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萍
摘要:語文是一門以閱讀為基拙的自然學科,閱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了解語文文章的表達過程,理解其中蘊含的情感、哲理,深語文生對于語文知識的認識。目前,教師還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加強思考、探究。在此,本文從三個方面出發(fā),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策略進行了論述,以期促使廣大語文教學的閱讀教學更為流暢。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趣味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3-
閱讀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具有很高的地位,這是有它的一些特點所決定的。閱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主動的去研究、討論語文知識,將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提升起來。但需要注意的,這些都需要建立在有效性的閱讀基礎上。從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看,其大多還具有很強的枯燥性,如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能夠感受到閱讀的趣味性、有效性,那么很大程度上他們是不會有很強的積極性,語文學習效果的優(yōu)化也就難以落到實處。對此,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從實際出發(fā),不斷分析小學語文閱讀的有效開展策略。在此,本文也對其進行了以下的具體分析。
一、增強閱讀的趣味性
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較深。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閱讀中一味地聽教師講解語文知識而脫離語文閱讀,這樣的教學脫離了實際,學生很難高效的在其中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趣味性的感覺,有助于學生對于語文知識掌握的速度得以提升,也有助于教師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加強學生在閱讀課堂上的參與性。在良好興趣的驅(qū)使下,學生能認真閱讀,在語文閱讀中獲得愉悅感,這樣就能符合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的主旨。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考慮從多方面增強閱讀的趣味性,這也就需要教師去分析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的需要。
例如,在教學《王戎不取道旁李》,因為文言文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組織學生開展一定的活動,比如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文言文成為學生的“臺詞”,這樣學生可以在趣味性很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開展這樣的主題活動教學可以讓學生獲得相應的提升,從而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梢哉f,活動教學法是以活動的形式,使學生在興奮中、體驗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教材中的內(nèi)容和知識,并在此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活動教學法,可以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激發(fā)出來,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體驗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協(xié)助的精神,還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活動教學法是適于學生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合理的開展。
二、重視學生閱讀主體性
在如今的語文閱讀課堂上學生喪失了應有的地位,各方面都不注重學生主體的發(fā)揮。然而如果不先轉(zhuǎn)變思維態(tài)度,著重強調(diào)語文閱讀中學生的主體性,那么語文閱讀的課程就難以開展下去。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這種課堂上,閱讀氛圍總是一潭死水。隨著新課改以及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不斷得到強調(diào)。而在閱讀中,更需要學生作為一個主體參與到其中。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在閱讀教學主體性進行充分的重視。教師在自己認識到學生主體性之后,要想辦法將其體現(xiàn)出來,并讓學生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為此,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上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給予學生自主的閱讀空間與時間,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自主閱讀,也更加珍惜每一次的討論、交流機會,認真對待每一次閱讀。、
例如,在閱讀《蝙蝠和雷達》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去自主閱讀文章,讓學生自主蝙蝠和雷達之間的聯(lián)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個小組的學生坐到一起,打破座位方面的限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充分將自己的潛能發(fā)揮出來,和小組同學共同努力理解文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則發(fā)揮引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幫助學生更為全面的理解。小組合作學習對個人要求就是要進行獨立思考,同時還要處理好在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個人與個人、個人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使團隊精神深入人心??梢哉f,通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閱讀過程中來,改變了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營造了一種歡樂的課堂氛圍。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充分重視小組合作模式的有效運用。
三、安排一些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活動也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但能加深學生的知識水平,拓寬其知識領域,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科學態(tài)度與方法,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針對全體學生參加的活動,可安排一些簡單的家庭閱讀,還可以成立課外閱讀興趣小組。
例如,在課外閱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定的親子閱讀,也就是說,教師可以發(fā)揮家長在課外閱讀方面的引導、榜樣作用,提醒家長在家庭中為學生營造一定的閱讀氛圍,給予學生更好的影響。同時,在班級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交流會。以上措施的開展,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學有動力。這樣他們就越讀越主動,同時促進了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總而言之,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與素養(yǎng)的提升是一個需要付出精力與時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良好的影響,促使他們能夠保持閱讀的積極性,能夠得到更好的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邱春曉.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名師在線,2021(05):71-72.
[2]羅世鑫.以興趣引領學生閱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新教育,2021(05):94.
[3]陳歡.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1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