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秀
摘要:閱讀是語文的重要內容,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而且可以拓寬視野,可以積累豐富的學習經(jīng)驗。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兒童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為兒童的生活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閱讀在學習語文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面對市場和圖書館中令人眼花的報紙和書籍,兒童經(jīng)常面臨選擇困難。如何才能幫助孩子選擇喜歡閱讀并真正獲得一些知識,本文介紹了關于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課外閱讀;指導
引言
語文是一個專注于積累的過程,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應該從小學開始。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閱讀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和重要內容,有助于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一、小學生目前在課外閱讀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一)沒有課外閱讀時間
如今的小學生每天都有大量的家庭作業(yè),加上農村的孩子從小生活在農村,多數(shù)為留守兒童,無人指導,也沒有閱讀氛圍。因此,閱讀活動很少有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對閱讀也沒有興趣。學生只能從語文課本中獲得語文知識,而沒有通過課外閱讀學習到更多其他的知識。
(二)周邊文化環(huán)境的制約與消極影響
一些學校圖書館不對學生開放,因為小學生會損壞書籍,并且學校的每個班級都很少設置班級的課外閱讀空間或閱讀數(shù)目非常少,學生只能閱讀的語文書籍。同時,大多數(shù)學生家庭沒有重視幫他們購買課外閱讀書籍。因此,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知識內容少,不能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活動。
(三)語文老師在學生的閱讀教育中忽視了養(yǎng)成習慣和興趣
閱讀分為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但是在內部相互聯(lián)系,只有當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并且可以自己閱讀時,才能擴大個人閱讀范圍并增加閱讀量。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為課文閱讀測試中心設計教學計劃和教學程序。學生找不到閱讀的樂趣和新穎性,可能會在上課時遇到文字閱讀問題的困擾。此外,小學老師一直認為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夠強,并更多地干擾了學生的閱讀過程,這阻礙了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為學生習慣了跟著老師的給的閱讀時間去進行閱讀活動的開展。
(四)社會因素
徐曉斌說:這一代的孩子基本上是在電視和計算機面前長大的。學生對圖像之類的東西更加熱衷,并且學生閱讀文學的速度大大降低了。閱讀啟蒙教育為時已晚。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將導致一代人缺乏知識,思想和文學成就,這是可怕的。
二、小學生課外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養(yǎng)成
在常規(guī)閱讀課中,老師會注意挖掘文本的有趣元素,使學生可以體驗文本,語言和藝術觀念的美感,塑造某些語文美學能力,并組織有趣的閱讀活動,以不斷增強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然后,根據(jù)語文課本,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使學生在課堂上結合學習和課外閱讀,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掌握課內外鏈接中閱讀文本的核心。促進了內容和課外閱讀有效性的提高。同時,在向學生講授閱讀時,語文老師允許學生以卡片的形式記錄學生的閱讀經(jīng)歷,小學生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制作不同風格的卡片,以增加學生閱讀的興趣。正式減輕學生的閱讀壓力,并使學生養(yǎng)成思考,寫作和在閱讀中積累的習慣。在發(fā)現(xiàn)閱讀的獨特樂趣之后,小學生將更愿意在課外進行閱讀活動,根據(jù)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對文章進行總結,獲得有效的閱讀信息,并發(fā)展個人閱讀技能。
(二)為學生營造積極的閱讀氛圍
如果小學生想積極參與課外閱讀活動,從一位語文老師開始在課堂上改變閱讀氛圍,學生可以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養(yǎng)成閱讀習慣。例如,教師在本學期將語文教科書組合在一起,以根據(jù)學科對閱讀課文進行分類,然后從學校圖書館借閱相關書籍,在每堂正式課開始之前將它們組織起來供學生分組閱讀,并拓寬學生的視野。老師可以在課堂上促進閱讀。教育的有效發(fā)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帶家中的書籍,童話故事等,并將它們放到班上一個特殊的書角,以便學生可以互相借,以共同的觀念互相促進,并在課堂上形成積極的態(tài)度。當外部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的閱讀活動時,小學生自然會開始閱讀,投身于閱讀活動,擴展語文思維,拓寬知識面,并在大量閱讀中積累更多的寫作材料。
(三)確定需求
小學生,無論學生喜歡還是討厭閱讀,都應該首先閱讀書中的故事是否有趣。然后,老師需要帶領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并了解閱讀。閱讀將處于非常自覺的狀態(tài),學生將以極大的耐心學習。在學期開始時,鼓勵學生在每個星期一下午放學后去圖書館借書,動員學生捐贈書本,推薦喜歡的書本以及安排班級課本部分。設置管理員以將這些書籍歸類為“家庭作業(yè)指南”,“文學”和“娛樂”類別。方便學生閱讀,管理員列出書籍并將其粘貼在圖書館柜的頂部。建立了一個借書體系,開始了學生的課堂閱讀活動。相互借書不僅達到共享資源,營造學術氛圍的目的,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結束語
簡而言之,課外閱讀的關鍵是保持學生的熱情并保護學生的興趣。其次,送給學生們的書是否具有足夠的魅力,然后是方法,技巧和閱讀情緒。喜歡讀書的家庭更有可能有喜歡讀書的孩子,喜歡讀書的老師則更有可能吸引喜歡讀書的學生。教育是一項漫長而美麗的事業(yè)。如果老師們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孩子們的夢想就能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張穎.淺談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EB/OL].新浪博客,2012.
[2]陳幼霞.有效課外閱讀指導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5(4).
[3]任祖乾.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EB/OL].百度文庫,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