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家發(fā)
摘要:數(shù)學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基礎學科之一,也是各門理工類學科的起點,學習數(shù)學、打下堅實的數(shù)學理論基礎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意義重大。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天賦及數(shù)學學習能力不同,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可以最小化學生之間接受能力的差距,并最大化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本文研究當前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深入探討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期望對讀者帶來更全面的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教學;探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穩(wěn)步推進,廣大教師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更趨向于方便學生接受、覆蓋面更廣的方式,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良性競爭、邏輯思維等科學素養(yǎng),教師的教育理念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當前普遍采用的新式教學手段,它讓師生從傳統(tǒng)的課堂角色中解脫出來,要求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研究、探索、交流、合作,老師作為引導者和協(xié)助者從旁觀察與點撥,使得學生能夠自主高效地學習與探究。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當前小組合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會影響學習的效率。
1.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1小組合作流于形式
老師給學生安排小組成員、安排每個人的組內職責、給小組學習布置課題,前期工作都由老師代勞導致在小組學習探究階段同學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不高,小組合作流于形式而非形成組內探究的動力及熱烈交流的氛圍,學生們彼此之間的交流相當缺乏,課題的推進大多是各自思考,沒有實際意義上的交流與合作,顯得非常孤立。
1.2 老師的指導不充足
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老師不再像傳統(tǒng)課堂一般是教學的中心,但也不能游離于數(shù)學課堂之外。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困難和分歧,學生數(shù)學知識儲備不足以順利推進課題開展至提煉出最終結論,此時得不到老師及時、正確的引導與指正,就會讓學習小組的分歧越來越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也大打折扣。
1.3學生在小組合作前的準備工作缺失
有些學生認為學習小組是可以濫竽充數(shù)的地方,將自己的組內職責轉移給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自己則等著摘現(xiàn)成的果實。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自己不做課前預習,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時會有其他先進生幫助自己溫故知新,從而導致課堂準備工作不足或缺失,長此以往,一個學生影響兩個,最終整個小組都不再做課前準備,課堂上無法跟上老師的教學思路,學習效率也是一降再降。
2.優(yōu)化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
2.1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數(shù)學小組合作教學的前提就是學生具有合作意識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老師可以將小組合作的事前準備、合作開展、團隊評價等部分權限開放給學生,在每一處小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小組的成員、團隊工作分配可以先讓學生自行完成,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并增進團隊的融洽度。例如教學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課程《平均數(shù)與條形統(tǒng)計圖》時,可以以學生的身高平均數(shù)為課題展開,讓學生按個人意愿自由組隊,然后分別寫下自己的身高數(shù)據(jù),通過由低到高排列、計算平均數(shù)、畫條形統(tǒng)計圖等方式研究小組的身高平均數(shù)和人數(shù)最多的身高值,然后小組間進行數(shù)據(jù)比較和討論,最終得到全班的身高分布情況及身高平均數(shù)。通過布置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研究課題并讓學生和好朋友結伴學習,增加同學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小組合作將形成組內探究的動力及熱烈交流的氛圍。
2.2加強教師的教學能力
小組合作教學讓教師不必在講臺前滔滔不絕地授課,但在學生合作學習期間承擔起引導者的角色亦不容忽視。老師要做好課程的前期備課,了解知識的難點、關鍵點、聯(lián)結點在哪里,思考并選擇合適的方式將課堂內容引入學生們的學習小組。在課堂開展過程中要時刻關注每個小組的研究情況及討論氛圍,對于缺少交流的小組老師應當及時增加話題性和互動性,激發(fā)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思維、打開學生們的話匣子;對于分歧和爭執(zhí)愈演愈烈的小組,老師要及時調節(jié)并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將關注點放在知識本身而非爭個是非對錯,學習方法不同可能會導致學生走上不同的探究之路,但終會殊途同歸獲得相同的結論;對于學習碰到難點一籌莫展的小組,老師應當運用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及知識儲備巧妙點撥,讓學生自己走上解題的大道。教師的教學功力將對學習小組合作是否順利起到重要作用。
2.3平衡小組合作和自主學習間的關系
如果學生一味依賴學習小組成員給自己帶來幫助,會導致部分后進生學習乏力,因此老師要注意平衡合作與自學的安排,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例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就可以事先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也可以讓學生在家中由家長幫助自己制作模型,在課前準備中自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規(guī)律,這樣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暢所欲言。老師在分配組內任務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適當增加任務量和任務難度,這樣學生就能在遇到困難時主動查找資料深入學習,將知識納為己用。
結束語:
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還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改進,這種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探究和克服的問題。老師應當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及科學素養(yǎng)要求出發(fā)進行合作學習的組織與開展,進一步確保小組合作教學的效果與意義。
參考文獻:
[1]馬騰飛.“對于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深入探討.”學周刊 .(2012):43.Print.
[2]李高平.“對于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深入探討.”山海經(jīng):教育前沿 .(2019):0302-0302.Print.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城東校區(qū) 安徽省蕪湖市 2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