zhuǎn),充滿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