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多元格局的現(xiàn)代文壇中,沈從文作為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一直向往著自由與獨立,維護著文學(xué)特有的價值,追求著對自然人性主題的寫作。本文以他的“自然人性”觀為著手點,探究其在作品中的書寫,以及其本后所承載的沈從文的啟蒙主張。
關(guān)鍵詞:沈從文;自然人性;自由主義文學(xué)思潮
沈從文自幼出生于湘西,長于湘西,在那個神尚未解體的湘西,神靈仍被人們真誠地信仰著,同時“在這種神之信仰的背后,是人性的純樸,觀念的單純,以及洋溢在人際交流中的脈脈溫情”。他對于大自然的熱愛更加癡迷,作為一個自然之子,他把這種情感融入作品之中,不僅謳歌了自然人性的美好,還為喪失自然人性的生命“開方抓藥”,希望借用湘西自然人性的美好去喚醒“沉睡”的人們。
一、“自然人性”美的呈現(xiàn)
女性人物形象歷來是眾多作者筆下的重頭戲,沈從文也不例外。談及沈從文眼中的湘西世界,女性無疑在這個桃花源般的世界中占據(jù)了半邊天,甚至可以說沒有這些女性,沈從文的湘西是不完整的湘西。尤其是其中的妓女形象,她們在沈從文的筆下被灌入了一個“情”字,便讓人又愛又恨。沈從文湘西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受到傳統(tǒng)風(fēng)格特色的影響,成為他筆下謳歌自然人性美的代表。
雖然《柏子》是圍繞著水手與妓女展開的故事,但是讀后讓人溫暖而無厭惡感,足可見,一個“情”字的強大功效。婦人對柏子有情,她“一旁燒煙,一旁唱《孟姜女》給柏子聽。在這樣情形下的柏子,喝一口茶且吸一泡煙,像是作皇帝?!卑刈右矊D人有情,他雖然冒著大雨在河岸的泥灘上走著,但“婦人的笑,婦人的動,也死死的像螞蝗一樣釘在心上?!笨梢?,在沈從文的筆下無論是妓女還是水手“這些人的心,可說永遠是健康的,在平常生活中,缺少眼淚卻并不缺少歡樂的承受”。婦人幫助這些無家水上人,把一切勞苦從他們身上取走,而這些水手則將儲蓄一個月的銅錢和精力給予婦人,他們成為了相互依靠的兩個群體。
其實,沈從文筆下的許多女性都是他用自然人性標(biāo)尺衡量的產(chǎn)物,其中不乏一些女性更是大膽顛覆了傳統(tǒng)。在《連長》中,駐扎湘西邊陲的連長“年青而位尊”,很快就得到了當(dāng)?shù)劓?zhèn)上艷麗婦人的青睞,隨著他們的相戀、相愛,當(dāng)連長為盡軍人之責(zé)需要離開時,卻遇婦人情意挽留。作品在此極強烈地表現(xiàn)出了兩人此時的矛盾、痛苦心理。由此可見,沈從文似乎有意避開了倫理、道德、和法律的束縛,而是單純從情感的角度突顯了人物的情愛。
正是從這種自然人性的角度出發(fā),具有“風(fēng)塵氣”特征的妓女在他筆下也成為了具有“煙火氣”的吊腳樓婦人,他們雖然身份卑微,但有情有義。沈從文極力給這些吊腳樓的妓女們披上了自然人性的外衣,而這也源于他的人生經(jīng)歷,他出生于湘西,自然深知湘西純潔樸實的民俗風(fēng)情,尤其是他走入都市,看到都市的百般丑態(tài)之后,更是懷念湘西的美好,所以即便是妓女他也能夠透過表面看到她們內(nèi)心的淳樸并展示出湘西的自然人性美。
二、“自然人性”美的喪失與回歸
在其作品中,除了妓女形象體現(xiàn)出了自然人性美外,自然人性還在都市題材作品中的“城市人”身上也有體現(xiàn),沈從文通過為其輸入“湘西血液”,讓其具有了自然人純真的本性。沈從文認為一些所謂遵守了都市文明道德的上層女性是可悲的,因為在道德規(guī)范后,他們不僅對于性欲、肉欲的渴望沒有削減,反而因害怕觸犯道德底線而壓抑了生命原始的本真,更加不敢大膽。她們或是壓制著自己,或是選擇離開人們的視線,轉(zhuǎn)而在陰暗處做著不光彩之事,她們雖然也不愿這樣生活,但無心反抗,不敢大膽追求心中所要,失去了自然人性那份原本的率真。
