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舒
摘要:我國的經濟建設自改革開放以后,國民經濟狀況逐漸得到提升,貧困雖然已和我們漸行漸遠,溫飽問題也早已不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如何能夠提升自身的生活質量成為了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但貧困人口依舊存在,脫貧任務依舊艱巨。精準扶貧這一概念也在2013年末被提出來,此后一直沿用,精準扶貧是希望對貧困人口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希望能夠實現(xiàn)中國人口全面脫貧的指標。本文主要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例,對農村教育的精準扶貧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教育在精準扶貧中起到的作用如何,對農村教育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給出改善的方法和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國在教育方面進行精準扶貧的工作提供一點幫助,貢獻出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
關鍵詞:教育;精準扶貧;農村
一、農村教育精準扶貧的現(xiàn)狀
精準扶貧這一概念被提出來,是因為此前的扶貧項目總是大而化之,較為粗獷,不能夠在扶貧上起到切實有效的作用。而精準扶貧是對貧困人口進行扶貧提升精準度,在有效性上也有所體現(xiàn),能夠真正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的目的。讓真正的貧困人口切實得到幫助,而且這個幫助是極具針對性的。安徽省懷寧縣的貧困人口雖然在安徽省內的占比來說不算很多,但貧困人口依然存在,政府對于近幾年在扶貧工作上下足功夫,不斷推進扶貧項目,在精準扶貧工作方面有著不小的進步,精準扶貧成果顯著。
首先在精準扶貧的意識上就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其次當?shù)卣闪⒕珳史鲐毾嚓P工作的組織,為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保障,切實落實精準扶貧工作。第三是在精準扶貧的工作方法上相較于此前有很大的改善。最后對精準扶貧實行考核制度,利用科學的方法推進扶貧工作。
精準扶貧工作正在逐漸落實中,懷寧縣的教育也呈現(xiàn)出良好的趨勢,扶貧工作不僅僅是要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水平,還應該對貧困人口的思想教育加以重視。如果貧困人口能夠掌握一些知識技能,脫貧就只是時間問題,這也是脫貧的根基所在。貧困除了經濟上的拮據(jù)外,還有精神上的貧瘠,當然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改善這一現(xiàn)狀。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懷寧縣進行扶貧工作已經許久,雖然脫貧人口增加,但不可否認脫貧人口的速度還是較為緩慢的,究其原因就是對經濟扶貧的重視,卻忽略了精神扶貧。一旦貧困人口脫離了政府的救助,生活也會回到原來的樣子。
針對教育的精準扶貧一般有三種類型,這三種類型實施扶貧的主體不同,分別是政府、基金和社會公益組織。政府扶貧因為對當?shù)厍闆r更為了解,對教育扶貧主要從教育的基礎建設做起,確保九年義務教育能夠完成,對貧困人口在職業(yè)培訓方面也有多扶持,并且根據(jù)當?shù)氐馁Y源環(huán)境會開展特色產業(yè),進行相關的職業(yè)培養(yǎng),為當?shù)刎毨丝谔峁┚蜆I(yè)機會,從根本上脫貧?;饚头鲂椭饕菄一蛘哒O立扶貧基金,主要以教育基金為主,讓貧困人口在接受教育上沒有后顧之憂。社會公益型扶貧主要是社會各界人士進行捐款,在貧困地區(qū)投資辦學,讓貧困人口能夠接受教育。這三種教育的精準扶貧,安徽省懷寧縣在教育精準扶貧上都有所嘗試,并且效果顯著。
二、教育在農村精準扶貧中的影響
(一)農村教育現(xiàn)狀
農村教育除了九年義務教育外,就是職業(yè)技能教育。通過對貧困人口進行職業(yè)技能培訓,在利用當?shù)氐馁Y源,開展相關產業(yè),為貧困人口提供就業(yè)崗位。大部分地區(qū)開展的是旅游產業(yè),懷寧縣也不例外,懷寧縣位于長江下游北岸,處沿江平原與皖西山區(qū)接壤地帶,境內兼有低山丘陵和平原沙洲。全縣較完整的水系有皖河、珠流河、高河和人形河四大水系。充足的水資源和自然風光,讓懷寧縣旅游資源豐富的同時,還有十分豐富的自然、動物、礦產資源。當?shù)卣怖眠@些資源大力發(fā)展種植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等產業(yè)。而針對貧困人口的職業(yè)技術培訓也多是從這些產業(yè)入手。
而在九年義務教育上,懷寧縣的情況卻不容樂觀,貧困人口中失學兒童、男女受教育比例不均衡等問題嚴重。因為貧困人口大部分住在較為偏遠的鄉(xiāng)下,而教育資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或者鄉(xiāng)鎮(zhèn),路途遙遠本身對于接受教育來說就是一種阻礙,因為路途原因還加重了本就不富裕的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因此許多學生在尚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時候就輟學在家,或者外出打工,分擔家庭的經濟負擔了。而男女受教育不均衡問題,主要受到傳統(tǒng)觀念影響。尤其是貧困人口家庭,重男輕女思想嚴重,而在教育上進行經濟的投入,一個貧困家庭又很有限,因此大部分都是男孩去上學,女生早早輟學回家。
(二)教育在農村精準扶貧中的影響
