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華
摘要:個性化閱讀是一種非常好的閱讀方法,能夠釋放學生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語文閱讀課堂需要個性化閱讀來豐富,一改傳統(tǒng)的僅分析課文的閱讀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寬知識視野。個性化閱讀要求教師重視不同個體間的閱讀差異,針對不同個性,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本次研究從不同方面挖掘個性閱讀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閱讀;六年級;方法探究
引言
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閱讀教學中不能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新課改要求的語文課堂,需要課堂具有內容豐富性、結構層次化,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獲,所以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非常有必要。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需要挖掘更多的閱讀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擁有閱讀意識在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學生在有了一定的閱讀意識之后,會自覺進行閱讀,進行課內外閱讀,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更多的閱讀學習,激發(fā)學生對于課堂知識學習的興趣[1]。
學習六年級語文課文《草原》時,在課前,教師可以安排課前預習任務,讓學生有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查詢資料進行備課,提前了解課堂知識,引導學生對于語文教學的正確態(tài)度。在正式上課時,教師請閱讀課文能力強的學生起來朗誦課文,朗讀之后進行表揚,激發(fā)學生的試讀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流利帶有豐富感情色彩朗讀課文。教師需要采取引導措施,讓學生能夠初步擁有閱讀意識,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
二、教師進行指導性閱讀教學
在培養(yǎng)學生有閱讀意識后,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進行指導性教學,落實個性化的閱讀方法。不過教師應該首先自己有閱讀的意識,領會課改要求的個性化閱讀,然后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個性化閱讀的“表里關系”
個性化閱讀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以不同學生的個性來展開閱讀教學。如果只從表面理解,教師就很容易盲目以學生自身個性進行教學,以學生為主。這種片面理解下的教學,不僅沒有落實個性化教育理念,而且很容易讓學生養(yǎng)成不好的閱讀習慣。所以教師要注意個性化閱讀的表面形式與實質教學之間的關系。
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不是學生依照自己想要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以自我、隨性的方式對待閱讀。而是把學生的個性作為前提,讓學生自主閱讀,讓每個主體對于閱讀都有自己的理解,注重這種個性化閱讀意識培養(yǎng)。
(二)注意閱讀文本本身價值
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要讓學生學有所獲,如果說在課堂中注重個性化閱讀教學是教學過程,那么讓學生在這個閱讀文本過程中體會到文本本身價值就是教學結果,學生領會文本價值的程度就是教學效果[2]。
在語文課堂中,需要注重個性化教學,但是也不能忽略課文本身傳遞的思想和想要學生領會到的精神。教師需要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將課文最終傳遞的思想告訴學生。例如在學習《七律·長征》時,首先讓學生理解文本基本內容和含義,然后展開閱讀教學,最后教師應該講解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所要傳遞的中心思想,傳統(tǒng)不畏艱難和樂觀主義精神,讓學生了解文本本身價值和自己理解內容的偏差,從而引發(fā)學生有更多思考。
三、充分利用不同資源展開個性化閱讀教學
(一)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語文課堂需要豐富性,所以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開教學活動,這樣可以在教學中穿插跟課時內容有關的圖片、視頻、影音等。讓學生更加直觀了解文章內容所要表達的景象,不用學生憑空想象畫面,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
在學習課文《開國大典》時,應該在多媒體設備上重現(xiàn)當時場景,讓學生能夠看到開國大典時壯闊的場景以及激動人心的畫面。通過實際場景,讓學生擁有愛國情懷,對文本文字有對應的畫面,閱讀更加富有感情。如果沒有對應的影片,學生只是看到了單一文字表述,很難體會到當時的盛況和心情,自然對課文傳遞的中心思想理解不透徹。
(二)充分利用圖書資源
學生除了需要閱讀課堂書籍,還需要閱讀課外書籍。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充分利用課外的圖書資源,讓學生多閱讀、領會,以此來提高閱讀能力。在教室里可以設置一個放書籍的地方,可以在這里分享自己覺得有益于學習、開拓視野的書籍,同學之間交換閱讀。教師也可以放置一些適合學生閱讀或者是跟本學期課時內容相關的圖書提供閱讀,設置一個借閱圖書表,每位學生借閱相應圖書后,寫一篇不限字數的讀后感作為日常作文,最后全班一起評選最佳感想。
四、開展評價性閱讀教學
了解語文閱讀教學結果,要采取教學性評價方法。首先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評價結果取決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以及閱讀能力;其次是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評價結果體現(xiàn)了學生對教師的好感程度和課堂教學的認可程度;最后是最重要的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通過客觀評價,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
五、結束語
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意識,并在課堂中運用一定方法,才能實現(xiàn)閱讀個性化。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閱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價值觀念。通過學生的差異閱讀,總結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做到取長補短,階梯式優(yōu)化閱讀方法,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梁玉龍,朱月富.淺談開展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9,409(13):79-81.
[2]關小娟.新課改下開展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J].語文課內外,2020,000(00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