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江虹
【摘 ? ?要】課前測試和課后測試能夠從兩個方面具體的反映出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成果,進而為日常教學更為合理的安排奠定基礎,本文中我就從高中物理教學的角度去具體探討有關教學前測和后測的相關內(nèi)容,提出幾點針對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前測后測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61
眾所周知,我國長期處于應試教育體制下,學校教育強調分數(shù)、強調學生的成績,進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導致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和學的分離,即教師的課堂教學往往是針對考試內(nèi)容和大綱規(guī)定內(nèi)容而設定的,單純性的知識傳輸很難全方位的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生學科思維和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進而導致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分離,教學效果也就不言而喻。所以當前我國的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我們先革除的就是“分數(shù)定成敗”教學理念,從我國的人才選拔實際來看,我們避不開考試選拔人才這一基本的教學制度,所以我們首要做的就是從高考改革入手,通過劃分等級和實現(xiàn)文理不分科等方式弱化分數(shù)對于學生的影響,并且結合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方位素養(yǎng)的要求,在學生學科選擇方面更加尊重學生的意愿,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自由,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力,并挖掘學生的潛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高中階段能夠較為明確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初步確定未來的奮斗方向,為專業(yè)性、高素質、有創(chuàng)新動力的人才培養(yǎng)奠定基礎。
那么,針對素質教育教學改革之后的高中教育來說,學生為本是最核心的教學理念,大到我們新課程的改革和高中階段不同學科教學目標的制定;小到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我們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怎樣去有效的組合教學內(nèi)容便于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更為通透有效的學習到對應的學科知識,塑造起學科思維和學習能力等??傊刭|教育教學體制下,我們尋求的是最契合的教學方法,就以文中我所探究的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來說,物理本身就是一門涉及面廣且專業(yè)深度突出的學科,而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基礎性的物理知識,而是如上文所講為尋找物理專業(yè)研究方面有興趣、有潛力的人才做準備,而所謂的興趣和潛力并不是我們通俗意義上所認為的僅僅是學科學習上有基礎天賦,或者是單純地喜歡,更多的是在知識學習方面扎扎實實,且具有創(chuàng)新力、研究毅力等等多個能力趨向。因此,高中物理教學中,我們教師更多的是起到引導和激發(fā)的作用,讓學生更為準確的認識自我,找到最為合適自身的學習方法等,從而構建起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能力和專業(yè)思維體系。本文中我就從高中物理這門學科的教學入手,談談新時期我們?nèi)绾瓮ㄟ^做好物理學科的前測和后測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從而和學生共同追求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前測:發(fā)現(xiàn)問題,啟發(fā)學生的自主思維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在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方面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但是在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方面卻又普遍缺乏。高中生面對的學科眾多,學習壓力也相對較大,所以學生反而容易陷入盲目追求學習效率的誤區(qū),進而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正確的自我認知,也不注重學科思維的自主構建。這對于學生自身的學習以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因材施教”也帶來較大阻礙。所以高中物理教學中我們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通過教學前測引導學生形成自我認知,同時也通過課前信息收集確定更準確的教學方針。
首先,通過課前檢測,我們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課前預習等自主學習的習慣。尤其是高中物理這門學科所涉及的內(nèi)容和初中物理在難度和知識范圍上有著較為顯著的差別,高中物理知識點專業(yè)性突出,同時知識的系統(tǒng)性、結構性更強,知識點之間關聯(lián)性突出,如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直線運動等,看似公式和定理簡單明了,但是在實際題目呈現(xiàn)時涉及到的知識點往往不是獨立出現(xiàn)的,再加上公式變形等,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靈活判斷甚至是閱讀理解等能力有著綜合性的要求,通過前測,通過課前導學案檢測題的形式,結合所學新的知識內(nèi)容構建舊知識的復習,通過溫故知新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過渡,同時也讓學生在復習已經(jīng)學過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知識點的課前檢測明白自身學習的難點所在,弄清楚自己學習的“斤兩”,進而為課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也為以后的預習形成態(tài)度上的重視和習慣上的養(yǎng)成。
其次,通過高中物理的課堂前檢測,教師也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通過課前反饋,進一步調整課堂教案。作為教師我們在備課方面即使本著素質教育所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也很難真正的了解學生的全部需要,尤其是弱點,那么通過課前檢測我們提前獲得學生預習的相關反饋情況,進而也就從學生的課前表現(xiàn)中更加明確學生的需要,進而做好重點知識教學的調整,讓課堂教學的步調契合學生的需求節(jié)奏,打造更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
二、后測: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
對于高中生而言,課前檢測是參照,那么課后檢測就是針對課堂學習成果的進一步鞏固和課堂遺留問題的進一步解決。通過后測我們可以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學生共同的問題和個性化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并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通過課后檢測,尤其是新知識講解之后的及時檢測,我們能夠進一步明確學生學習的成果,同時更加清楚學生問題所在,那么本著因材施教的理念,通過分層次布置課下作業(yè),亦或是根據(jù)出現(xiàn)問題的部分不同來針對性布置鞏固練習,從而讓不同的學生在課下鞏固方面都有所側重,提高時間利用效率。另外,作為教師我們還可以結合當前的多媒體設備,根據(jù)教學重難點呈現(xiàn)“微課”,點對點的給予學生學習鞏固的支持,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通過后測我們還能進一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我分析,并且歸納問題的能力。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但是在自主鞏固方面容易缺乏方向依據(jù),那么通過課后檢測,給學生一個較為全面的參照,尤其是通過錯題結合“前測成果”,鞏固性歸納自身問題所在,并且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課下練習,鞏固學習成果,主動解決問題。
總之,前測和后測是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作為教師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在其中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讓學生更有效地利用前測和后測明確自身的學習成果和不足,進而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有針對性的解決和糾正,最終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徐寧,郭玉英.高中學生“加速度”前認知測試工具開發(fā)研究[J].中學物理,2009(17):1-3.
[2]許洪燦.高中物理研究性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探索[D].云南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