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要:文章通過人教版小學英語的課堂實例分析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淺談優(yōu)化教學活動設計,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三個策略,即以生為本,注重文本內(nèi)容;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閱讀方法;資源整合,開拓學生思維。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方法;活動設計;有效性
英語閱讀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單詞,更是擴大詞匯量的好方法。因此,在小學階段迫切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在第三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讀和寫”的教學板塊,但是部分教師對“讀和寫”的閱讀教學認識不夠,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采用的教學手段也較單一。教材提供的部分閱讀內(nèi)容和學生需要學習句型教學的部分內(nèi)容非常相似,不能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由于小學生的單詞儲備量不大,可供他們讀的課外讀物較少。因此,在實際的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文本解讀不足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基本都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一步步完成課堂練習,教學中缺乏樂趣。這一現(xiàn)象源于教師缺乏對學生的了解,在進行教學預設時,沒有做到以生為本,從學生的立場出發(fā)。其次,教師對文本解讀過于程序化、單一化。單方面注重將語言知識傳授給學生,卻忽略了文本內(nèi)在的含義。最終導致文本解讀不夠。
2.學生閱讀方法單一
小學英語學習策略二級目標中提出了小學生應該嘗試閱讀英語故事和其他英語課外讀物,對于所學習的內(nèi)容能夠主動練習和實踐,并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能初步使用簡單的英漢詞典。事實上,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強,閱讀策略單一,能夠主動嘗試閱讀英文課外讀物,在課堂中積極表達自己觀點的學生不多。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實施離不開學生的背景知識,生活體驗和閱讀策略。因此,教師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進而激發(fā)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3.文本資源整合不足
龔亞夫(2014)曾提出,“語言學習不能少而精,應該多而雜?!痹诮虒W中要弱化教材概念,增加校本課程資源意識。不能局限于教材文本,要補充大量資源,像手抄報、繪本、生活資源等。文本資源的整合是以學生為中心,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思考和意義的自主建構,教師應在課堂中以問題作為切入點,一步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在這個過程中,文本整合的框架是教師手中的必要工具。學生從閱讀文本中學習到語言是語言課堂的初衷,也是結點,因此認真研讀文本中的重要語言并設計相應的操練活動讓學生熟練這些重要的語言。實際教學中,在小學英語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教師過于拘泥教材文本,照本宣科,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樂趣,減少了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機會。因此,有必要促進文本資源整合,增強閱讀文本的開放性。
二、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措施
1.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閱讀方法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熆梢栽陂喿x教學之前創(chuàng)設情境,也可以通過設疑、表演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巧妙設計導出閱讀材料中部分生詞、短語或句子,也可以將生詞滲透到復習或者自由對話之中,為學生的閱讀掃清障礙。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前呈現(xiàn)本課要解決的問題,提出具體任務,確定每一個教學階段的閱讀目的及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下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Robin likes them all!”這篇閱讀文中,筆者通過season song 來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學生預測“Which season does Robin like?”,通過快速閱讀,核對猜測。 在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學生會根據(jù)圖片和語境猜測“fall”的含義。整節(jié)課中,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文本,小組合作,完成思維導圖,閱讀繪本等活動,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技能,即Fast reading, Scanning, Reading for main ideas, Guessing the meaning of the word等。
2.資源整合,開拓學生思維
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經(jīng)過幾年的英語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儲備。提高教學有效性需要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師在“Robin likes them all!”這篇閱讀文的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三組具有整體性、梯度性特征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由簡到難地理解掌握語篇內(nèi)容。(1)Which season does Robin like best?學生帶著問題猜測文本內(nèi)容,簡單了解的主旨大意。(2)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Why does Robin like spring? What’s the meaning of “fall”? Why does Robin like winter? 默讀課文讓學生專注于獲取信息,有助于推理、判斷和歸納。(程曉堂等,2011)(3)Do you like all the four seasons? Why?由Robin延伸到學生,鼓勵學生學會欣賞四季的美,彰顯了閱讀課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融合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筆者認為教師需要在課堂中營造一種愉悅、寬松、平等、合作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建立平等對話的師生關系,欣賞、包容每位學生。當學生出現(xiàn)發(fā)音、拼讀等錯誤時,由于膽小、害羞等原因而不敢開口,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錯用語句時,教師應給予充分的諒解和適度的寬容,使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強信心,為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總之,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只要我們能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英語的規(guī)律,靈活的運用各種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技巧。做到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做到注重課內(nèi)的學習與課外的閱讀相結合,學生就會擴大知識面和提高閱讀速度,就會摒棄逐詞、逐句的閱讀習慣。學生通過有效地閱讀,提高自己的綜合語用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彭瑛.多元目標英語課程教學思路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45):176-177.\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北環(huá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