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經(jīng)濟日新月異,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建筑事業(yè)的發(fā)展。與此同時,城市中的建筑物數(shù)量與規(guī)模不斷增加,建筑工程質量良莠不齊,因此人們逐漸開始重視對軟土地基處理的問題,為此,在施工中需要提升軟土地基強度,進而達到滿足上部結構對地基穩(wěn)定和變形要求?;诖?,本文詳細論述了巖土工程中對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以期為相關業(yè)界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進而為行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貢獻應有之力。
關鍵詞:巖土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運用
中圖分類號:TU447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1)01-0000-00
1軟土的物理和工程特性
1.1含水量高
軟土中具有較高的水含量,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土質抗剪切能力受到影響,隨著軟土中水含量的增加,軟土抗剪能力逐步降低,使得軟土土質變得十分松軟,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軟土地基的承載力,嚴重影響了巖土工程的施工質量。
1.2抗剪強度低
在巖土實際施工中,影響軟土地基抗剪切能力的因素有排水固結狀況和荷載速度等,同時軟土抗剪強度也會影響到軟土粘聚力,粘聚力會隨著抗剪能力的降低而減少,在排水狀況相同情況下,摶土固結度因抗剪能力的減弱而減弱[1]。
1.3松軟
軟土除了上述特性之外,還存在土質松軟的問題,這使得軟土孔隙較大。在一定條件下,軟土的孔隙還會進一步擴大,因此在巖土工程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2軟土地基處理控制要點
在巖土工程正式開工之前,必須要對現(xiàn)場的施工環(huán)境進行詳細的地質勘測,對于土質情況要有詳細的數(shù)據(jù)記錄,后期在施工過程中依據(jù)土工試驗的數(shù)據(jù)來區(qū)分與明確軟土地基的類型和范圍,并且要做到在施工過程中對于不同的軟土地基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等。在擬定施工方案的時候,要針對其特殊性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采取最優(yōu)質的處理結果。對于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有多種,但是由于很多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只使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沒有根據(jù)實地情況進行分析處理,這就導致了很多處理方法不妥當,以至于影響施工過程和效果。所以,在軟土地基處理方法的選擇上,必須要根據(jù)實地情況進行多方的分析探討,再進行施工。在對軟土地基處理完成后,施工單位應對處理的軟土地基進行負荷試驗和其他必要試驗,并由檢驗單位檢查所使用的處理技術是否到位[2]。
3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應用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
3.1沉降不均勻
沉降不均勻是因為軟土存在高壓縮性、低透水性和不均勻性等特點,使得地基結構極易被外部因素破壞而造成的。巖土工程施工的環(huán)境復雜多變,在軟土地基中施工時極易出現(xiàn)沉降不均現(xiàn)象,甚至造成地基結構的塌方,所以應該引起施工單位的重視。
3.2地基結構不穩(wěn)定
軟土地基不僅在建設過程中困難重重,而且建成結構也具有不穩(wěn)定性。因軟土地基沒有較強的透水能力,為此會使地基固結時間深受影響。地基在建成后沒有充分固結易導致地基強度的減弱。同時,因為軟土具有觸變性,略微振動就易造成絮狀結構被破壞,加劇地基的不穩(wěn)定性。
3.3承載能力低下
導致地基承載力不高的關鍵因素就是軟土地基中有較大的含水量,過低的地基承載力將直接導致建筑的不穩(wěn)定性,這對人們的人身安全會造成巨大威脅[3]。
4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
4.1換填土技術
換填土技術是指對基礎底面下的軟地基土挖出后,然后使用工程性能較好的土進行換填,接著利用壓密方式形成地基持力層。通常,換填土技術在濕陷性黃土和淤泥地基建設中較為適用。應用此技術可使地基承載力提升,降低基礎沉降量,此外,也可有助于提升軟土固結排水速度,有效避免地基濕陷或凍裂。
4.2碾壓夯實技術
,應用碾壓夯實技術能夠縮小地基內部空隙,提升固結度,最終實現(xiàn)地基承載力與抗剪強度的提高。目前,碾壓夯實技術可分為機械碾壓技術、平板振動技術和重錘夯實技術等。
機械碾壓技術是借助壓路機、羊足碾、振動碾等機械的力量來壓實地基的土體。該技術適用于層土厚度為200至300毫米的粘性土,在碾壓過程中要控制壓實系數(shù)在0.94到0.97之間,以保證壓實量的最大化和最佳含水量。在檢查碾壓質量時要以填土的最大干密度為主要指標。
