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富 項載威
摘要:近年來,國家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于學生素質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工作坊育人模式成為了當前學科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內容,在各個院校的應用中,取得了顯著成果。本文基于此,針對我校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的運行情況進行闡述和分析,探討了工作坊的應用價值,總結利用管理手段創(chuàng)新提高工作坊管理效率的舉措。
關鍵詞: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管理手段;管理效率;創(chuàng)新
1工作坊的應用價值
工作坊這一理念最早誕生于德國,由當時著名的包豪斯學院提出,工作坊致力于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綜合能力,倡導理論、實踐之間的深度融合,在反思、實踐中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發(fā)展出全新的教育業(yè)態(tài)。工作坊的操作與進行的方式,隨著不同的議題發(fā)生,而變更操作上的手法,但是基本上,基本的模式與架構是不變的,目前,工作坊這種模式已經得到了廣泛推行。在工作坊中,教師屬于“形式導師”,學生的定位則為“學徒工”,經過長期發(fā)展,工作坊被應用在各個教育領域中,成為實踐教育的常見形態(tài)。工作坊集齊“教學研究”、“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于一體,能夠讓學生迅速進入實踐狀態(tài),提高其思考、探索熱情,讓實踐練習呈現(xiàn)出互動化的特征,比起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踐性更強,在理論講解的工作,更加側重于實踐內容的融入。另外,在工作坊中,主題實踐項目具有豐富的內容,設置的各類實踐項目是學習核心,也是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關鍵所在。
2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簡介
校園儀器設備檢修對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有著嚴格的要求,為了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構建了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維修內容涵蓋經緯儀、全站儀、計算機、水準儀等,在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的運營上,通過線上聯(lián)系、網(wǎng)上接單等方式迅速上門檢修,預約模式靈活。在實踐項目上,包括設備檢查校正、儀器維修維護兩類,推行了校園設備維修工作坊后,校園儀器設備的檢修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也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且可以得到一定的盈利。該種模式充分契合了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育要求,為學生的課外實踐提供了豐富、多元的場所,滿足了學生多元化的需求。
3管理手段創(chuàng)新提高工作坊管理效率的舉措探究
3.1優(yōu)化工作環(huán)境
要充分發(fā)揮出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的應用價值,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環(huán)境,這也是培育復合型人才的先決條件,對于學生而言,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氛圍,可以顯著提升其工作熱情與效率,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教育質量。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對學生各項操作能力的要求也較高,在工作坊的管理上,需要充分考慮到崗位和工作室設備要求,選擇針對性的設備環(huán)境,以滿足多元化要求。同時,加強與企業(yè)之間的聯(lián)系,為工作坊的運行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支持。另外,在工作坊的運行中,成員之間會存在矛盾,這是無法避免的,對此,制定了科學的矛盾解決機制,一旦發(fā)現(xiàn)成員之間發(fā)生激烈矛盾時,隨機對人員進行調整,構建完善的獎懲制度,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者,予以獎勵,對于消極分子,予以嚴懲。
3.2強化政策扶持
各項創(chuàng)業(yè)優(yōu)惠政策的頒布為工作坊的運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在這一方面,教育部頒布了一系列的優(yōu)惠政策,允許大學生休學創(chuàng)業(yè),并為其提供稅收減免政策,鼓勵多元化的創(chuàng)業(yè)形態(tài)。同時,廣西省在大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上,也提供了包括“融資”、“稅收”等在內的優(yōu)惠政策,參與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學生,可以享受稅收、貸款、補貼上的優(yōu)惠措施。為了提升工作坊的運行質量,我校建立了彈性化學分制度,對于意象強烈的學生,為其提供免費培訓,培訓內容涵蓋“經營培訓”、“財務培訓”、“管理培訓”等多方面,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向學校爭取優(yōu)惠政策扶持,鼓勵學生以網(wǎng)店等多種形式創(chuàng)業(yè),通過該種方式,大幅提升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3提供師資保障
工作坊的順利運行,需要師資隊伍的保障,只有綜合素質過硬的教師,才能為學生提供全面、系統(tǒng)的指導,更好的為其答疑解惑。在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的運行上,我們劃分為市場部、儀器檢修部、計算機檢修部、財務部幾個部門,指導教師熟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儀器維修工作,指導教師均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具備扎實的個人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在成立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前,對指導教師開展了系統(tǒng)培訓,使之了解工作坊的具體運作流程和實踐指導方式。針對指導教師隊伍,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激勵政策,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者,在獎金、晉升、職稱評定上,予以傾斜,要求教師增加在工作坊中的時間投入,對于學生存在疑惑的問題,及時為其解決。另外,工作坊的順利運行既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也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在這一方面,我校為工作坊的運行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和措施支持,并嚴格貫徹落實校企合作政策,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保證了學校的綜合利益,為學校培育了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3.4豐富資金來源
在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中,學校提供了5000元的起步資金,初期資金投入主要應用在固定資產和成員薪酬的投入上,在成立大會上,購置工作牌、橫幅等必須物品。同時,邀請專業(yè)人士提供專業(yè)培訓,以確保每一名人員都具備扎實的實踐操作能力,做到即插即用,引入先進的成本控制方式,針對校園設備檢修工作坊的運行要求,選擇科學的經營方案和成本管理模式,以期用低廉的成本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以增加收入。在工作坊的運營上,可以帶來一定收入,而工作坊的投入主要在時間、人力上,物力方面有學校的保障,因此,在工作坊投入運營后,即可馬上盈利。
4結語
近年來,各個行業(yè)對技術型人才的呼聲越來越高,技能崗位要求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趨勢,各個高校也在推行工作坊學習模式,旨在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工作坊模式深受國家重視,并為其提供了一系列的優(yōu)惠政策。為了充分發(fā)揮出工作坊的作用和價值,需要采用針對性的管理方案,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苗曉鋒.“校企共建,崗位導向”的高職課程體系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陜西工商職業(yè)學院為例[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2)
[2]胡成明,高文婧.校企共建工作坊平臺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創(chuàng)意設計源.2013(05)
[3]朱彥熙,王明娟.基于建構主義的工作坊教學設計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2(19)
[4]閆欣.“工作坊”模式在本科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