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惠
摘 要: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對我國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開展高中德育教學過程中,教育人員必須高度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嚴格基于學生具體需求開展相關工作,本文分別從課堂師生互動,學生人格,學生道德情感和課程實踐鍛煉四個方面綜合探究學生主體作用的體現策略,希望能夠為其相關人員具體工作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高中;德育教學活動;學生主體作用
引言:高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念和人生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在該階段需要科學開展德育課程,對學生道德素養(yǎng)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有效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教育人員必須對其加強重視,確保學生主體作用得到更為充分的發(fā)揮,為了進一步明確在高中階段開展道德教學活動中如何更高程度的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特此展開本次研究,希望能夠對其教學效果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一、強化師生教師互動
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對其教學成果具有一定程度的直接影響,基于此,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和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期對學習產生更高的興趣。例如在進行多彩的消費一課教學時,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詢問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消費項目,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使其能夠獨立思考和探討,當學生得出結果之后,教育人員也需要參與學生討論,說出自己的答案,與此同時,教育人員還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鼓勵,確保學生能夠有效提出解決方案,或向學生講解相關時事新聞,引導學生自我討論,保障學生消費觀念的正確樹立[1]。
二、高度尊重學生人格
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育人員需要明確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立性。通常情況下,學生的認識基礎生活經歷和年齡特點都會對其德育教學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通常情況下,高中階段學生情感豐富,但是穩(wěn)定性不足,雖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控能力,但是易沖動,在行為做事方面缺乏毅力,部分學生在面對挫折和失敗時容易自暴自棄,在學生年齡不斷增長過程中,生理上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學生開始追求獨立和自由,教師在具體開展德育課教學時,必須明確學生心理狀態(tài),了解學生在學習德育方面的興趣和動因。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教育人員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活動舉辦權,引導學生基于自身學習目標對其進行科學設計,確保學生在具體參與學習過程中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強化自我管理。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與教材有效聯系,科學選擇德育方式,對學生德育動因進行有效激發(fā),進而幫助學生科學樹立人生觀,世界觀,集體觀和價值觀,實現德育實效的有效提升。
三、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感
通常情況下,道德需求會對個體道德行為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感培養(yǎng)過程中,教育人員必須確保能夠最大程度滿足學生道德需求,基于此,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適當滿足學生,為學生道德情感的進一步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隨后教師需要對學生情感的形成進行有效培養(yǎng),確保不斷提升學生道德修養(yǎng),就是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時,可以與學生加強教育,通過聊天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使其能夠自我觀察和自我調控,確保學生進一步明確自身道德中存在的缺點,并對其進行及時改正,從此以往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我觀察的行為習慣,有效提升學生自制力,與此同時教育人員還可以與學生進行科學討論,基于學生具體需求,增加民主教育,情感教育等時間課程,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明確情感重要價值[2]。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教育人員需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情感進行科學控制,引導學生模擬生活情境,采取正確方式對生活中可能出現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最后教師還需要向學生講述發(fā)泄情感的相關方式,確保學生在遇到危險時能夠發(fā)泄內心的情緒,從而從容鎮(zhèn)定地面對危險,對生活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進一步提升德育教學效果,對學生主體作用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四、加強課程實踐鍛煉
在具體開展道德教育活動中,教育人員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向學生傳授社會性思想,確保學生能夠消化理解,形成豐富的精神財富,基于此,就深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口頭感化,同時還需要進行實踐活動的科學組織,在此過程中,有效落實實踐活動能夠確保學生對其相關理論知識具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在具體開展德育活動時,教師需要確保統(tǒng)籌兼顧,對其安排的合理性和全面性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對于德育而言,德育實踐是其最為基本的一種形式,需要和社會基本實踐有效結合,基于此,學校需要基于社會審計科學設計教學計劃組織學生參與相關社會實踐,確保學校教育能夠有效結合社會教育,從而對其教學效果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強化師生課堂互動,高度尊重學生人格,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感,加強課程實踐鍛煉能夠確保在高中階段開展德育教學活動時,更高程度的保障學生主體作用,科學提升現代學生道德素質,推進高中德育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使其更好的滿足現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需求,進而推進我國現代教育事業(yè)的有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秀平.關于德育中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作用研究[J].新課程(下),2017(6).
[2]毛學秀.關于高中德育主題教育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甘肅教育,2017(2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