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芳
【摘要】英語閱讀課可以幫助學生得到樂趣,獲取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閱讀課,充分開發(fā)閱讀課的潛力,有效地利用閱讀課的資源,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平時的閱讀課教學中,應主抓復習、新課導入、課文講解、練習等幾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閱讀課;閱讀;興趣
英語閱讀課是訓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學習新語法和鞏固舊知識的主要載體。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閱讀課,充分開發(fā)閱讀課的潛力,有效地利用閱讀課的資源,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我們應該如何恰當?shù)乩酶鞣N不同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認為在課堂上應該主抓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 復習: 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一節(jié)課的開始,學生還未進入學英語的狀態(tài),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進入新課的前奏,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時間,慢慢地進入到正式上課的狀態(tài)。這是每節(jié)課的必要步驟,可以很好地檢查和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也可以很好地銜接上節(jié)課與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
二、 新課導入:新課導入的好壞,關系到學生在學習下一個步驟,也就是課文時,是否充滿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備興奮的狀態(tài),關系到這節(jié)課的整體效果。因此教師指導學生做好閱讀前的導入工作是相當有必要的,即激活。這些工作包括:
1.討論有關的話題,或出示有關的實物等。通過這些活動喚回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對象背景的了解,同時也可放松閱讀前的緊張心理。例如:以有關星期、學科詞匯結構的學習為例,我在布置閱讀任務前,首先和他們談論一星期內(nèi)各天里的課程,然后問他們喜歡星期幾,為什么?是否喜歡某某學科? 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What subjects do you have on Monday? ?Do you like Monday? ?Do you like Maths? 之后,我讓他們做個有趣的同學調查,調查他們的好朋友喜歡哪一天,哪些學科。
2.設置情境,提出問題,使學生產(chǎn)生讀的需要,帶著目的去讀。閱讀是對書面信息的理解,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如復習第三人稱一般現(xiàn)在時的結構時,我利用學生對牛津小學英語中的蘇陽、蘇海這一對雙胞胎的好奇心理,在閱讀前我提以下問題:What do Su Hai and Su Yang usually do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Do they do the same thing? Do they like the same color?這樣,使全體學生進入良好的準備狀態(tài),激發(fā)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從而產(chǎn)生一種對知識的渴望。
三、 課文講解:這個步驟是整節(jié)課的主要部分,我們要本著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起主導作用的原則來實施這堂課的教學。在這,我想介紹幾個我認為比較有效的方法:
1.Listening:通過復習和新課導入這兩個步驟,學生的上課狀態(tài)已經(jīng)達到了比較興奮的程度,我們必須利用好這種興奮狀態(tài),把這種興奮有效地轉移到課文上,從而也可以使活躍的課堂溫度降下來。這時,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文,這樣可以在保持學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課堂氣氛。
2.Intensive reading:在聽了一兩遍課文之后,讓學生打開課文自己去快速閱讀,了解沒聽懂的地方,用筆劃上記號。這樣無形之中對課文的印象會加深。
3.Extensive reading:精讀課文是閱讀課的主體,是閱讀課的中心任務。“切實轉變觀念,這是實現(xiàn)閱讀教學根本變革的前提?!保ù迬n語)精讀課文,我們要讓學生自己去仔細地閱讀課文,去理解課文,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最好在學生自己詳細閱讀之前領讀一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注意到朗讀課文時所應具的感情和正確的發(fā)音。同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也要養(yǎng)成他們遇到問題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和向老師請教的方式來自己解決問題,這樣,老師可以及時歸結出在備課時沒有準備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給了學生動口的機會。
4.Checking:精讀課文之后,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回答問題和復述課文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最好通過學生自愿和老師提問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既給了積極性高的學生鍛煉的機會,又可以把大部分同學的緊張程度再次提起來。
四、練習: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繪制的第一個“遺忘曲線”表明:人們對于所學習的材料,最初的遺忘曲線是“急劇下降”的,但隨著時間的進展而逐漸減慢,也就是說,遺忘是“先快后慢”的,它提醒人們要“及時復習”。在這節(jié)課結束前的幾分鐘,一定讓學生做幾個練習,可以集體做,也可以自己做,練習不必過多和過難,目的只是為了鞏固剛剛學過的東西。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結束后,也已經(jīng)接近下課了,在布置作業(yè)之前,老師最好可以帶領學生把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快速瀏覽一下,從而對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形成一個清晰的輪廓。同時要根據(jù)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的原理,科學地指導學生鞏固知識。
《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到小學畢業(yè)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和指令,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正確朗讀所學課文或小故事,能看懂英文動畫片和程度相當?shù)挠⒄Z節(jié)目,每學年不少于10小時(平均每周20-25分鐘),掌握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新課改又提出小學階段的閱讀量要累計達到10-12萬字。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是不行的。而英語閱讀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認真設計好每一節(jié)英語閱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