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瑤
【摘? ? 要】在小學時期,語文是每位學生都應該重點學習的一門學科。在下文中,筆者將淺議教師可通過給學生講解閱讀技巧、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以及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生?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14
在新課程改革工作的影響下,教育相關部門提倡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啟蒙教育,只有加強學生的啟蒙教育才能促進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學科,同時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鋪墊,雖然很多學生在就讀小學之前便接觸過和語文相關的知識,但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未得到有效培養(yǎng),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工作。
一、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閱讀技巧
近些年,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他們不僅關注教師執(zhí)行語文教學的過程,還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收獲。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教學內(nèi)容豐富且教學范圍寬廣的學科,其中涉及聽、說、讀、寫等內(nèi)容的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這四大板塊的內(nèi)容存在相輔相成且相互促進的關系,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合這四大板塊的內(nèi)容才能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全面性。而在這四大板塊的教學中,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生輸入語言信息的重要過程。只有教師加強閱讀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同時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學生而言,提高閱讀能力不僅能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還能促進他們學習其他內(nèi)容。
眾所周知,學生所學習的內(nèi)容都是通過文字記載的方式呈現(xiàn)的,并且學生都得通過閱讀理解的方式進行學習,因此,只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他們才能輕松且有效地學習其他內(nèi)容。而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閱讀的技巧。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錯誤地認為只要學生學會識字,他們便能完成閱讀任務。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雖然在積累了一定漢字的基礎上,學生也能完成閱讀任務,但學生不一定能深入理解閱讀文本的內(nèi)容。閱讀是一個有方法可循的過程,其和認字有一定的區(qū)別,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深入理解閱讀文本的內(nèi)容,還應該體會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才能達到閱讀的效果。近些年,很多學生都存在閱讀困難的問題,這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閱讀速度較慢并且很多學生并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取閱讀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由于小學生缺乏學習經(jīng)驗,從而導致很多小學生并不能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講解閱讀的技巧。
給學生講解閱讀的技巧能讓學生認識到閱讀是一個有方法可循的過程,這樣就能避免學生盲目地進行閱讀。當然閱讀技巧何其多,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講解他們能接受的閱讀方法,教師切勿給學生講解一些較為高深的閱讀技巧,這樣學生不僅不能有效地學習,還會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谛W語文的教學情況而言,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首尾段落”閱讀法,即引導學生反復閱讀一篇文章的首尾段落。一般情況下,很多文章的重要信息和主要內(nèi)容都蘊藏在首尾段落,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首尾段落,并給學生講解在首尾段落提取重要信息的方法。只要學生能在文章的起始段落和結(jié)尾段落提取出重要信息,則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輕松地理解一篇文章的內(nèi)容。
二、教師可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教學
據(jù)了解,大多數(shù)小學生之所以存在閱讀困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他們并不能理清閱讀文本的脈絡結(jié)構(gòu),并且不能概括其中的主要內(nèi)容。而在教學閱讀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采用直接講授閱讀文本主要內(nèi)容的方式進行教學。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的確能促進學生獲取閱讀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但長久下去,很多學生都會養(yǎng)成依賴教師進行閱讀的壞習慣,從而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教學??赡苡行┙處煵⒉荒芙邮芩季S導圖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有些教師甚至不能理解思維導圖的概念和內(nèi)涵。簡單地說,思維導圖是一種理清文章脈絡結(jié)構(gòu)的圖示方式。在教學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篇幅較長的閱讀文本,冗雜的文字信息不僅會阻礙學生的閱讀進程,還會漸漸削弱學生進行閱讀的興趣,并且很多學生并不能通過冗雜的內(nèi)容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有些學生甚至閱讀完一篇文章后都不能概括其中所蘊含的主要信息。而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教學就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采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教師直接給學生呈現(xiàn)現(xiàn)有的思維導圖;另一種是教師引導學生自行繪制思維導圖。為了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nèi)容,教師可以采用引導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教學。一般情況下,一篇文章中都會涉及相關人物以及與之相關的重要信息,只要學生能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提取重要信息,他們便能輕松地完成一篇文章的閱讀。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提取一篇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將其概括為關鍵詞,學生所概括出的關鍵詞都將成為繪制思維導圖的素材,只要學生能根據(jù)一篇文章完整地繪制思維導圖,他們便能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
三、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
眾所周知,閱讀能力并不能在短期內(nèi)提高,而需要學生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得以提高。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沒能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習慣,他們需要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兩周內(nèi)讀完一本書籍的任務,并督促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概括出每一章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在進行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和作者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還能在大腦中輸入大量的語言信息,長久下去,學生都能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并且還能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為了促進學生養(yǎng)成“讀好書和好讀書”的習慣,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小學生必讀的經(jīng)典名著,這樣學生才有明確的閱讀方向。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師有充裕的教學時間,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根據(jù)所教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探索出優(yōu)良的閱讀教學法,并有計劃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上文中,筆者簡要介紹了幾種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選用。
參考文獻
[1]張洪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閱讀技巧[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81.
[2]程斐.任務型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中旬),2016,000(0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