平板振動技術是利用振動壓實機加固地基的方式,它一般用于無粘性土或顆粒含量少、透水性好的松散雜填土地基。地基中的填土成分和平板振動的持續(xù)時間是影響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應用此技術時需提前試振,施工中振動要直到振動機在原地振實不再下沉時才能結束。
重錘夯實技術是一種傳統(tǒng)的加固地基方法,它利用起重機將夯錘提到高處然后自由落下,循環(huán)往復直至地基穩(wěn)固。它的適用范圍是地下水位與地面距離大于0.8米的砂土、雜填土、濕陷性粘土等地質條件。在進行夯實操作時,起重機要有節(jié)奏的一夯接一夯的進行,通常按照由外及里的順序進行[4]。
4.3振實擠密處理技術
在軟土地基處理中,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振實擠密處理技術,即通過振動或壓實來減少土壤的孔隙,從而達到提高強度的目的。該技術大部分是應用在處理粉土等類型的軟土地基時,使用這種技術來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在振實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回填灰土等,與軟土地基形成復合地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地的承載能力。在振實擠密處理技術的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在軟土地基中增設樁管,將樁管內部孔洞進行填實振實擠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大多數(shù)的施工單位采用這種方法來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其處理地基深度通常在5-20米之間為最佳深度。
4.4高壓旋噴樁施工技術
巖土工程軟土地基處理中應用高壓旋噴樁處理技術,能夠將機械體積小與機動性強的特點展示出來,軟土地基上引入了5~35cm的小孔,在形成孔后,高壓旋噴灌漿可以形成0.5-4m柱狀增強體,以此更好的處理軟土地基。水泥、粉煤灰、礦渣等材料是高壓旋噴樁處理技術中常使用的原材料,為此,在施工中易于實現(xiàn)。具體施工中,可以隨意調節(jié)施工的角度與方向,進而可實現(xiàn)其利用率的提高。高壓旋噴樁處理技術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范圍,特別是比較適用于那些粉土和淤泥等地基土中。
4.5固化處理技術
此技術主要是反復利用溶液或膠結劑中的化學性質,使用灌入或拌和方式,使各類溶液同土層軟土充分結合,通過化學與物理作用,有效加固軟土地基。固化處理技術的效果主要取決于水泥、漿體等水泥基材料,這部分材料可以有效地填充軟土地基中的孔隙。使軟土顆粒間的粘結力更強,從而使軟土自身的承載力與抗壓力更強。軟土地基中通過使用固化處理技術,有效提高其強度和質量,同時也降低其滲水性。若根據(jù)使用方式進行劃分,此技術可分為三類:(1)壓力灌漿法;(2)旋噴法;(3)深層攪拌法。基于過去巖土工程建設狀況,我們可以看到,軟土地基處理中常使用粉噴樁法,其應用的主要材料是石灰粉,在空氣機作用下,這部分材料可形成霧狀,隨后融進軟土,通過鉆頭攪拌,這部分粉體材料能夠與軟土地基充分融合,然后利用各類物力化學性質,使地基硬結,最終讓整個工程更加穩(wěn)固和穩(wěn)定。
5結語
通過上文的詳細分析與論述可知,在巖土工程施工中,對于軟土地基問題的處理程十分復雜。因此,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對于軟土地基的處理工作需要進行嚴格的把控,并且根據(jù)巖土工程的實際需要來進行選取合理的施工技術,以便更好的完成工程。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實際現(xiàn)場,需要結合實地的施工情況合理的選擇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合理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不僅可以控制成本預算,還可以保證施工的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顏敏容.巖土工程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49):4-5.
[2]權講利.巖土工程地基處理分析與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17(26):182+184.
[3]張帆.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山東化工,2018,47(12):134,137.
[4]賈志宏.巖土工程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8,37(18):231-232.
收稿日期:2020-09-10
作者簡介:竇濤(1984—),男,河北霸州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巖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