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楠
摘要:對于課堂教學而言,無論教學理念如何更新,教學手段如何先進,教學方式如何改進,其最終目的都必須指向教學的有效性。而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利于學生主動融入課堂,積極思考問題,在探究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得到觸動和提升,從而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就成為每位教師需要認真去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3-
新課程改革指出:新課程改革建構的主導不是學科知識的給予,而是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建立的是以學生為本的發(fā)展觀。尊重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把促進學生發(fā)展作為一切教育教學的出發(fā)點與歸宿,以人文關懷為終極目標。這就是說,要充分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探究問題,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案咝дn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在減輕教師教學負擔和學生學業(yè)負擔的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和學生的學習效益。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究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強化高效課堂的形成要素
認為影響高效課堂形成的要素主要有三個,教師的綜合能力、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課堂氛圍。而這三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學設計是否精彩,課堂提問是否有效,教學評價是否及時,甚至于課前預習是否科學,都直接影響著這節(jié)課是否是高效課堂。如果老師的綜合能力很強,學生就會在教師的引領帶動下,主動的融入課堂,主動的參與探究,學習效果必然是高效的。所以老師的綜合能力在高效課堂構建中是起主要作用的。在提高教師綜合能力的同時,老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上學習和課后復習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習慣。中學課程難度和容量都比小學要大很多,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這是對學生課上學習的基本要求。最后是整體的課堂氛圍,如果教學設計足夠優(yōu)秀,學生全身投入學習,那么課堂就會呈現出濃郁的學習氛圍,反過來,不學習的同學也會受感染,漸漸的投入學習。
二、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些內容比較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如果老師不進行巧妙的教學設計,提供好的教學案例,學生就沒有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才會增加,課堂效率才會增強。否則學生只是在被動的學習,課堂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就需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轉變教師角色,改變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網絡改變世界”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播放5G的相關視頻,通過視頻的觀看,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盡快的進入新課的教學。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前分好小組,明確每個組的任務,分別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搜集資料,感受網絡給我們帶來的改變。進而總結并分析網絡的優(yōu)勢和劣勢。課上學生參與其中,做匯報,其他組的同學進行點評,這樣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通過給予學生極大的自由學習的空間,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網絡的認識和分析能力,特別是對網絡陷阱的分辨能力。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對于課堂中的教學策略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有效的提升課堂中的教學有效性。
三、更新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就需要把多種教學理念融入道課堂教學中,從而有效的消除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教師也可以通過更新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從而有效的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在培養(yǎng)學生法治觀念的基礎上,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核心素養(yǎng)。
初中道德與課堂旨在促進初中學生道德品質、健康心理、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的進一步發(fā)展,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容易忽略青春期學生的心理變化和青春期心理生理思維等方面的特點,單純靠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和教師為主的教學觀念,不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所以為了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注重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培養(yǎng),從而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改進和更新教學方法,巧用科技軟件進行教學?,F代科技的發(fā)展也為教育提供新的教學手段,電子白板作為科技的產物,其強大的交互功能極大地解放了教師,促進了教與學模式的改變。教師應該要熟練的掌握和運用此項技術,服務于教學的同時,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得以結合,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注意力集中了,課堂教學效果必然會得到提高。
總之,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高效課堂的形成要素的強化,離不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更離不開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更新,每一位教師都要在教學實踐中去探索和思考。
參考文獻
[1]李斌.如何構建初中政治高效課堂[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1)
[2]徐忠志.淺談新課改下的高效初中政治課堂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2)
基金項目:該論文是吉林省教育學會“十三五”科研重點課題 《發(fā)揮<道德與法治>學科育人主渠道機制研究》(立項編號為:2019G10597A)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