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艷,于 波,潘黛安,陳靜靜,王思明,白雪媛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吉林省人參科學研究院,吉林 長春130117)
葛根(Puerariae lobatae Radix)是多年生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塊根,是國家衛(wèi)生部批準的藥食兩用植物[1-2]。中藥葛根歷史悠久,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后據《中國藥典》及《中華本草》等資料記載,葛根具有解酒的功效[3-4],是古代文獻記載和現代研究證實解酒功效比較明確的中藥。葛根除富含淀粉、膳食纖維、17種氨基酸和大量礦質元素外,主要活性成分為總黃酮中的異黃酮,研究證實葛根中含30多種異黃酮物質,另含多糖、生物堿、三萜皂甙等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脂質過氧化,清除體內自由基,抗氧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降血糖,調節(jié)血脂,改善骨質疏松,調節(jié)雌激素水平,調節(jié)血壓,益智和美容等藥理保健功能[5-9]。
大量研究證實,酒精進入人體后的代謝是一系列氧化還原過程,乙醇代謝相關酶的作用至關重要,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乙醇脫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脫氫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及其亞型等,還原酶等增多可加快乙醇的氧化代謝速率,加速其還原成乙酸進而排出體外[10-12]。
我國早在1 000多年前就已將微生物發(fā)酵的方法應用于中藥炮制當中,成為最早利用微生物轉化天然藥物的國家[13],利用微生物發(fā)酵得到的中藥成分更易于吸收,而且能達到減毒增效的作用[14]。微生物發(fā)酵中藥能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產生新化合物及減少不良反應,促進有效成分吸收和利用,是現代生物技術與中醫(yī)藥相結合的理想途徑[15-16]。CHOI Y等[17]研究發(fā)現,短雙歧桿菌發(fā)酵后的葛根在改善葡萄糖和脂代謝相關途徑方面更有效,發(fā)酵過程提高了乳酸含量,并促進了某些微生物群落的富集,從而有助于抗肥胖和抗炎活動。
該研究用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副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混合發(fā)酵技術,考察發(fā)酵對葛根抗氧化成分及解酒功效的影響,為葛根成為更高效解酒食品提供理論依據。
葛根飲片、56°牛欄山二鍋頭、力克保健液:市售;氫氧化鈉、硝酸鋁、亞硝酸鈉(均為分析純);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GMCC 1.568、副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CGMCC 1.2468:中國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MRS肉湯培養(yǎng)基: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試劑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清潔級美國癌癥研究所(institule of cancer researcch,ICR)小鼠:雄性,體質量(20±2)g,購自長春億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飼養(yǎng)環(huán)境溫度為(23±2)℃,相對濕度為40%~60%,明暗交替周期為12 h。
SX-700蒸汽滅菌器:日本Tomy Digital Biology公司;SW-CJ-2D型雙人凈化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innova 40搖床:德國Eppendorf公司;UV-2550型紫外可見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KQ-600E型超聲清洗器: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1.3.1 葛根提取液的制備
精密稱定葛根飲片,以1∶10(g∶mL)料液比加蒸餾水→沸騰后轉小火,1.5 h/次,煎煮兩次→3 500 r/min離心10 min后過絹布→濃縮至生藥質量濃度為0.1 g/mL→分裝,高溫高壓滅菌鍋121 ℃滅菌60 min→晾涼至室溫,取一份4 ℃冷藏保存,設為葛根水提液對照組,其余備發(fā)酵。
1.3.2 乳酸菌發(fā)酵方法
