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炳力
摘要:正所謂“生活處處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教學老師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時,其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方式開展初中英語知識教學,以提高學生們的知識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本文即是針對初中英語開展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方式已不再適用,因為其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我們知道,知識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而不僅僅是為了豐富知識。而且,被動性地接受知識也并不利于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所以,教學老師需要變革自身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向著探索英語知識和應用英語知識的方向轉(zhuǎn)變。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針對初中英語開展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結(jié)合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引導學生開展初中英語知識教學時,就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因為只有真正激發(fā)起初中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愿意主動學習英語,而不是被動性的接受英語。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大的。那么,教學老師又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對此,教學老師可以從生活化的角度入手,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因為生活與學生最為接近,從學生最接近的生活入手,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熟悉感,進而也就會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
例如,在教學“How often do you exercie?”一課時,教學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鍛煉身體嗎?”學生:“喜歡,我經(jīng)常鍛煉身體。”/“我也喜歡,但是不經(jīng)常鍛煉身體。”老師:“那你們多長時間鍛煉一次身體嗯?”學生:“我每天都跑步鍛煉身體?!?“我每周會打籃球鍛煉身體。”/“我經(jīng)常性地打乒乓球,兩三天一次吧。”老師:“很好,同學們的鍛煉還可以。大家想想,如果英國人問我們是否鍛煉身體以及多長時間鍛煉一次時,我們應該怎么回答呢?”學生:“應該用every day.I run every day.”老師:“很好,非常聰明的回答,但是如果你是一周跑一次步呢?”學生:“I run every week?”老師:“你試著對自己的這種表達方式進行翻譯?”學生:“我每周跑步?!崩蠋煟骸斑@里面說明自己跑幾次步的問題了嗎?”學生:“沒有。”老師:“所以這種表達方式不對,是不是?”學生:“是的?!?“老師,到底應該怎么說呢?”老師:“這正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痹谕ㄟ^生活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學老師即可開展英語知識的教學。
二、加強現(xiàn)實應用,提高交流能力
正所謂“學以致用”,知識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為了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英語運用能力,教學老師需要合理地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入教學中,重視學生口語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在英語教學中,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擁有良好的英語交際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基于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根據(jù)具體教學內(nèi)容,組織學生進行話題討論、情景對話等活動,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鍛煉,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一課時,教學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咱們班誰的學習成績最好?”學生:“學生A的學習成績最好。”老師:“咱們班誰唱歌唱的最好?”學生:“學生B唱歌唱的最好?!崩蠋煟骸昂芎茫敲凑埓蠹矣糜⒄Z把剛才的話進行翻譯?”學生:“A is the best singing student in our class.”老師:“很好,現(xiàn)在同學們可以夸一夸自己,說說自己在哪方面最強或者比較強?”學生:“I write better than student B.”/“My composition is the best.”/“I play basketball best.”/“I play football best.”老師:“很好,這種比較我們經(jīng)常遇到,但是剛才的表達過于直接,不符合我們中國人的表達方式,對不對?”學生:“是的。”老師:“請同學們編輯一段對話,將不同的比較方式融入其中,好不好?”學生:“好?!边@時學生就會自行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將不同的英語比較表達方式摻入其中,以提高學生們的英語表達學習能力。
三、組織學生實踐,深化知識鞏固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學老師在開展初中英語知識教學時,其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實踐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探究,以此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能力,而且還能夠強化學生們的知識理解與應用。因為知識實踐就是將知識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所以教學老師不需要再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生活化場景,而是以真正的生活化場景作為練習對象,引導學生進行真正的知識實踐學習。
具體而言,教學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來到博物館先進性參觀,然后教學老師先帶領學生瀏覽博物館里面的內(nèi)容,并運用英語的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以幫助學生鞏固其對博物館的認知。然后,教學老師即可引導學生在博物館門口“接待客人”,以充當其導游工作。當然,學生不能夠針對所有人都開展英語接待工作,而是要選擇一些有需要而且具有一定英語表達能力的人為對象,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知識實踐,也才能夠真正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在學生實踐練習的過程中,教學老師要始終在固定的位置等待學生,一是為了看護學生,二是為了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最后,教學老師還要學生就實踐的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深化學生的知識鞏固。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工作的開展并不困難,但是需要教學老師提前的設計,而不能想到哪里講到哪里,這樣不具有系統(tǒng)性,不利于學生對于所學英語知識的學習與認識。此外,教學老師還要經(jīng)常性地組織學生進行英語知識實踐,如此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雪琴.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J].讀寫算,2018(30):52.
[2]何建蘭.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方法探究[J].讀寫算,2018(28):195.
[3]敖素.初中英語生活化的教學策略[J].中華辭賦,2018(10):219-220.
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小渡口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