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好一筆字到底重不重要?有人認為,現(xiàn)在都是在手機、電腦上打字,字寫得再好,打出來都一樣,練好簽名就“OK”。有人認為,電子閱卷時代來臨,老師閱卷量大,停留在每張試卷的時間只有十幾秒,字寫得不好,高考可能多丟幾十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已二十二年,暫且不對以上兩種觀點發(fā)表任何評價。但作為一個師者,特別是一位語文教育從事者,希望每一位學生寫出一筆漂亮的字,卻是我的教學初衷。
關鍵詞:入門寫字;教學;略見
一、入門寫字教學的重要性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個人認為,這名話可引申為“基礎很重要”或者“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入門寫字教學老師教得好,將為以后的寫字教學節(jié)省大量的業(yè)力。為什么這么說呢?本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本人小時候的字雖不好看,但幸而端正。進入中學后,發(fā)現(xiàn)周圍同學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各有千秋,真是自慚形穢!于是,下決心練字,練了幾年,發(fā)現(xiàn)自已固化了十幾年的寫字習慣竟很難改變。工作后,繼續(xù)利用閑暇時間練字,“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堅持了十多年后,字跡總算有所改觀,這才感覺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字更有底氣了。自已常常感嘆:絕不讓自已在練字上吃的苦在學生身上重演。另有,前任校長任期,本人常被委以“重任”,執(zhí)教四—六年級,接手別人的班級,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引導他們練好字,往往收效甚微?,F(xiàn)任校長行事風格完全不同,“你的路自已走完”。從一年級一直帶到畢業(yè)。管理一個班級六年,怎樣省力,當然是從一年級上學期抓習慣開始,一年級上半期累點、辛苦點,學生一旦步入正軌,你后面就輕松多了。
二、寫字的入門教學分為哪些步驟呢?
(一)強調(diào)坐姿和握筆姿勢。
端正的坐姿“頭正、肩平、背直、足安”。寫字時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這些耳熟能詳?shù)膬焊枰欢ㄗ寣W生一邊唱一邊做。因為“身正字才正”。正確的握筆姿勢:拇指和食指平行捏住筆桿,以中指第一關節(jié)側面為著力點,筆傾斜于虎口處,教師也可編兒歌:“老大老二對對齊,中間還要留縫隙,鉛筆握在手中間,老三墊在筆下邊”。
在此,我要向現(xiàn)在的家長及幼兒園發(fā)出嚴厲的抗議,不要讓孩子過早地寫字,這是典型的揠苗助長,更在給一年級老師制造麻煩。有的孩子兩三歲就開始寫字,殊不知,這個時候他們的指骨沒發(fā)育完全,比較柔嫩,握筆吃力,寫字對他們來說有些強人所難。我現(xiàn)在所帶班級,有個男孩三年級了,拿筆還只會將筆豎著,大拇指和食指指尖捏著,像拿毛筆一樣,剛開始寫字時,我不斷糾正他的握筆姿勢,他也知道正確的握筆姿勢,可就是寫不來,這就是“習慣成自然”。本期寫鋼筆字了,他不僅寫得不好,速度也慢,班里還有一些從幼兒園帶來的握筆姿勢,或多或少存在問題,要糾正起來相當困難,我們知道正確的握筆姿勢,不僅能寫出端正大方的字,還能省力,而錯誤的握筆姿勢,往往拘束太多,字打不開,手還費勁。
(二)正確認識“田”字格。
一年級小朋友的空間知覺能力不強,初學者不知從何處落筆,寫出來的字不是東倒西歪,就是“頂天立地”。在寫字之前當然是詳細講解“田”字格的構造。告訴學生,橫中線將格子分為上下部分,豎中線將格子分為左右兩部分。橫中線和豎中線的相交點就是格子的中心,一個字應該處于格子的中間部位,而不是寫在格子的上半部或者下半部,大部分字都是從左上格的中間部位起筆。
(三)練好基本筆畫。
“ˋ”、“一”、“ㄧ”、“╯”、“╰”、“ノ”是幾種最基本的筆畫。每種基本筆畫的走勢和寫法截然不同,最起碼的要求:橫要寫平,豎要寫直,點是斜的,撇、捺要舒展,適時拖點尾巴。講得細點,就可以把毛筆字的運筆方法,適當簡化運用到基本筆畫的教學中,起筆怎樣,收筆怎樣。比如“一”,起筆往下壓,收筆稍往上抬點,頓一頓。又比如:“丿”分為“平撇”、“豎撇”、“長撇”?!昂獭弊值牡谝还P是“平撇”,寫得比較平,“斤”的第二筆是豎撇,它傾斜度類似于豎,只是稍稍拖點尾巴,“大”字的第二筆“長撇”,我們在寫的時候就不可以寫得太平或太直。