采用兩步培養(yǎng)法培養(yǎng),取甘油凍藏的植物乳桿菌和副干酪乳桿菌,4 ℃解凍,置紫外消毒30 min后的超凈臺中,取40 μL解凍菌液置于4 mL滅菌后的MRS培養(yǎng)基中,37 ℃,180 r/min培養(yǎng)24 h后得一級活化液,再取1 mL一級活化液置100 mL滅菌后的MRS培養(yǎng)基中,37 ℃、180 r/min培養(yǎng)24 h活化完成。按單因素試驗及正交試驗所需不同接種量,接種至滅菌后的葛根提取液中,搖床37 ℃,180 r/min條件下發(fā)酵試驗所對應不同時間[14]。
1.3.3 單因素試驗
以初始pH值為6.0、接種量為3%、發(fā)酵時間為48 h、接種比例(植物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1∶1)為基礎條件,在固定其他因素條件下逐一進行單因素試驗,考察不同初始pH值(2.5、3.0、3.5、4.0、4.5、5.0、5.5、6.0、6.5、7.0),接種量(0.5%、1.0%、1.5%、2.0%、2.5%、3.0%、3.5%、4.0%),發(fā)酵時間(6 h、12 h、18 h、24 h、30 h、36 h、42 h、48 h、54 h),植物乳桿菌與副干酪乳桿菌接種比例(1∶5、1∶2、1∶1、2∶1、5∶1)對SOD酶活性的影響。
1.3.4 正交試驗設計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以初始pH值(A)、接種量(B)、發(fā)酵時間(C)、植物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接種比例(D)為試驗因素,以SOD活性(R)為評價指標,采用L9(34)正交設計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1。
表1 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1.3.5 解酒防醉實驗
取健康ICR雄性小鼠28只,適應性飼養(yǎng)3 d后,隨機分為模型組、力克陽性對照組、葛根發(fā)酵液組、葛根水提液組,禁食不禁水12h后,各給藥組給予相應藥物灌胃(0.15mL/10g),模型組給予生理鹽水0.15 mL/10 g。30 min后,各組小鼠灌胃給予56°牛欄山二鍋頭(0.15 mg/10 g),觀察小鼠醉酒潛伏期(灌酒到翻正反射消失時間)、醒酒時間(翻正反射消失到翻正反射恢復時間)[16]。
1.3.6 生物指標檢測
(1)預處理
取健康ICR雄性小鼠35只,適應性飼養(yǎng)3 d后,隨機分為陰性對照組、模型組、力克陽性對照組、葛根發(fā)酵液組、葛根水提液組,每天給予陰性對照組和模型組生理鹽水0.15 mL/10 g灌胃,其他組給予0.15 mL/10 g相應藥物,30 min后,除陰性對照組灌胃生理鹽水外,其他組給予56°牛欄山二鍋頭0.08 mL/10 g,連續(xù)8 d。末次給藥30 min后,除陰性組外給予56°牛欄山二鍋頭0.1 mL/10 g。給酒后半小時摘眼球取血,脫椎處死,解剖取肝臟,用預冷生理鹽水漂洗后,用濾紙吸干水分,液氮冷凍備用[17-18]。
(2)血清AST、ALT檢測
摘眼球取血于離心試管中,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參照試劑盒方法測定血清中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含量。
(3)肝臟中SOD活力檢測
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試劑盒(WST-8)法,參照試劑盒說明書,準確稱取組織質量,按照質量(g)∶體積(mL)=1∶9的比例加入9倍體積生理鹽水,剪碎組織,冰水浴制備勻漿,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即10%勻漿上清待測。通過預實驗將10%組織勻漿上清用生理鹽水稀釋成適當濃度后參照操作表操作后,37 ℃孵育20 min,于450 nm處測定各復孔吸光度值。
2.1.1 初始pH對SOD活力的影響
圖1 初始pH值對SOD活力的影響Fig. 1 Effect of initial pH value on SOD activity
由圖1可知,SOD活力隨初始pH的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在pH為6.0時達到峰值。推測原因為可能是,弱酸性條件下乳酸菌的生長繁殖及次級代謝產物的產生較快,強酸以及偏堿性環(huán)境均不利于乳酸菌的生長繁殖及代謝。因此,試驗最佳初始pH值為6.0。
2.1.2 乳酸菌總接種量對SOD活力的影響
圖2 接種量對SOD活力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inoculum on SOD activity
由圖2可知,SOD活力在總接種量在2.5%之前逐漸上升,在2.5%達到峰值,隨后呈下降趨勢,推測在空間物質充裕的情況下,乳酸菌代謝活動與菌密度呈正比,但當乳酸菌密度過高時,乳酸菌的代謝活動因空間、營養(yǎng)物質等因素減緩。因此,試驗最佳接種量為2.5%。
2.1.3 發(fā)酵時間對SOD活力的影響
