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
摘要: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語文基礎一旦未完全掌握透徹,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也會受影響。而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理念廣泛進入大眾視野,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更加注重構建課內外一體化的閱讀方式,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就變成教師們需要思考的問題?;诖耍疚闹饕獜男W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依據(jù)現(xiàn)狀提出針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51-243
前言:教師作為一個傳授者的身份,應根據(jù)教材內容與學生的興趣兩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通過創(chuàng)新式的課堂改變學生的機械化的學習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的課堂模式,帶領學生領略在課堂之外的風景,拓寬他們的視野,使小學作文教學真正意義上,提高小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首先要從意識發(fā)生改變,要從意識上充分地重視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在語文與各個方面的聯(lián)系下,增強學生的書籍閱讀能力與學科素養(yǎng)【1】。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由于小學語文老師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制約,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常以傳授知識與完成教學進度為工作目的,一定程度上忽視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而且隨著現(xiàn)代信息網(wǎng)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很多小學生也能夠通過各種學習平臺與APP解決自己的難題,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未充分發(fā)揮作用的。一旦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習成績也會不盡人意。因此,隨著國家對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重視程度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開始從以前的單一化教學模式轉變?yōu)檎n堂與相結合的策略。
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相應的閱讀的難度,對于低年級學生,要通過朗讀、識字增加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要通過更具邏輯更加深層次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他們的理解能力。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從根本上累積語言,從而體會其深層次的語境,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深化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等策略健全學生的人格【2】。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巧妙利用課本內容促進閱讀教學
作為一個老師,既要遵循教學標準為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也要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閱讀的探索式開放式能力。對于一些閱讀基礎知識的學習,雖然這些記憶性內容只需學生死記硬背,但一定程度上也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能力與理解水平。由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習課本知識的時間,將基礎的閱讀知識融入,使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去閱讀。而為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可以把思維導圖作為教學手段,有意識地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臺,從而提高思想水平,教師可以巧妙利用課堂總結評價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自己的教學課堂整體表現(xiàn)做出合理評價。
(二)借助閱讀契機提高有效的教學質量
隨著國家對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重視程度提高,小學語文有效的閱讀模式也開始從以前的單一化教學模式轉變?yōu)檎n堂與相結合的策略。這就說明老師在進行教學實踐時,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的互動環(huán)節(jié),還要向第二課堂延伸,以便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式閱讀能力和思維方式的創(chuàng)新。鑒于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閱讀契機,開展自由閱讀環(huán)節(jié)。通過獨特的導入方式使學生對閱讀課本產(chǎn)生興趣,進行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使學生進行自主式探究式閱讀。由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這一技能對學生進行專業(yè)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仿寫能力【3】。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往往多由帶有正能量與哲理性很強的課文組成,往往通過講述充滿真實感人的故事,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從而讓學生體驗人世間的幸福美好,給與學生心靈上的慰藉。因此,教師在講述時,為使學生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可以巧妙利用課堂閱讀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形式進行文本分析及探究,使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產(chǎn)生思想的碰撞。同時,有時,閱讀完一篇書籍內容,還覺得自己身臨其境、難以忘懷,好像故事還沒有結束,它所呈現(xiàn)的畫面與情景令人浮想聯(lián)翩。這時教育工作者應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課堂小練筆,通過續(xù)寫課文的形式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提高,從而讓學生自由想象結局的后續(xù)發(fā)展。
三、結束語
由此可見,讓閱讀走向課堂,讓寫作走進課堂,教師和學生在閱讀化的課堂中平等地對話能調動學生結合閱讀經(jīng)驗來提高寫作質量,切切實實地體現(xiàn)了全員參與、有效參與,也真正體現(xiàn)了課堂因閱讀而精彩,也充分突顯了閱讀是課堂之源!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從意識發(fā)生改變,要從意識上充分的重視閱讀教學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倪福娟.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新課程(小學), 2016, 000(009):88-89.
[2] 閆科. 淺析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語文課內外, 2020, 000(008):246.
[3] 郭順年.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法的整合實踐闡釋[J]. 科技資訊, 2020, v.18;No.604(31):136-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