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坷
摘要: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對各個行業(yè)都造成了影響,教育相關行業(yè)所受到的影響較為明顯。在當前的高校教學中,互聯(lián)網技術的應用對教師、學生以及課堂的教學方式都帶來了新的改變。課堂教學中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線上教學模式以及線上作業(yè)等,使得教師的教學模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模式更為豐富。同時,在互聯(lián)網的時代中,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拓展,學習方式出現變化,對教學的工作也帶來一定的沖擊,對此也要有所重視。
關鍵詞:互聯(lián)網時代;高校教育教育;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7-099
引言
高校教育與其他階段的教育是有所不同的,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需要更多的依靠于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偏重于重點內容講解以及難點的點撥與啟發(fā)。許多課程的基礎,需要學生在課下階段根據自我的學習需求完成。因此,線上學習方式的應用,對高校階段的學生來說可以鞏固學習基礎,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對這種情況有著明顯的認識,對學生給予適當引導。
1、互聯(lián)網時代高校教學資源的變化
我國的高等教育發(fā)展與基本的教育發(fā)展形勢相同,都存在著一定的發(fā)展不平衡問題。因此,經濟、文化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中,當地的高等教育水平普遍較高,同時在一些省市的中心區(qū)域中,高等教育資源同樣較為集中。在這種情況下,高等教育中也面臨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另外,需要認識到高等的教育工作,不僅需要面對學生,還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感,面對社會實施教育。
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中,相關的教育部門對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進行了集中的關注。首先,相關的教育部門,篩選出各地的優(yōu)秀教育資源,如各地的“雙一流”高校優(yōu)質師資力量,進行網絡課程的集中錄制。如,在愛課程、中國大學慕課等相關的網站中,就可以找到這些水平較高的課程資料。其次,線上教育的模式,不僅在高等院校中產生了影響,相應的高等教育階段輔導機構,如,外語考試輔導、考研輔導中,線上教育的模式應用也逐漸普遍化。可以說,在這種狀況下,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有了更為自由的學習方式,甚至在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中可以直接應用我國最頂級高校的線上教育課程。
各種類型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不僅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影響,對于一些高校教師提升自我教育研究水平,也產生了積極的應用。尤其是在一些有著綜合性的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自我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也要對相關的綜合學科知識也能夠有所了解[1]。
2、互聯(lián)網相關技術對課堂教學效率的影響
接受高等教育的在學習中有著較強的自主性,學生的學習方式選擇更為豐富。觀察高校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模式,可以發(fā)現無紙化學習的概率在不斷的增加。在無紙化學習中,學生不需要相關的課本、筆記本等傳統(tǒng)的學習工具。通過一臺電腦、平板電腦等,可以完成閱讀與筆記記錄的學習行為。
然而,多數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隨著其生活的豐富,多數學生的專注力也會有所降低。在應用電子設備進行學習過程中,也有一些學生被其他的電子信息內容所吸引,這種情況下,學習的效率就會有所降低。同時,一些教師會通過互聯(lián)網工具,向學生發(fā)放課件,許多課程尤其是人數較多的公共課中,學生做筆記的幾率較低,其結果就是對課程內容的記憶以及理解的效果有限。許多高校學生只在考試之前,才開始記憶相關的重點內容,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缺少了對知識的理解與消化過程[2]。
應對這種情況,高校教師需要對無紙化教學以及學生的無紙化學習進行理性思考。這種模式的確能夠使得教學與學習的過程更為便利,然而現階段高校學生在其中小學學習的過程中,更為適應于對紙質課本的應用。教師要避免無紙化教學的轉變速度過快,對于學習中重點的內容,仍舊需要要求學生做出相應的筆記。一些學生較為適應應用電子設備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關注,例如,收集學生的電子筆記,選擇其中較為優(yōu)秀的筆記進行部分展示等,規(guī)范學生的無紙化學習行為。
3、互聯(lián)網技術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
現階段的學生,不僅習慣于應用各種電子設備,在信息的接受過程中,對于視頻信息有著突出的喜好。尤其是各種短視頻應用,例如,抖音等等,對于學生的生活以及思維方式都在產生影響。在這些短視頻信息內容的影響下,學生的思維集中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明顯的出現了降低。一些學生長期的依賴手機,甚至在閱讀文字內容時,出現了閱讀中情緒的煩躁等情況。接受我國高等教育的學生,都經歷小學、初中以及高中階段的學習訓練,其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在高考中得到了證明,并不存在問題。由于習慣的改變,學習能力受到影響。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專注力培養(yǎng)等問題。例如,高等教育中,對課堂紀律的關注較少,教師可以通過關注課堂紀律,為學生構建出一個相對較為嚴肅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的思維更為緊張。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電子信息對思維帶來的影響,要求學生進行慎重的思考、選擇[3]。
結束語
互聯(lián)網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日益顯現,慕課、翻轉課堂等各種基于互聯(lián)網的教學創(chuàng)新紛紛涌現,高校教學在教學場景、師生關系和教學過程等方面將發(fā)生巨大變化。
參考文獻
[1]于穎,耿海萍,張懿奕,梁葉新.“互聯(lián)網+”時代高校青年教師培訓需求分析與對策述評[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3):87-91.
[2]劉剛,李佳,梁晗.“互聯(lián)網+”時代高校教學創(chuàng)新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17(02):93-98.
[3]張楠.“互聯(lián)網+教育”時代對高校教育的沖擊與影響[J].教育現代化,2016,3(3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