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娟
摘要: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的過程中,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語文教學效率逐步成為教改發(fā)展的核心內容之一,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緊緊圍繞這一時代主題開展興趣教學,采用多種方法最大程度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調動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讓小學生真正愛上語文,順利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教學;多樣化教學;教學改革
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小學生年齡小,心理尚不成熟,活潑好動是天性所在,并且只對感興趣的事物有耐心,在課堂上小學生沒有認真聽講,歸根結底是因為授課方式或內容沒有引起小學生足夠的興趣。鑒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種興趣教學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依舊采用傳統(tǒng)方法教學。在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法依然被大部分教師所采用,教師課堂講解,學生在座位上默默聽講,記筆記;教師朗讀課文時,朗讀一句,學生跟隨朗讀,然后在進行全篇朗讀;最后安排課堂練習以及課后作業(yè)的布置等。
2、局限于課本教學。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重,只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因此語文教學應擴大教學視野,以便能夠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目前眾多的語文教師為了應付應試教育,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只能將教學范圍局限在課本之內,在進行課本教學的同時加大習題的練習,這樣教師就沒有多余的時間再安排課外知識的學習,不但導致課堂教學的枯燥無味,而且使小學生的知識視野受到極大的限制,一旦課堂失去了吸引力,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將隨之降低,長期如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將無法呈現(xiàn)。
3、師生關系不和諧。當前小學生對語文教學缺乏學習的興趣,其主要因素之一乃是師生關系不和諧,學生不喜歡語文教師所導致的。有的語文教師堅信只有嚴厲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起威嚴的形象,學生才能服從教師的管理,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因此在此觀念的引導下,學生稍微犯錯或完成作業(yè)不及時,教師就大發(fā)雷霆,對學生嚴肅批評,更有甚者還會對學生進行辱罵等,教師以為這樣學生就會好好學習,認真聽講,不會再犯錯誤,其實不然,教師這樣做,只能導致小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會想方設法逃避教師,同時會給小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小學生不會再喜歡教師,更會對語文教學產生抵觸心理。這對于本來教學就沒有多大改善的語文教學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得不償失。
二、小學語文興趣教學的重要性探究
1、有利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和諧師生關系。小學語文實施興趣教學,能夠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學生思維緊跟教師講課思路,在課堂中所開展的任何教學活動,學生都可以激情滿滿,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在教師正確的引導及鼓舞下,學生既表現(xiàn)出積極的一面,又展現(xiàn)出活潑的一面,師生共同努力,營造出一幅濃厚熱烈的學習氛圍。在這一過程中,不但語文教師教得開心,學生也是在樂中學,學中樂,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情感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2、有利于推動各項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即使是教師教學再出色,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那也是徒勞無功的。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所在,任何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如果將學生排除在外,那將是最大的失誤所在,其所導致的教學效果必將是差強人意。在此教學狀態(tài)下開展的教學改革也會困難重重,進展緩慢,這在我國大力提倡發(fā)展語文教育的今天,任何語文教育工作者都不情愿看到如此的狀況。
3、有利于健全學生的人格,保證其健康成長。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已成為眾多師生的共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諸多內容都可作為素質教育的素材來培養(yǎng)小學生優(yōu)秀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通過多角度的語文興趣教學來促使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塑造學生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從而保證學生在以后道路上快樂、健康地成長。
三、淺談小學語文興趣教學
小學語文如想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就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由被動學習狀態(tài)轉變?yōu)橹鲃訉W習狀態(tài),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教師才能夠集中精力更好地開展教學,因此興趣教學就成為語文教師教學的核心要素。那興趣教學要從哪些方面開展,具體又該如何實施呢?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身的淺見。
1、和諧師生關系,增強師生情感。教師是教學的靈魂,是進行語文教學的主要組織者與實施者,師生關系和諧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與地位以及被喜愛程度。師生關系和諧,在日常生活及教學中相處融洽,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既是高大的,又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非同一般,自然喜歡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并對其他有趣的活動充滿期待。反之師生關系緊張,情感淡漠,學生一見到教師就心生厭惡或是看見教師就膽戰(zhàn)心驚,試想學生在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下還會認真聽講,參與各種教學活動嗎?
2、采用游戲教學。愛玩是小學生天性所在,也是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語文教師可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天性開展興趣教學,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授成語時,可組織學生進行成語接龍游戲,由教師說出成語的前兩個字,學生說出后邊的兩個字,學生們定會爭先恐后地表現(xiàn)自己,這樣師生合力組成一個完整的成語,接龍游戲完成后看哪位學生接得又快又準,然后教師對表現(xiàn)好的同學進行口頭表揚,最后再將學生說出的成語進行講解。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玩的欲望,又學到了知識,語文教學的效果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體現(xiàn)。
3、利用表演式教學讓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表演式教學是學生在結束課文的學習之后所展開的理解與鞏固活動。表演式教學需要學生在深入了解文章的基礎上對課文進行改編,可以是小故事、小話劇,也可以采取載歌載舞的形式,并對改編后的內容進行表演。這種教學方式因為能夠使學生親身參與,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與趣味性。同時,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需要用大量時間準備人物、劇情、道具等。學生表演的呈現(xiàn)方式很多,有的是直接再現(xiàn)課文,有的是對課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學生對于表演和改編有著濃厚的興趣,為了做得更好,他們必須認真閱讀課文,從課文的中心內容出發(fā)進行合理的想象與構思。由于閱讀是學生自覺進行的,他們的閱讀效率是平時被動閱讀的很多倍,他們的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從中收獲了很多快樂。
小學語文興趣教學的關鍵在于抓住學生的心理特性,并根據(jù)語文教學內容的不同而采取相應的興趣教學法,同時在師生關系和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資源為興趣教學服務,從而讓小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吳欣然.淺談小學語文的興趣教學[J].考試周刊,20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