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姍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針對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治的孕婦10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基礎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以孕期健康教育,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分娩方式的選擇更偏向于自然分娩方式,自然生產率為44%,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30%,組間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產婦的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可見,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產后出血概率、母乳喂養(yǎng)的概率分別為94%、0、22%,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產后出血概率、母乳喂養(yǎng)的概率76%、12%、65%,組間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產婦進行針對性的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分娩情況,提升患者自然分娩率,同時減少患者分娩后的不良反應,效果顯著,可在婦科廣泛推廣。
關鍵詞:孕期;健康教育;婦產科護理;臨床分析
引言
對于女性而言,妊娠直至分娩是特殊的生理階段,尤其是首次懷孕女性,缺乏分娩經驗,加上家庭對胎兒性別的歧視因素、產婦分娩疼痛恐懼等,都會增加產婦負性情緒,甚至造成母嬰安全威脅。因此,需重視平穩(wěn)孕婦心態(tài)、提高其孕期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從而促進分娩,確保母嬰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婦產科患者為例,總結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治的剖宮產產婦共100例,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患者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分布為26-42歲,平均年齡分布為(34.56±2.12)歲,患者孕周介于36-38周,平均為(35.42±2.26)周,其中共經產婦22例,初產婦2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分布為26-42歲,平均年齡分布為(34.56±2.12)歲,患者孕周介于36-38周,平均為(35.42±2.26)周,其中共經產婦25例,初產婦2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不具有比較價值(P>0.05)。
1.2方法
兩組都接受婦產科常規(guī)護理:完善常規(guī)產檢、生活指導和基礎護理等,研究組加用孕期健康教育:①向孕產婦普及孕期健康知識,及時糾正孕產婦錯誤的孕期保健認知,促使孕產婦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識。向孕產婦發(fā)放醫(yī)院自制的宣傳圖冊,并對其進行一對一的講解,詳細告知孕產婦孕期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并教給產婦基本的護理技巧。利用動畫以及視頻等形式為孕產婦講述分娩的相關知識,使孕產婦能夠充分了解自然分娩的過程,增強自信心;②主動和孕產婦交流,詳細告知其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并予以孕產婦言語上的安慰和鼓勵,以盡可能的幫助孕產婦消除心中的擔憂以及困惑,使孕產婦能夠做好面對分娩的準備。指導孕產婦采取音樂療法或者是呼吸療法等轉移注意力,緩解心理壓力;③根據(jù)孕產婦的身體狀況,制定健康的營養(yǎng)食譜,確保營養(yǎng)攝入充足,促進胎兒正常生長發(fā)育。鼓勵孕產婦適當運動,可通過瑜伽以及體操等方式,增強其腿部、上臂以及盆底的肌肉力量,從而有助于提高其分娩的成功概率。
2結果
2.1孕婦分娩方式對比經過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分娩方式的選擇更偏向于自然分娩方式,自然生產率為44%,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30%,組間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產婦的健康知識知曉程度、產后出血概率、母乳喂養(yǎng)的概率對比兩組產婦的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可見,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產后出血概率、母乳喂養(yǎng)的概率分別為94%、0、22%,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產后出血概率、母乳喂養(yǎng)的概率76%、12%、65%,組間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 論
產婦對分娩疼痛過于害怕,特別是初產婦,極易出現(xiàn)害怕、緊張以及焦慮等情緒。所以,為保證產婦妊娠健康,對其實施護理服務有著重要意義。孕期健康教育可讓產婦與家屬學習更多孕期知識,規(guī)避相關錯誤的信息,加強對日常飲食的管理,通過適當?shù)倪\動,促進機體微循環(huán),為自然分娩奠定一定基礎。同時,在孕期保持良好的心情,利于胎兒健康發(fā)育。此外,護理人員講解關于自然分娩的優(yōu)勢與母乳喂養(yǎng)的重要性,加深產婦印象,進而達到提高理想的教育目的。在實際護理過程中,針對產婦的疑慮與問題建議認真解答,從而更好的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保證分娩結局。孕婦的健康對胎兒的發(fā)育以及自身的身心健康均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加強孕期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是提高產婦以及胎兒發(fā)育以及健康的重要途徑,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究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特抽取了100例孕婦作為臨床研究的對象,并在孕婦同意的基礎上開展了調查和實踐,其結果顯示,在孕婦護理工作中應用孕期健康教育,不僅可以讓孕婦掌握更多的相關的知識,還能有效的提升自然分娩的效率,對減少產后出血以及提高護理滿意度均有明顯的效果,為產婦以及胎兒的健康奠定了重要的保障。妊娠期為女性比較特殊的一個時期,為確保胎兒能夠正常生長發(fā)育,孕婦需更加小心和謹慎,以免引起胎停育,早產等不良事件,危及胎兒生命健康[2]。大部分孕婦因缺乏對分娩的良好認知,使得其出現(xiàn)了緊張、恐懼以及焦慮等不良情緒,特別是對于初產婦來說,其不良情緒的程度更加嚴重,使得其依從性明顯降低,直接影響到了分娩進程[3]。孕期健康教育在孕產婦的護理工作當中尤為重要,能夠從分娩知識宣教、母乳喂養(yǎng)宣教、生活指導、運動護理、心理輔導以及飲食干預等方面出發(fā),對孕產婦施以個體化的干預,以盡可能的幫助其緩解心理壓力,確保身心健康,從而有助于提高其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結局,并能起到較好的安胎作用。
綜上所述,婦產科護理中加強孕期健康教育可幫助產婦緩解負性情緒,增加認知程度,從而提高自然分娩率與母乳喂養(yǎng)率,也能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保證胎兒安全。
參考文獻:
[1]徐崇美.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門診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70):204-208.
[2]方麗娟.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0):99.
[3]陳建萍.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門診護理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23):90-92.
[4]鐘利映,馮意紅,劉穎.拓展式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對高齡孕婦孕期體重管理和母嬰結局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8,16(06):748-750.
[5]黃燕飛.孕期個體化營養(yǎng)指導與常規(guī)健康指導對妊娠糖尿病孕婦的影響比較[J/OL].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8,02(15):14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