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蓮
【摘 ? ?要】激勵理論是立足于人們深層次的需要,屬于心理管理學的范疇。這就要求初中班級管理者要巧妙利用激勵理論,實現(xiàn)高效的班級管理目標?;诖?,筆者將分析與探討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激勵理論 ?初中班級管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97
在初中班級管理引入激勵理論,可以輔助教師更好地管理班級。這需要教師著眼于學生的身心需求,運用目標激勵、關愛激勵等方式,促使學生實現(xiàn)自我教育與集體教育的統(tǒng)一。由此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促進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班級生活中得到個性化發(fā)展。
一、初中班級管理的現(xiàn)狀
良好的班級管理是保障學生班級學習、生活正常開展的重要基礎。而且班級管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和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而當前在班級管理中涌現(xiàn)了諸多問題,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依靠學業(yè)成績,缺乏全面客觀的評價標準,制約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這就因為教師會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片面評價,會造成后進學生形成深層次自卑感,甚至否定自身價值,阻礙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加上初中學生正處于心理斷乳期,班級管理的難度較大??梢姙榱私o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加強初中班級管理的迫在眉睫。
二、在班級管理中應用激勵理論作用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管理者可以巧妙利用激勵理論,改變傳統(tǒng)班級管理中枯燥僵化的“一刀切”模式,將班級管理的重心從學習成績多方面轉(zhuǎn)移到對學生個人發(fā)展上來,抓住學生的需求,促使學生實現(xiàn)自我管理。由此在激勵理論下,教師可以改變班級壓力過大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氣氛良好的班級生活環(huán)境。最后教師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理清初中生積極學習的心理動機,切實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三、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落實目標激勵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在日常管理中落實目標激勵。首先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都懷有一定的期望,使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望。同時教師要在讓學生感受期望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目標,進而激勵學生帶著教師的期待,提升完成目標的積極性。而且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應該是現(xiàn)實的,制定學生能夠通過“跳一跳”就解決的問題。這可以避免指定目標脫離學生的實際能力,造成學生產(chǎn)生挫敗心理。然后讓學生將抽象、較大的目標分解成具體、操作性的任務,促使學生能夠看到自身的進步,進而學生全面發(fā)展。然后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實際能力,要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情況,制定分層的目標。由此確保目標的設定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高度一致,加強每個目標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由此教師可以通過適當?shù)哪繕撕推谕?,促使學生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推動班級管理的效果。
例如,在初中班級生活中,教師在指導學生指定目標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科學分組,再共同完成小組任務。然后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習情境設定不同的目標,并通過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以匿名的形式,讓每個學生寫下考試的預期分數(shù)和人生目標。最后班主任把學生寫的便利貼,貼在教室的留言墻上。當學生看到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被“貼”在墻上時,學生肯定會有動力。然后班主任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分享著名作家或科學家的勵志事跡,讓學生感受到榜樣的力量。此外,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詳細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變化,盡力幫助學生渡過難關。由此營造和諧的班級管理氛圍,減輕教師管理的壓力。
(二)關愛教育激勵理論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以施行關愛教育,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擁有自自身的獨特感受,也會有各種不良的心理情緒。此時教師要用關懷的方式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同時教師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學生身心健康,由此讓學生感受到班級管理的人情味,讓學生在關愛中快樂成長,并化作自我激勵、奮發(fā)的養(yǎng)料。
例如,在班級日常管理中,教師要重視與成績差的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做好學生的指引者與朋友,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學習壓力。然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情況,幫助學生改變學習行為和學習觀念。同時教師要在心理層面給予學生適當?shù)那楦嘘P懷,可以通過語言鼓勵、行為鼓勵、眼神示意等方式,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這要求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成就價值觀和內(nèi)心世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通過真誠的關懷關注學生,此外,教師在日常學習中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心理變化,及時進行個性化心理輔導。由此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
(三)發(fā)揮榜樣激勵作用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榜樣的作用,讓學生學習優(yōu)秀榜樣的行為、態(tài)度和觀念,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與學習。首先教師要在班級中選擇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設立“學習標兵、文明學習、禮貌學生”等獎項,從多個方面為學生樹立正確榜樣。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向榜樣學習、爭做榜樣。然后教師可以在教室的墻上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事跡,讓學生時時提醒自己學習這些榜樣。最后教師要構(gòu)建多元化評價模式,將自我評價機理論應用到班級管理中,帶動全班學生的共同進步。
例如,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自我評價,在班級管理中有效運用自我評價教育激勵理論,取得良好的班級管理效果。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和審視自己,通過寫反思日記、一周回顧計劃等,使學生逐步發(fā)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然后教師要加快班級評價制度改革,將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師生互評”三種評價模式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這對學生的學習和班級管理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可以提高班級管理效果。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教師應充分運用激勵理論,根據(jù)不同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措施。因此,教師在運用激勵教育理論時,著眼于學生的實際學習和心理狀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模式,提高班級管理等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薛淼.淺談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37-38.
[2]員國琪.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0(11):165-166.
[3]姜波,劉光林.論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8(2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