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枚枚
【摘要】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認識。筆者以自己執(zhí)教的《彩色的夢》為例,談談如何發(fā)揮想象的作用,訓練兒童發(fā)散性思維、形象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
【關鍵詞】想象;激發(fā);兒童思維訓練
根據皮亞杰對于兒童心理發(fā)展四個階段的概括的理論,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小學生而言,形成輻合思維相對比較容易,而形成發(fā)散思維比較困難;同樣的,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難于再造性思維。筆者認為,我們要合理巧妙地借助想象力,點燃兒童思維的創(chuàng)造火花。
一、利用想象,訓練兒童發(fā)散思維
發(fā)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思維路線向四面八方擴散,形成輻射狀,突破原有的思維定勢,找出盡可能多的答案。發(fā)散思維的訓練可依托想象發(fā)散開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設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想象,妙用多維開放,訓練學生發(fā)散思維。下面以筆者執(zhí)教《彩色的夢》一課中的一個教學片段為例。
師:請同學們繼續(xù)發(fā)揮想象,我的彩色鉛筆,除了滑過草坪、野花、天空,它還可能會滑過哪些地方?
生:大海
生:高山
生:河流
生:草原
生:田野
生:湖泊
生:外太空
生:別的星球
……
教師提的這個問題非常開放,讓學生大膽發(fā)揮想象,不受束縛,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這是開放性的想象,多維度求異,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得以激發(fā)。
這樣開放性的想象可以激活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學生們的回答漫無邊際,想象極其大膽,從天上到地下再到海里,最后還從地球飛到了外太空,到了別的星球。這樣毫無束縛地鼓勵學生想象,能更好地訓練他們的發(fā)散思維。
二、邊讀邊想象,培養(yǎng)兒童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以事物的具體形象和表象為主要內容的思維形式。朗讀,是把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以《彩色的夢》一課為例,談談筆者是如何采用把朗讀和想象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力求訓練兒童的形象思維。
在教詩歌第一節(jié),描寫彩色鉛筆的形狀和動態(tài)時,筆者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彩色鉛筆,加上動作讀,讀出彩色鉛筆的調皮可愛。這時,學生頭腦中就會浮現(xiàn)出詩歌的內容:一群可愛的彩色鉛筆在白紙上蹦蹦跳跳。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訓練了學生的形象思維。
在學習第二節(jié)中的“大塊的草坪,綠了”這一句時,筆者引導學生重讀“大塊”和“綠”,并讓學生大膽想象:草坪還可以是什么樣的?從草坪的顏色、氣味去想象,還可以把草坪想象成人,有表情和動作。于是,筆者再讓他們帶著想象讀,讀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夢境。筆者相信此時學生已經能夠通過朗讀和想象,將文本中的物象通過頭腦加工,內化為帶有自我感情色彩的意象。
在學習詩歌第三小節(jié)彩色鉛筆畫出的夢境時,教師配樂朗讀,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畫面,并且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讀,把自己感受到的畫面讀出來。就是這樣邊讀邊想象,讓學生在朗讀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真正地走進了文本,實現(xiàn)了思維和想象的磨合,兒童的形象思維訓練得以落實。
三、借助想象,激發(fā)兒童創(chuàng)造性思維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最高形式。它的特點往往是借助于想象、聯(lián)想直覺和頓悟等,將眼前的和大腦中儲存的信息重新組合,加以改造,從而產生新型的設想。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借助想象或聯(lián)想,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多角度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以《彩色的夢》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詩歌為例,為了讓學生大膽想象,筆者先后設置了這樣的問題:我的彩色鉛筆,除了滑過草坪、野花、天空,它還可能會滑過哪些地方?它滑過的地方又會有什么變化呢?先讓學生自由想象,然后再給學生預設兩個場景。
師:讓我們緊跟彩色鉛筆的腳步,先到花園去看看!
生:(美麗)的花兒,(開)了。
師:這么美的花,把蝴蝶也吸引過來了。誰來說說?
生:(可愛)的(蝴蝶),(飛舞)了。
師:瞧,誰也來了?
生:(勤勞)的(蜜蜂),(采蜜)了。(采)——得——(歡)——(快)!師:不知不覺,咱們居然創(chuàng)作了一節(jié)小詩:
(美麗)的花兒,(開)了;
(可愛)的蝴蝶,(飛舞)了;
(勤勞)的蜜蜂,(采蜜)了,
(采)——得——(歡)——(快)!
師:如果這個花園里還有個池塘,你還能看到什么?
生:(可愛)的青蛙,(唱歌)了。(碧綠)的荷葉,(冒出來)了。
師:花園的不遠處,有片稻田,此時你又看到?
生:(金黃)的稻谷,(熟)了。(調皮)的(蟋蟀),(唱歌)了。
師:我的彩色鉛筆,它又來到果園、田野、草原……它還會去很多很多的地方,那里有植物,也有動物。下面咱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合作,仿照詩歌第二小節(jié),創(chuàng)作一節(jié)小詩。
腳尖滑過的地方,
(? )的(? ),(? )了;
(? )的(? ),(? )了;
(? )的(? ),(? )了,
(? )——得——(? )——(? )!
師:哪位小組代表來分享?
生:腳尖滑過的地方,
(甜蜜)的(葡萄),(熟)了;
(高高)的(椰樹),(綠)了;
(金黃)的(沙漠),(黃)了,
(黃)——得——(耀)——(眼)!
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激發(fā)需要展開“想象”的翅膀,正如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p>
郎加明在《創(chuàng)新的奧秘》這本書中提到:“對于創(chuàng)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盡可能地打開兒童的思路,關注兒童思維的訓練,巧妙借助想象,鼓勵兒童多角度想象事物的特征,激發(fā)兒童創(chuàng)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丁同成,張本旭,張揚.想象思維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呂海明.加強想象訓練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想象力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J].浙江教育技術,2012(02).
[3]王婭婷.淺析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兒童思維的發(fā)展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寫話),2018.
[4]趙蘭亭.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散論[J].課程·教材·教法,1988(06):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