在作品中不難發(fā)現(xiàn),打牌似乎成為太太們的“必備技能”。她們整日安閑,毫無生存困難,所以必然沒有生存斗志,用玩牌來打發(fā)無聊時光。小說《紳士的太太》中講述了“東皇城根紳士”和“西城廢物公館”兩個家庭,其中不僅生活闊綽的太太們以打牌為樂,而且小姐們“一遇到有牌應(yīng)當(dāng)上手時,總忽然出人意外的飛快的把手從母親肩上伸到桌中去,取著優(yōu)美的姿勢,把牌用手一摸,看也不看,噓的一聲又把牌擲到桌心去”。①這些都市的有閑女性,不用為生活奔波勞碌,看似是生活上的幸運兒,但實際上,她們早已被相互欺騙的大環(huán)境麻木了心智,即使她們活在男性話語權(quán)之下也毫無掙扎之意。
背叛與偷情是這些女性的另一“樂趣”,相對于敢愛敢恨的湘西女性,都市女性的愛情是虛偽的?!都澥康奶分械娜烫砻嫔细胶陀诩澥浚较峦登橛诖笊贍?。另一紳士的太太,不僅成為了他們的包庇者,而且最后也沉淪于與大少爺偷情的歡樂中。兩性關(guān)系的如此糜爛充分暴露了上層太太們精神的空虛之態(tài)。
然而,當(dāng)人們把目光集中在這些喪失自然人性的太太們身上之時,卻容易忽略一些城市中力圖向上的女性,她們也同樣深受文明病的侵害,但她們不安現(xiàn)狀,勇于突破自我,敢于追求內(nèi)心想要之物。《都市一婦人》中女主人公不再擁有卑賤的愛情與空虛的生活,她是一個外交家的養(yǎng)女,自小就養(yǎng)成了上層社會的華貴氣派,她自主選擇與結(jié)識的外交部年輕科長結(jié)合,在第一次婚姻走入末路之后又成了紳士的一位小妾。當(dāng)紳士死后,她憑借外貌做起上海有名的交際花,開始了她肆意的報復(fù)。沈從文以一位老兵的口吻講述了女主人公的人生遭遇,她與會根據(jù)不同時季換上不同衣服的那些女性不同,她不會附和,很有個性,甚至個性有些偏激與倔強,這在沈從文看來也比那些平庸的、沒有靈魂的女性強百倍之多。
從《都市一婦人》、《如蕤》、《一個女劇員的生活》、《薄寒》中不難發(fā)現(xiàn),沈從文所塑造的這些“向上”女性,無一不是被眾多城市男子追求的。然而,結(jié)局卻是她們或是寄托情絲于具有鄉(xiāng)下人氣質(zhì)的魯莽教官,或是喜歡被有野性的男子征服,這一切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巧合,而是這些女性對于原始自然人性極其渴望的表現(xiàn)。
對于沈從文作品的整體特色,王曉明先生曾用“復(fù)雜”一詞進行了概括。的確,在追求自然人性主題寫作的道路上,沈從文并非一帆風(fēng)順,他不僅成為當(dāng)時各學(xué)派爭論的眾矢之的,而且時至今日,也有許多文章在談及他創(chuàng)作的局限性。有學(xué)者認為,沈從文的作品呈現(xiàn)出了文化保守主義傾向、理想化傾向、主觀化傾向等。顯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沈從文的作品也不例外,但是瑕不掩瑜,正是因為對“自然人性”的孜孜言說成就了偉大的沈從文。
建國后,人人爭做時代的歌者,然沈從文被迫停筆后卻轉(zhuǎn)而把目光投向文物與服飾研究。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放棄了一位知識分子對于民族國家的責(zé)任,相反,他把這份情懷投入到了文物工作當(dāng)中。環(huán)境并沒有磨平他做事的棱角,他堅守著自己“一絲不茍”的風(fēng)格,完成了《明錦》、《絲綢簡史》、《龍鳳藝術(shù)》、《中國古代服裝研究》等作品,極大地填補了考古學(xué)研究中的一些空白。
參考文獻:
[1]劉川鄂.中國自由主義思潮與自由主義文學(xué)[J].中國現(xiàn)代研究叢刊,1998(03)
[2]許紀(jì)霖.上半個世紀(jì)的自由主義[J].讀書,2000(1):38-47.
[3][捷]米蘭·昆德拉著,孟湄譯.小說的藝術(shù)[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2
[4]沈從文.沈從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
[5]張新穎.沈從文九講[M].北京:中華書局,2015.9
作者簡介:
雷燕(1996年2月—),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甘肅省平?jīng)鍪?,學(xué)歷:研究生在讀,單位:西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