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摘要:跆拳道是一項對抗性激烈的運動項目,在比賽過程中,通常以腿法為主要的對抗運動。在比賽過程中除了使用嫻熟的腿法,良好的進攻、防守時機,還要注重體力的分配,進攻防守的策略。所以跆拳道是一項以腿法見長的綜合性體育格斗項目。跆拳道存在對抗,所以受傷也是在所難免的。而在跆拳道的訓練過程中,也是非常容易發(fā)生運動損傷,運動損傷不但影響運動員的訓練,而且會給運動員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跆拳道的訓練過程中,比較容易受傷的部位為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以及韌帶。本文就跆拳道訓練過程中造成的運動損傷原因進行分析,并結合相關的損傷進行相關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關鍵詞:跆拳道;運動員;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跆拳道起源于東亞國家,并且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深受大家的喜愛和歡迎。但是跆拳道這個項目傳到中國相對較晚,關于跆拳道的訓練和傷病預防措施做得相對薄弱。在國內跆拳道訓練實際操作過程中缺乏經驗,這就會導致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很容易受傷。目前中國對于跆拳道的傷病原因及傷病的處理正處于積累的過程中。在運動員訓練過程中,運動損傷會給運動員的心理和生理帶來很大的損害。鑒于此,筆者對跆拳道項目的運動損傷進行了相關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旨在最大程度的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提升運動員的運動效率和體育成績。
一、簡述跆拳道運動的基本特征
(一)拳腿相結合,以腿為主
因為在跆拳道過程當中要求選手應充分遵守規(guī)則的前提下展開進攻的特征,導致跆拳道運動將腿法作為進攻主要手段,拳法則為輔助攻擊。在正規(guī)比賽數據統(tǒng)計中顯示,在實戰(zhàn)當中跆拳道的腿法進攻占據著全部進攻手段的70%。這也證明了在跆拳道訓練當中對于腿法的訓練是極為重要的,腿法作為跆拳道運動的核心技術應重點進行訓練,結合拳法的招架格擋及進攻才能獲得全面的技術提升。
(二)跆拳道運動對運動員爆發(fā)力及力量有著極高的標準
在跆拳道運動當中是以擊破當做功力的方法,并且跆拳道講究實效,全部技術動作都將技擊格斗當做核心;這就要求對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爆發(fā)力才能獲得較好的打擊成效,功力測試主要是將腳擊木板的厚度來評定。
(三)以正面對攻為主
跆拳道運動在正式競賽過程中雙方相互防守的情況較少,大多都是以攻對攻,并且進攻多運用正面連續(xù)進洞的形式,多以迅捷的腿法組合連擊展開進攻,防守則多采用格擋的技法應對進攻,或者運用對攻戰(zhàn)術。
(四)跆拳道步法尤為關鍵
由于跆拳道運動是一項以腿法技術為主的運動,那么在實戰(zhàn)當中步法就顯得尤為關鍵,靈活多變的步法對運動員在實戰(zhàn)當中更好的發(fā)揮自身腿法和技戰(zhàn)術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應特別注重步法的訓練。
二、跆拳道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因素
(一)在運動之前沒有充足的熱身運動
跆拳道這項運動深受年輕人的歡迎,但往往人們急于求成,急于掌握跆拳道技術要領。在訓練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模式,需要不斷積累經驗和技術。但學員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忽視熱身運動的重要性,沒有把全身的關節(jié)和韌帶打開,進行了強度較大的訓練。學員發(fā)力不準確還有前期活動不充分。身體溫度較低,肌肉的粘滯性沒有很好的降低。再加上大強度的活動過程中,這會導致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產生損傷。身體的韌帶和關節(jié)沒有充分的進行充血,劇烈運動將會導致韌帶拉傷,肌肉的撕裂。若是熱身運動沒有做到位,將會導致關節(jié)內產生不足夠的關節(jié)液。突然加大運動強度,這將會大大的提升關節(jié)的摩擦程度,但是由于潤滑液分泌不充足,這就會導致關節(jié)的磨損。
(二)防護措施沒做好導致的運動損傷