圖3 發(fā)酵時間對SOD活力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SOD activity
由圖3可知,SOD活力在48 h內隨發(fā)酵時間基本呈上升趨勢,48 h達到峰值,推測在48 h內乳酸菌處于生長代謝旺盛期,48 h以后隨著乳酸菌的密度增高和衰老轉而消耗營養(yǎng)產物,使得次級代謝產物減少,SOD活力降低。因此,試驗最佳發(fā)酵時間為48 h。
2.1.4 接種比例對SOD活力的影響
接種比例對SOD活力的影響如圖4所示,結果表明,植物乳桿菌與副干酪乳桿菌比例過高或者過低時,SOD活力都比較低,植物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1∶1時,SOD活力最高,因此選用植物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1∶1為最佳接種比例。
圖4 接種比例對SOD活力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inoculation ratio on SOD activity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以初始pH值、接種量、發(fā)酵時間、植物乳桿菌與副干酪乳桿菌接種比例為評價因素,以SOD活力為評價指標進行正交試驗,試驗結果與分析見表2,正交試驗結果方差分析見表3。
表2 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Table 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表3 正交試驗結果方差分析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results
由表2正交試驗結果極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對SOD活力影響次序為A>C>B>D。由表2可知,最佳發(fā)酵工藝為A1B3C3D3。遂發(fā)酵工藝條件為A1B3C3D3不變,即初始pH5.5,接種量4%,接種比例(植∶副)2∶1,發(fā)酵48 h。由表3方差分析結果可知,A、C因素對結果均有顯著性影響(P<0.05),B、D因素對結果無顯著性影響(P>0.05)。
在上述最佳條件下,進行平行試驗5次,SOD活力值依次為:4.06 U、4.09 U、4.05 U、4.11 U、4.08 U,平均值為4.08 U,相對標準偏差為0.585%。由此可得此試驗設計合理。
表4 小鼠解酒防醉實驗結果Table 4 Results of hangover and anti-drunk experiment of mice
由表4可知,與模型組相比,葛根水提液組醉酒潛伏期顯著延長、醉酒時間顯著縮短(P<0.05),葛根發(fā)酵液組與陽性組醉酒潛伏期極顯著延長(P<0.01),醉酒時間極顯著縮短(P<0.01),且葛根發(fā)酵液組防醉解酒效果強于水提液組(P<0.05)。
小鼠血清AST、ALT活力檢測結果如圖5所示。給藥8 d后,與陰性組相比,模型組血清ALT和AST活力極顯著升高(P<0.01),與模型組相比,陽性組、葛根水提液組、葛根發(fā)酵液組小鼠血清AST、ALT活力顯著或極顯著降低(P<0.05或P<0.01)。并且葛根發(fā)酵液組作用優(yōu)于水提液組(P<0.05)。
圖5 小鼠血清AST、ALT含量檢測結果Table 5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AST and ALT contents in mice serum
肝臟SOD活力檢測結果如圖6所示,與陰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肝臟SOD活力極顯著下降(P<0.01),與模型組相比,陽性組、葛根發(fā)酵液及水提液組小鼠肝臟SOD活力極顯著上升(P<0.01)。且葛根發(fā)酵組優(yōu)于水提液組(P<0.05)。
圖6 小鼠肝臟SOD活力檢測結果Fig. 6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OD activity in mice liver
本試驗通過植物乳桿菌和副干酪乳桿菌混合發(fā)酵,研究了葛根水提液乳桿菌發(fā)酵前后抗氧化活性、對小鼠解酒防醉效果以及酒精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的變化。通過正交試驗,得到葛根水提液的最佳發(fā)酵工藝為初始pH5.5,接種量4%,接種比例(植∶副)2∶1,發(fā)酵時間48 h,較對照組及發(fā)酵前抗氧化成分SOD活性均升高,一定程度上延長小鼠醉酒潛伏期并縮短醉酒時間(P<0.05或P<0.01),緩解了肝損傷引起的小鼠血清中AST、ALT活力升高,并提高小鼠肝臟SOD活力。綜上所述,植物乳桿菌和副干酪乳桿菌雙菌發(fā)酵可提高葛根的抗氧化能力及對小鼠急性醉酒的解酒防醉能力,增強小鼠肝臟的抗氧化能力,并且可一定程度上對小鼠酒精性肝損傷起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