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金花
十九歲從教,在一次學期計劃中我提到了對班級的學生要“博愛”,這個計劃被當時的校長作為教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在會上和全體教師進行學習。有次在一起聊天,他說起來我才明白是為什么。當時的我們大都是二十歲左右就參加工作的,對孩子的教育管理態(tài)度極其生硬,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了一些不便的影響,實際上,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來說,博愛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喜歡你,你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讀完《愛的教育》更加明白教育是應(yīng)該有愛的。
《愛的教育》是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作者以一個兒童的視角來敘述故事,通過對兒童視角的準確把握,對兒童世界、成人世界作了逼真展示和深刻剖機“童年永遠是一種心理距離,永遠是一種心理切入,永遠是一種心理覓尋”,在某種程度上,守望童年成為作家們的審關(guān)理想,而兒童視角的敘述則是表達他們這一審美理想的最好載體。在小說中讀者看到的是一個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所做所想,除了這個孩子的天真的活力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讀者看不到作者的感情表達,他的感情傾向是隱藏在文宇背后的,這種表達方式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感和說服力。
全書采用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故事,因此書名又叫《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的日記》。內(nèi)容主要包括發(fā)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fā)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這是一部以教育為目的的兒童文學作品。它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歌頌人與人之間團結(jié)友愛的高尚情懷;它鼓勵人們消除階級觀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實現(xiàn)各階級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
老教師說: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多一些愛,多年后碰到你會喊你一聲老師的往往是這些人,對小學教師而言這是真的!事實也是如此。
泰戈爾曾說:“不是錘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頭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碑斘议_始教師生涯時,這句名言極大的震撼了我,我深深的感到教育的真諦蘊藏于此。對學生的教育應(yīng)該是用一顆熱情的心,把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時時送到每個學生的身邊,以真摯的情感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我認為:師愛是一種尊重,是一股力量,是一腔激情,更是一段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
有位教育家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心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聲音,要使孩子的心同我們講的話產(chǎn)生共鳴,我們自身就應(yīng)主動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diào)?!弊哌M孩子的內(nèi)心,真的不需豪言,不需壯語,時時留意,愛意就會洞開學生心靈之門。
從教二十余年,也有遺憾。把燦爛的笑臉給了那些認為是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對他們寬容有加;其實那些中差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呵護與關(guān)愛。有人說,差生到社會上都是好樣的,因為他們從小的抗挫能力極強。是我們的忽視和指責讓孩子們堅強嗎?他們和別的孩子一樣享受均等的教育機會??!可是,當他們離開學校后,和老師的感情最深厚,也最真摯。相比之下,孩子比我們更大度,更寬容!有時,一個電話,一個信息,來自遠方,甚至你想不起來他是誰,他說,老師,我是咱班最調(diào)皮的那個。咳,老師教的調(diào)皮的何止你一個?尤其到了教師節(jié)或是春節(jié),學生的祝福已是鋪天蓋地??!孩子走到千里萬里。老師還在他的心里!我們不經(jīng)意的表揚或者批評對他們都會有很大影響?;叵肫饋?,即自豪,也有深深的內(nèi)疚。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我們需要社會對我們公平公正,那么我們?yōu)楹尾话堰@顆公正的心埋藏在那些幼小的心靈里,讓他們從小就享受一種公平呢。這種無形的公正會讓孩子感受世界的美好!
成績不優(yōu)異不代表他們的品行有問題。我們應(yīng)該給予他們更多的厚愛。他們畢竟是孩子,需要我們把他們扶上馬,送一程,然后才可以馳騁疆場!這個社會,只有兩種職業(yè),有道德約束,一是醫(yī)德,另外就是師德。一個教師有問題,社會的指責會把我們淹沒,所以不允許我們犯錯誤!有人說::教師吃的草,擠的是奶。甚至是一杯熱奶!
托爾斯泰曾說過:“如果一個老師把熱愛事業(yè)和熱愛學生相結(jié)合,他就是一個完美的老師?!笔堑模鳛橐幻處?,一位完美的教師是應(yīng)該既熱愛事業(yè)又熱愛學生,要去愛護、關(guān)心每一位學生。要把教育學生的過程看做是愛學生的過程。也就是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我認為做一個完美的教師,就應(yīng)該做到既愛我們的職業(yè),又愛我們的學生。
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念——平等的教學、平等的愛,公平對待絕不偏心,不管哪位學生思想上有疙瘩,我都愿意幫助解開;無論誰有了點滴的進步,我都要送去一聲鼓勵,送去一片摯愛。當老師,學生有問必答,有求必應(yīng),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我相信只要老師將自己無私的愛奉獻出來,這種愛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它是一種樸實無華的慈母之愛,真實平等的朋友之愛,我愿用這些愛排擠學生心靈上的雜草。這種愛的付出是連綿不斷的,如綿綿細流終年流淌于平凡的瑣事中,就如課堂上的一個眼神、一聲贊語,病時的一句問候、一次補課,課間的一番閑聊、一場游戲,假日的一份牽掛、一趟遠足。我愛我的學生,我堅信愛心可以融化堅冰,用我的真心去打動學生。學生會明白的,也會理解老師的苦心,愿意跟老師學的。
讓你的所有學生產(chǎn)生親近感,感受到“老師疼我、喜歡我、老師對我好”,感覺安全、溫暖的只是較低層次的師愛。對學生理解、尊重,感受到“這個老師懂我、貼心,他知道我在想什么,他支持我的想法和做法”的是較高層次的師愛。對學生有所期待,十分在乎學生的進步發(fā)展與未來前途,能將自己的人生價值與學生的前途未來融為一體,從而收獲真正的“教師情結(jié)”的,是更高層次的師愛。
面對自己的學生,不管好丑、不管優(yōu)差,作為教師的我們來說:所有的學生都需要老師的愛,處處真情、處處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