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軍
摘 要:元素化合物知識點多,在高考題型設計上綜合性強,學生復習效果不理想。為此,激活學生已有化學知識,融入思維導圖來整合化學知識,借助于變式訓練來提升學生化學綜合解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對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元素化合物知識復習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元素化合物
在高考題型設計中,對元素化合物的考查一直是重點,該領域知識點多且雜,學生在復習時效果差。元素化合物是化學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有重要的作用。核心素養(yǎng)下,要強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夠從辨識、概括、推論、分析、遷移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者立足元素化合物知識點的有效整合,著重從三個方面來優(yōu)化復習策略。
一、運用頭腦風暴,激活已有化學知識
元素化合物知識點在復習過程中,要設法激活學生原有認知。頭腦風暴法以各抒己見、集思廣益為手段,倡導每個學生參與發(fā)言,說出自己對某一知識點的想法。將之移植于化學課堂,帶領學生從單元復習、模塊復習中,對相關知識點進行互相補充、激活,讓學生在回憶中深刻理解,在互補中提升。教師作為導引者,要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說出某些知識點,包括化學式的書寫方法?!爸滥男俊薄斑€有哪些遺漏?”“能不能說的更全面一些?”引領學生激發(fā)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橫向思維,提高學習和記憶效率。如在復習“硫及其化合物”時,對于該節(jié)內容,挑選學生談一談關于“硫”及“二氧化硫”等性質的看法,并圍繞“硫酸”的制備方法,側重讓學生回憶硫酸的性質特點,濃硫酸有何特性等等。如二氧化硫與水的反應,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進行對比,二氧化硫與氧氣的反應,二氧化硫水溶液可以被氧氣、雙氧水、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氧化,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以及二氧化硫的漂泊作用等等。頭腦風暴法的運用,教師結合學生的發(fā)言、想法進行點評和歸納,增進學生對元素及化合物知識的全面梳理,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興趣。
二、運用思維導圖,整合所學化學知識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的顯性化方法,思維導圖是利用圖、文、關鍵字、箭頭等形式,圍繞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實現(xiàn)化學知識層級關系的直觀化呈現(xiàn)。如對于元素化合物中相關概念的辨析,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拓展學生的化學思維,便于學生將各個知識點進行有效串聯(lián),實現(xiàn)知識點網絡化關聯(lián)。在化學體系中,思維導圖的運用,圍繞某一化學元素,可以基于單質與化合物,展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制備方法等延伸,促進學生對零散的化學知識點系統(tǒng)化整合,為解決化學問題奠定基礎。如在對硫酸知識進行復習時,我們根據(jù)硫酸相關知識,建立思維導圖。首先,基于“濃硫酸”,從其“特性”上可以分為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從其“制法”上,延伸相應的實驗設備、化學反應方程式、尾氣的收集等;利用“稀釋”方法,可以制取“稀硫酸”,再藉由“稀硫酸”,延伸“稀硫酸”的性質及用途。如“稀硫酸”具有“酸性”,可以遇“指示劑”發(fā)生變色;可以與金屬發(fā)生反應;可以與堿性氧化物發(fā)生反應;可以與堿發(fā)生反應;可以與鹽發(fā)生反應等等。
三、運用變式訓練,提升化學綜合素養(yǎng)
在對元素及化合物知識進行復習時,除了前面的頭腦風暴法、思維導圖法外,我們還可以引入變式訓練法,強調化學知識點的綜合運用。以“硫酸”知識點為例,對于硫酸,其性質、制備方法、用途等復習,再結合濃硫酸與稀硫酸的性質、制備、用途展開對比,幫助學生將零碎的化學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形成網絡知識結構。在變式訓練中,我們可以基于對相關知識點的認識,延伸不同的化學問題。如“濃硫酸”與木炭粉在加熱條件下的反應方程式是什么?根據(jù)濃硫酸的性質,在與木炭反應時,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氣。對于這三種產物的檢驗,不同產物選擇不同的檢驗方法。對于水蒸氣,要設置第一檢驗位置,避免因水蒸氣在后續(xù)檢驗中影響檢測現(xiàn)象。對二氧化硫的檢驗,可以利用品紅溶液,對二氧化碳的檢驗,可以利用澄清石灰水。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澄清石灰水,在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硫作用下,都可能變渾濁。因此,需要先對二氧化硫進行去除,再對二氧化碳進行檢驗。這就涉及到生成氣體檢驗順序問題。在檢驗裝置設計中,對二氧化硫的檢驗,還需要增加品紅溶液,以檢驗二氧化硫是否去除干凈,如果品紅溶液褪色,則說明產物中還有二氧化硫,反之,則二氧化硫已去除干凈。對水蒸氣的檢驗,主要是通過白色無水硫酸銅進行檢驗,一旦有水蒸氣,白色無水硫酸銅會變藍色。
總之,因元素及化合物知識點多,涵蓋實驗、流程、原理等多種類型。這就需要我們在復習時,要突出方法的得當。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元素化合物知識復習,重點是對相關知識點的提煉、梳理與整合。圍繞化學問題,展開化學知識點的辨識,要抓住化學反應中物質轉化與重要信息的推理分析。教師突出復習方法的綜合性、多維性,激勵學生多層次思考化學問題。在此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生根也就在情理之中。
參考文獻
[1]王陳穎.基于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蔣鑫.基于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元素化合物教學策略研究[D].鞍山師范學院,2019.
[3]任和林,馮雨燕,何建光.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實踐探索[J].新課程研究,2019(0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