跆拳道運動是一種以腿法為基本進攻招數的體育運動,通過攻擊對方有效得分區(qū)域進行得分。跆拳道運動員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出腿力度要強于常人,出腿速度要快于常人。所以在運動員腿部攻擊到對方的身體上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力。如果沒有相應的防護體系,將會特別容易受傷。在日常訓練中,由于護具的重量較沉,往往運動員不習慣于佩戴護具或者護具沒有佩戴齊全,往往在對抗中很容易產生肢體上的接觸,對運動員產生運動損傷。而如果在訓練場地沒有相應的處理設備,將會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傷。
(三)跆拳道運動特點導致的運動損傷
運動員的腳踝在跆拳道的運動當中也是極易損傷的部位。造成腳踝損傷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踝關節(jié)的結構以及運動的特點造成的。踝關節(jié)的生理結構主要是內踝要高于外踝,外踝韌帶強度要低于內踝處三角形韌帶的強度。這就非常容易造成踝關節(jié)內踝外翻的現象。其次,跆拳道運動的特點對于運動員腳踝運動損傷也產生很大的不利。運動員在完成跳躍旋轉動作時,一旦運動員的腳離開地面,如果運動員出現重心不穩(wěn)的情況,就會本能反應用腳的側面去著地。一旦腳外側受力,全身的重力的受力點就在腳踝外側,輕者就會造成韌帶拉傷。重者會導致骨折。目前跆拳道運動對抗程度激烈,這就需要運動員不斷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跆拳道的對抗強度越激烈,就需要高強度的訓練做支撐。同時對于跆拳道運動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運動員在對抗過程中用力過猛將會導致踝關節(jié)的損傷。
三、跆拳道運動中常見損傷治療及預防措施
(一)保證充足的熱身運動
跆拳道對抗強度高,運動激烈,有較多的身體接觸。這就會造成運動損傷較高。所以在跆拳道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學員做好充足的熱身運動。通過熱身運動打開學員的全身各個關節(jié),提升全身溫度,讓血液補充到身體的各個區(qū)域。所以跆拳道教練在基礎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學員的熱身運動做好監(jiān)督工作,糾正學員態(tài)度。對于學員不認真做這身運動的情況要及時發(fā)現,及時制止,及時杜絕。在做熱身運動時,一定要讓各個關節(jié)有稍稍的灼熱感才能進行強度稍強的訓練動作。保證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打開并且關節(jié)囊能夠分泌充足的關節(jié)液來潤滑關節(jié),保護關節(jié)受損傷。對于教練來說,熱身運動時可以以游戲的形式來增強熱身運動的互動性。通過相應的深蹲運動蛙跳運動,可以讓學員在娛樂中充分地做好熱身運動。
(二)常見運動損傷實施的積極預防措施
首先,做好跆拳道的預防措施,就需要跆拳道訓練館擁有完善的醫(yī)療團隊,醫(yī)療團隊為運動員提供了健康保障。所以在訓練或比賽時一定要保證醫(yī)務人員的到崗情況。醫(yī)療團隊的器械和藥物庫存情況。其次,在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必須對護具進行正確的穿戴,如果在訓練過程中沒有按照要求穿戴好護腿和護腳,在對抗中就有可能產生碰撞后導致關節(jié)的損傷。再次,跆拳道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一定要規(guī)范自己的動作。特別是空中訓練的動作,一定要掌握好重心。避免當雙腳離地時身體處于半空狀態(tài),身體失去了著力點。當身體的重心偏移時,腳就會受到額外的重力,導致腳踝受傷。所以在訓練中一定要注重動作的規(guī)范性。
四、結束語
跆拳道運動中,運動損傷往往是由于熱身運動不足,沒有將關節(jié)完全打開,造成的關節(jié)損傷及韌帶拉傷。跆拳道的對抗性很強,護具在運動過程中是必要的防護設備。不斷通過訓練強化自身的能力,規(guī)范自己的動作標準化。
參考文獻:
[1]郝佳.跆拳道訓練的常見損傷與措施[J].體育風尚,2019 (3):80-81.
[2]王東先.濟南市業(yè)余跆拳道練習者運動損傷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5.
[3]郝佳.高職院校跆拳道訓練中常見運動損傷與預防策略研究[J].青少年體育,No.63 (7):123-124.
[4]簡志海.核心力量訓練對跆拳道品勢運動員動作穩(wěn)定性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7.
[5]吳晴.淺析橫踢技術在跆拳道實戰(zhàn)中的應用——以第31屆夏季奧運會跆拳道女子49kg級比賽為例[J].體育風尚,2019 (3):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