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
【摘? ? 要】高中化學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學生需將所學知識予以熟練掌握并運用于生活問題的解決。所以,高中化學教師應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強化培養(yǎng),促使學生成熟化學思維的形成,確保學生的化學成績得以有效提高。下面就對高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 化學核心素養(yǎng)?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24
現代高中教育體系構成主要考慮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包括化學教學這一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高中化學教師為了能夠切實有效地抓好教學,讓學生的化學水平和能力能夠獲得足夠好的培養(yǎng),有必要通過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充分體現與尊重,加上化學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需求的結合等一系列手段的運用,由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入手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才能得以不斷提升。
一、高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概述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極為豐富,包括“觀念變化”“思想平衡”“證據推理”“模型認知”“科學探究”“創(chuàng)新意識”等多個方面,需要教師在理論教學與實踐引導中予以注意。一般來講,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主要是讓學生迅速形成對課本中化學知識的綜合認識,教師通常會從“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認識發(fā)展”“方法過程”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教學切入,使得學生的“化學思維素養(yǎng)”“化學信息素養(yǎng)”“跨學科綜合創(chuàng)造素養(yǎng)”等能夠得到足夠有效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不斷地去獲取化學知識以及培養(yǎng)其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隨著高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持續(xù),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將會得到有效提高,從而在后續(xù)的化學學習中打好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
二、高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主要方法
高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培養(yǎng)過程,教師需要兼顧多個方面的問題,故恰當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也就是說,高中教師要基于課程標準中明確的相關要求和目標,圍繞教材內容來進行更為全面的思考,從而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才能得以進行得更為順利及有效。
(一)注重化學實驗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化學本身就是以實驗為基礎建立起的一門自然學科,通過化學實驗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地看見各種化學反應并開始對其中的化學原理展開探索。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對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的時候,就需要切實有效地抓好化學實驗教學,將相應的觀察方法教給學生。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在做演示實驗或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注意,其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實驗學習和理解化學知識。務必要讓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清楚地看到化學實驗過程中物質產生的一系列變化。教師需要考慮如何確保學生能夠高質量地進行觀察,一定要在實驗前向學生提示觀察的主要內容、觀察的時間節(jié)點、觀察的注意事項、觀察的基本方式方法,讓學生能夠從宏觀的物質形態(tài)以及微觀的物質間能量變化等去進行觀察,并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多次實驗進行比對觀察,這樣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才算得上是告一段落。教師還需要針對實驗制定一個具體的觀察目標,讓學生在完成觀察任務的過程中獲得觀察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及提升。隨著高中化學教師對教學中實驗部分的把握,學生的觀察能力變得更強了,能夠更好地從化學實驗獲取相應的化學知識,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二)借由生活現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化學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教師要將教材中的化學知識傳授給學生”,而這一過程最關鍵的是“學生如何足夠高效地去吸收教師傳授來的化學知識”?;诖?,高中化學教師要對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開始試著以生活現象為本進行教學情境的設置,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引導學生對一系列化學問題進行思考。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原電池”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就要引導學生深入生活中鐵腐蝕生銹的現象,讓學生猜測鐵腐蝕生銹過程中所蘊含的化學原理,令學生能夠由鐵在空氣中緩慢氧化的化學式對原電池原理進行進一步思考。然后,教師再對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進行系統(tǒng)化的講解,將學生思考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予以解決,然后提出更具難度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使學生能夠聯系各元素核外電子排布對原電池原理形成更為深入的理解。隨著高中化學教師對生活的不斷引入,化學與學生的距離被拉得更近了,學生開始自然地從熟悉的生活中獲得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三)加強學生宏觀思維能力及微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高中化學教學引導學生對特定的物質進行觀察,或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了解特定的物質,一般會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讓學生去觀察以及思考。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碳酸鈣性質及用途”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先讓學生憑借生活經驗講出該物質的外觀特性,從宏觀的角度將該物質的各種表層特征予以羅列,然后再引導學生從微觀的角度對這個物質進行深入的探索,讓學生通過各種實驗破壞該物質的結構來生成新的物質,并對其過程及生成產物進行分析,等等。由于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宏觀思維與微觀思維的交織,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宏觀思維能力及微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予以加強,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到化學的邏輯性以及從化學中獲取到足夠多的知識。這樣,高中化學教學才能得以持續(xù)高效地進行下去,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也才能獲得足夠有效的培養(yǎng)。
(四)狠抓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在高中化學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既要圍繞課本向學生傳授相應的化學知識,又要積極地聯系實際生活強化學生的學習技能,更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傳遞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必要性。當高中化學教師成功地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后,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才能夠更好地跟隨教師滲透的化學思想形成相應的化學思維,才能夠更好地獲得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隨著高中化學教學的不斷深入,教師能夠逐漸習慣以基礎知識為核心抓好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從而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也將在培養(yǎng)中得以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星.對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J].化學教學,2017,000(0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