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儀 鄭明花
【摘? ? 要】“四線合一”指由“情景線”“任務線”“知識線”“測評線”組成的教學模式,旨在重構化學課堂教學模式,以真實情景為導入,利用知識儲備和情景線索完成任務的方式學習化學知識,通過課堂即測即評的方式立足重難點,聚焦疑難問題,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探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中學化學“四線合一”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四線合一? 核心素養(yǎng)? 硝酸?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77
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主要源于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索[1]。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體現(xiàn)了以任務為明線、以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為暗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2]。新課程標準倡導化學課堂通過有意義的、真實的情景進行教學,中學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優(yōu)化迫切需要新型的教學模式更新教法。本文介紹了情景—任務—知識—測評為一體的“四線合一”教學模式,從情景出發(fā),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形式學習,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旨在依托知識,提升化學學科能力,突出培養(yǎng)化學核心素養(yǎng),豐富化學課堂教學設計與優(yōu)化的理論基礎,推進化學教育改革深入進行。
一、“四線合一”教學模式概述
“四線合一”教學模式即融合中學化學教學總的“情景線”“任務線”“知識線”“測評線”四線合一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綜合中學化學學科特點并參考其他理科教學模式,在建構主義的基礎上,強調中學化學課堂中的“情景導入”和“測評結合”。
(一)情景線
任何化學知識的發(fā)展都有其歷史淵源和社會環(huán)境,“情景線”旨在讓學生于故事講述中進入板塊知識的學習,選擇自然環(huán)境、健康與疾病、環(huán)境質量、食品健康、科技前沿等相關真實情景,通過情景導入方式引入化學課堂學習。通過蘊涵化學學科問題、弘揚化學學科價值觀的情景素材,引出教學活動,進而達到完成教學目標,將STSE融入化學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任務線
通過情景線的介紹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景后,基于情景,結合所學內容提出學生的探究任務,既能刺激學生的探究欲,又能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叭蝿站€”旨在拋給學生一些知識線索,給學生設置相應的任務,使其展開個人或小組探究性學習,真正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及教師的引導功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解釋、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知識線
“知識線”重在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中知識性目標的講解、糾錯和總結,使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探究、學習的推理總結以及模型建構。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是以階梯狀的、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xiàn)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同的體驗方式、理解能力、感知狀況和看待事物的標準,都會影響學習內容的確定。通過“知識線”的完成程度,教師要初步預判學習者的學科知識掌握程度。并針對板塊知識的學習做指導、糾錯和總結。
(四)測評線
“測評線”的“測”旨在檢測學生對已有知識經(jīng)驗準確運用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學有所用”,獲得成功體驗。通過測評習題向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建立認知模型,并能運用模型解釋化學現(xiàn)象,揭示化學現(xiàn)象的本質和規(guī)律?!霸u”旨在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以及學生互評,引導學生反思和矯正錯誤的做題思路,強化解決問題的思路,促進“解決化學問題”能力的內化培養(yǎng),有利于高階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達成。
二、“典型的氧化性酸——硝酸”教學設計
針對“硝酸的性質”進行“四線合一”教學設計,根據(jù)2017版化學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結合真實情境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硝酸的主要性質,認識硝酸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結合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學情分析,設計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連接的教學設計,教學程序如圖:
三、基于“四線合一”教學模式的中學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活用“四線合一”教學模式,重構教學最優(yōu)方案
在“四線合一”教學模式中,四線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支撐整個教學過程[3],如任務線和知識線在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章節(jié)中就可能出現(xiàn)講解順序互換的情況,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和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四線重構,“四線合一”教學模式的應用要打亂教科書原有的知識編排順序,應用過程中教師不能根據(jù)個人喜好隨意編排。一節(jié)好的“四線合一”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要充分考慮學情和教學實際[4],更需要教師在充分把握學生的學情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實際選擇恰當?shù)那榫八夭暮驮u價方式。
(二)立足大多數(shù)學習障礙,聚焦小范圍疑難問題
隨著化學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逐漸被推廣,探明學生的化學學習起點在教學設計中越來越受到重視[5]。基于“四線合一”教學模式教學時長較長,且教學過程內容豐富的情況,提高課堂參與度是該教學模式成功的根本。“以學定教”尤為重要,課前做好學情分析,教學重點、難點以及學生易出現(xiàn)的學習障礙的教學設計要注重順序性、邏輯性,充分運用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探明學生已具備的知識結構或知識儲備,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和探究的同時,要注意及時糾正錯誤觀點,理清迷思概念。如案例中的“鈍化反應”并不是在本節(jié)才出現(xiàn)的名詞,許多學習者對鈍化反應的印象是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這屬于“大多數(shù)學習障礙”,教師要著重強調;而教學過程的豐富化也會使一部分學習者出現(xiàn)一些疑難問題,在“測評線”中教師一定要通過學生的反饋聚焦小范圍的疑難問題,明晰學習內容,了解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學習差異,注重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
(三)依托知識,提升學科能力,共筑化學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從課堂開始,從情景中獲得生產(chǎn)生活中的間接經(jīng)驗,從課堂任務、實驗實踐中獲得直接經(jīng)驗,遷移性化學學習情景,其主要功能是通過真實情景下的化學問題解決,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表現(xiàn)提供機會[6]。根據(jù)以往知識儲備加情景線和任務線中的知識線索,在知識線中系統(tǒng)學習后,依托知識解決情景線中的實際問題和測評線中的問題。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具有化學意識,能用化學的視角審視世界,而生活中很多現(xiàn)象都可以通過化學知識解釋,教師要做連接生活和化學的發(fā)現(xiàn)者、傳播者。依靠知識與生活情境的交互,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還能讓學生站在化學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現(xiàn)象,“四線合一”教學模式相比知識傳授,更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習者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基于真實情景的任務更有挑戰(zhàn)性,通過測評將課堂情況反饋給教師,也是把反思的機會留給學生,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中學習經(jīng)驗,逐步構建適合學習者自身的學習模式,通過從生產(chǎn)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樹立正確的化學觀,逐步實現(xiàn)化學素養(yǎng)的培育。
綜上所述,“四線合一”教學模式比較契合新課程標準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萬能的,“四線合一”教學模式盡管有諸多優(yōu)點,但廣大一線教師在實施“四線合一”教學模式時應根據(jù)學習者情況和現(xiàn)實的差異,靈活地調整教學方案,保證教學模式達到最佳的效果,推進化學教育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謝靜艷.PBL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7(20):71-72.
[2]郭紹青.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J].中國電化教育,2006(07):57-59.
[3]張鳳英,劉子忠.化學史融入中學化學課程“四線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9,40(17):50-57.
[4]方佳麗,王世存,王后雄.“四線合一”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以“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課為例[J].教師教育論壇,2019,32(02):49-52.
[5]皇甫倩,王后雄.基于變易理論的化學課堂教學設計與優(yōu)化——以“鹽類的水解”為例[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0,21(03):19-23.
[6]鄭長龍.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重大變化及解析[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39(09):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