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
摘 要:生物學科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在國家推行的課程綱領下,學校應培養(yǎng)學生們的科學素養(yǎng)。生物學科對高中生來說,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有很多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專業(yè)概念,加上高中生物增加了許多實踐性的操作,課堂教學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增加了高中生學習生物的難度,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本文簡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舉例分析高中生物教學重難點,并對重難點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重難點;措施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標對高中生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貼近人們的生活,增加更多的實踐操作,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取知識,還要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行檢驗。高中生物教師應突破以往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書本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總結,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解決教學重難點,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強調與對比,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一、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
首先,部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仍占據主導地位,按照生物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很難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逐漸對生物學科失去探索的興趣,很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生物學科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注重理論知識卻忽略實踐活動,無法滿足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其次,生物科學廣泛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高中學校對生物學科的重視度并不高,使得生物學科被大家所忽視,難以開展高質量的教學活動。第三,生物學科具有較強的實驗性,但是部分學校不夠重視生物課程,不能及時更新校內生物實驗教學的相關設備,并將其長期放置于實驗室中,很少被教師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學生沒有實踐經驗,只能通過教師的知識講解,在腦海中構造出部分生物學科體系,難以較好的掌握生物相關知識內容。
二、高中生物教學重難點
(一)對生物學概念把握不準確
在高中生物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大量的概念,并且概念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概念的掌握是學生學習生物的基本技能,只有明確概念,同時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一個基本概念包括內涵與外延,內涵是在生物生命活動基本規(guī)律的基礎上所提出來的,而外延是該事物本質屬性的應用范圍條件。
(二)生物遺傳學的學習難點
在講解概念時教師往往會反復強調,大多數學生能記住知識點,但是在解題過程中卻不會應用概念,不能靈活地運用等同于記住了“死知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遺傳方式的判斷》,對于人類遺傳病遺傳方式的判斷這一知識點就是一個教學難點。學生在學習遺傳學公式與定理的時候沒有打下扎實的基礎,不能正確的用遺傳學語言進行描述,也無法應用在解題過程中。
(三)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重點教學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細胞增殖》與必修二《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均為教學中的重難點。其中,學生在學習細胞增殖時需要了解細胞有絲分裂期的過程、特點與規(guī)律,但是教師往往會大篇幅的講述分裂間期,沒有突出重點,學生在學習時會覺得枯燥無趣。而教師在講減數分裂時通常會給學生展示減數分裂各時期的圖片,然后分析每個圖片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會將圖片弄顛倒或者與有絲分裂的圖像相混淆。
三、對高中生物教學重難點的應對之道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理解生物概念
學生在學習概念時會感到枯燥乏味,與現實生活相差甚遠,加上生物本身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學生很難根據自己的經驗去理解生物概念。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借助多種方式將抽象化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目前,大多學校在日常教學中都會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多媒體技術具有聲畫一體的功能,在高中生物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將概念展示給學生。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的表達》時,由于基因的概念過于抽象,不容易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與基因的表達相關的動畫,讓學生更直觀的看到基因轉錄與翻譯的過程,教師從旁進行講解,就是加深學生對基因表達的理解與認識。
(二)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學會判斷遺傳方式
教師應指導學生熟記常見的遺傳疾病類型,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對某種遺傳疾病的遺傳方式進行判斷。例如:如果判斷該疾病是Y染色體遺傳疾病,該疾病會遵循“祖父、父親、兒子、孫子……”這樣的規(guī)律進行遺傳,那么該家族中所有的男性均會患該疾病。如果該疾病并非伴Y染色體遺傳病,那么就要分隱性與顯性兩種情況進行判斷:如果父母均正常而子女患病,該疾病為隱性遺傳;如果是隔代遺傳也可認為是隱性遺傳。若父母均患病而子女正??膳袛酁轱@性遺傳;若家族中患病幾率高也可認為是顯性遺傳。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運用邏輯思維突破“有絲分裂過程”與“減數分裂過程”
“細胞增殖”這一知識點過于抽象,學生很難完全理解,教師可以運用邏輯思維方式引導學生,通過了解其來源、發(fā)展以及最終走向加深理解。例如:在學習有絲分裂時,教師設計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如染色體復制后如何分裂成兩套相同的染色體并使其子細胞的遺傳性狀相同?怎樣能夠保證移向細胞兩極的染色體相同?在減數分裂的教學中,以果蠅的配子與體細胞染色體對比為例,如圖1,教師設計一些問題,如:圖中配子染色體數是多少?體細胞染色體數為多少?配子中染色體的數目是隨意減半的嗎?
通過教師清晰的邏輯思維引導,學生能夠將瑣碎的知識點聯系起來,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及時的發(fā)現錯誤予以糾正。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高中生物教學也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對教學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以及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龐翠云.淺析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9(08):96.
[2]王希龍.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9(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