(四)寫好獨體字。
獨體字是以筆畫為直接單位構成的漢字,它是一個囫圇的整體,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開始的寫字教學就是從獨體字開始的。如“人、口、手、日、月、山、水、火、土”等,絕大部分獨體字又是合體字的構成部件,因而寫好獨體字對寫好合體字非常重要,字有主筆就如同山有主峰,千軍萬馬有主帥一樣。找準獨體字的主筆,字才能立得穩(wěn),站得直。如“水”的主筆是“亅”。寫的時候將“亅”落在豎中線上這個字的重心就穩(wěn)了,重心穩(wěn)了,字就立起來了,通過獨體字的反復練寫,讓學生練好基本筆畫,把握一個字在“田”字格中的準確位置。
(五)書寫合體字。
合體字一般可以分為左右,上下、包圍結構。把握合體字兩部分之間的大小和位置關系,可以基本掌握字的結構。如:左右結構的字,部編版教材,先講書寫規(guī)則:從左到右,然后逐步拓展“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同寬”的字如何寫好,我們要引導學生觀察,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字的左右兩部分哪邊寬哪邊窄,哪邊高哪邊低,如“江”是“左窄右寬”,寫的時候注意,“氵”占的位置窄,但要寫得高點,右邊的“工”占的位置寬,但要寫得短些。
三、怎樣進行寫字教學呢?
(一)形象講解十范寫:
部編版教材一年級的生字入門都是象形字,方便學生結合圖畫,進行形象化記憶,而且每課只有四個生字,教師可借助多媒體上的圖片講解漢字的演變過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山、水、火、鳥”的演變過程,老師還可以在教寫生字時一邊范寫,一邊要求學生書空。在書寫“大”時,學生往往不好掌握撇、捺的傾斜度,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做動作,舒展手臂,讓他們感悟,大概打開多大的角度。
(二)寫字數(shù)宜精不宜多
有些老師認為每課只有四個生字,每一個寫一排不算多,俗話說得好“只求質量,不求數(shù)量”,你想學生寫好字,入門階段一定要放慢寫字速度,讓學生慢慢寫,慢慢體會,個人認為:每個字最多三個,學生不會因為數(shù)量太多,而為了完成任務,加快速度。
(三)多多鼓勵,適時獎勵。
有些一年級的小朋友,特別是女孩子通過你一點撥,字就能寫得很漂亮,而一些男孩子,往往比較吃力。這時,你把眼光放低點,從他的字中找出寫得最好的那個,說如果你每個字都能像這個字一樣寫得端正又有筆鋒,那你就可以打高分了。剛開始,千萬不要恣意批評,一定要看到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有信心去練習。學生寫好或有進步時,我一般會打一百分加朵紅花,并告訴他們十朵紅花可以到老師這換俱獎品,有了獎勵,孩子們的寫字態(tài)度更端正了。
(四)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分析他人的字跡。
每次學生寫完生字,我都是面批,有時會征求孩子的意見你覺得你今天的寫字態(tài)度端正嗎?可以打多少分,哪個字寫得好。讓他們自已發(fā)現(xiàn)自已在寫字上的優(yōu)缺點。偶爾,會把寫得好的字或有些差的字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讓全班學生共同參與,評價他人的字,通過辨別、鑒賞,孩子們對漂亮字的認知能力上升了,更能潛意識地練好字。
“要給學生一滴水,你心中要有一桶水”。教好字的前提是教師也能寫好一筆字,并能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得出好的經(jīng)驗。以上只是本人在數(shù)十年的寫字教學中對小學生入門寫字教學的一些粗淺看法,本人將不停摸索,繼續(xù)前行。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解讀》.
[2]《新課標下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探索》.
[3] 《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
作者簡介:
劉艷( 1979-01-),女,籍貫:湖南省衡陽市,職稱: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