因為時代的發(fā)展,導致農業(yè)領域對于從業(yè)人員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從業(yè)人員需要就農業(yè)的相關知識,好友一些機器操作能夠熟練掌握。農業(yè)從業(yè)市場發(fā)生了改變,國家的優(yōu)惠政策也向農村傾斜,讓貧困人口在此項目中看到了希望。而教育能夠在此方面提供支持,讓農業(yè)領域的從業(yè)人員在整體素質上提升,對我國的農業(yè)現(xiàn)代化建設有很大影響。
脫貧的意識在執(zhí)行人中有所改變,從原來的經濟脫貧到現(xiàn)在的精神脫貧,但貧困人口本身沒能夠意識到這類問題,而教育的加入,讓貧困人口能夠開拓視野,對正確的理念有一個認知,對于貧困人口的上進心有很好的激烈作用。大部分貧困人口其實都可以脫貧,但因為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導致始終陷在自己思想意識里,他們在貧困的環(huán)境待得太久,導致思想極其落后,也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對于外界的事物長期處于閉塞階段,因此大部分的貧困人口對于脫貧這件事是不抱有希望的,脫貧意愿不強烈,然后形成惡性循環(huán)。而有了教育的加入,可以從思想上改變他們的觀念,激發(fā)他們脫貧的意愿,最終能夠自主學習,為自己未來的生活而奮斗。
貧困往往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因為貧困所以受教育程度較低,而在教育子女上,自己的這種消極觀念和態(tài)度會對下一代產生不良的影響,繼續(xù)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事實,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反復下去。而如果在其中一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隨著自身素質的提升,脫貧就指日可待了,而且會從此前的惡性循環(huán)到現(xiàn)在的良性循環(huán),為家庭注入一針強心劑。
三、完善農村教育精準扶貧的建議
(一)改善貧困人口的教育環(huán)境
以懷寧縣為例,一個地區(qū)經濟貧困,必然和教育貧瘠有關。因為教育的投入并非能夠立刻看到效果,教育的結果是需要周期的,貧困人口因為經濟的原因等不到教育開花結果的時候就已經放棄了,而采用能夠立刻見到經濟回報的方式,比如外出打工,但因為在最應該接受教育的時候放棄教育,自身在社會的競爭力會隨著年紀的增長反而降低。在貧困人口中間總會有“讀書無用論”的論調,這本身也對農村教育的發(fā)展產生了不好的影響。這個時候需要宣傳部門發(fā)揮作用,在農村尤其是貧困人口中間大力宣傳讀書的價值,鼓勵大家接受教育,從思想上對貧困人口進行改造,讓他們能夠清楚的了解到接受教育的意義,以此來提升貧困人口自主學習的熱情和意愿,最終能夠達到脫貧的目的。
(二)加大對貧困人口教育的支持力度
貧困人口進行教育,除了讓他們能夠有自主接受教育的意識外,還應該在政策上進行扶持。教育資源的不平等是實際問題,貧困人口大部分是在農村地區(qū),而農村地區(qū)的教育資源匱乏,政府應該將教育資源向農村進行傾斜,為農村教育設立一些優(yōu)惠政策,力求教育能夠做到公平。政策的支持只是一方面,還需要進行資金的投入,因為貧困人口本身的經濟狀況就不太好,除了減免學雜費之外,還要在教育的基礎建設設施上加大投入,不僅如此,還要設立獎學金和助學金,鼓勵學生學習,從經濟方面幫助他們能夠接受教育。當然最主要的還有教師資源,政府應該加大師資建設,從政策上鼓勵教師能夠參與教育援助,當然還要從當?shù)刈陨項l件出發(fā),吸引或者招收一些優(yōu)秀教師。
只有從政策、資金、師資三方面為貧困人口教育保駕護航,才能夠盡可能的讓貧困人口自愿卻沒有阻礙的接受教育。
(三)設立監(jiān)督機制,讓精準扶貧能夠做到確實精準
前文中已經提到,精準扶貧和此前的扶貧方式不同,最重要的是要精準。對貧困人口信息需要實時掌握,不切要注意更新問題,讓精準扶貧能夠真正落實。當然對進行精準扶貧工作的工作人員還要加強監(jiān)督,需要設立第三方監(jiān)管機構,尤其是在職業(yè)技能培訓方面,因為涉及到幫助貧困家庭提升職業(yè)技能,增加家庭的經濟收入,因此需要更為嚴格。當然還要避免因為急于求成,導致罔顧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只顧眼前利益的情況發(fā)生,精準扶貧主要在于精準,而對于教育是需要有一個周期才能夠呈現(xiàn)結果的,設立監(jiān)督機制讓精準扶貧能夠切實達到精準的效果,并且還能夠讓教育根據(jù)發(fā)展規(guī)律來進行。
(四)鞏固成果
對貧困人口進行教育精準扶貧,就像重了一粒種子,經過時間的洗禮才能夠開花結果,因此成果來之不易,對已經擁有的教育扶貧成果應該予以重視,并進一步鞏固成果。對精準扶貧對象要清楚的了解相關信息,對貧困家庭要時不常的進行跟蹤,對已經脫貧的家庭要進行跟蹤調查,了解脫貧后的情況已經脫貧以后面對的困難。對脫貧家庭進行跟蹤調查主要是為了驗證教育精準脫貧的效果,尤其是剛剛脫貧的家庭和人口,極易遇到困難,政府可以向他們適時的提供一些幫助。當然還有脫貧后又返貧的現(xiàn)象,針對此類問題應該分析原因,并且再次予以幫助。
參考文獻:
[1] 李可然.教育對精準扶貧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延安大學,2017.
[2] 高悅竹.農村教育精準扶貧問題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7.
[3] 曹姝婷.我國農村精準扶貧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7.
[4] 王棟.精準扶貧的問題與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1 6(06):13-15.
基金項目:2019安徽財經大學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訓練計劃項目
項目名稱: 精準教育扶貧工作的成效分析及經驗總結——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例
項目編號: S20191037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