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子丹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導學生學習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一、在生活中汲取素材
一些初中生一寫作文就頭痛,往往采用流水賬式的寫作方法。其實,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所謂“一花一世界”,生活中的點滴,都可以寫入作文中。教師要引導初中生留心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積累素材,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感付諸筆端,寫出鮮活的作文。
觀察生活,不是走馬觀花,而是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這樣,在寫作的時候,才能將事物描繪得生動形象,富有表現(xiàn)力。教師要帶領學生關注熱點時事,或者引領學生探究感興趣的內容,寫一些感悟,這些都是寫作的好素材。
要引導初中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將生活感悟與寫作有機結合,提高初中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要想盡辦法讓學生從獨特的視角去表現(xiàn)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感悟生活的美,創(chuàng)造生活的美,讓作文回歸生活,在寫作中張揚個性。要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觀察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的大課堂中挖掘源頭活水,根據(jù)生活體驗領會知識,寫出自己獨特的感悟。教師要拓寬學生的視野,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寫作。
二、說真話,訴真情
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心聲,表達真情實感,因為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要教育學生提高素養(yǎng),首先成為一個熱愛生命、關愛他人、具有真摯感情的鮮活的人。教師要避免讓學生簡單地模仿別人的文章,要引導學生敘述真實的生活,抒發(fā)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這樣寫出的作文才能以情動人。
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看朱自清和汪曾祺的散文,給學生舉朱自清寫的父親買橘子的例子,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通過對父親外貌、動作、細節(jié)的描寫,表現(xiàn)父親的愛子之情。要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你的父母對你的愛,哪些細節(jié)讓你感動?教師引導學生用語言表達,讓學生說出自己親眼看到的、親身感受到的真情。
三、培養(yǎng)寫作的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根本。很多初中生思維僵化,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培養(yǎng)初中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引導學生打破思維的局限性,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問題,提煉出新穎獨特的主題,融入自己的思想觀點,寫出感人的文章來。
例如,寫關于歌頌親情的文章,教師可以給學生讀兩篇寫親情的美文,引導學生一步步領會作者的情感,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多角度細致觀察,深入思考,大膽表現(xiàn),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四、向書本和課外活動要材料
當代語文大家張志公說過:“古今中外,善于寫作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肚子里裝著幾百篇好文章的。”所以,好的書籍是學生寫作重要的材料來源。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可以從古老燦爛的文化中獲得深刻的哲理和豐富的知識。因此,書籍是重要的寫作素材來源。如果我們只是觀察與思考,不讀書,知道得就不多,就顯得淺薄,就不能厚積而薄發(fā),寫出好文章來。所以,教師要引領初中生大量閱讀書籍。教師可以先引領學生深入閱讀課本中的文章,因為課本中的文章大多文質兼美,是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然后,引導學生多讀中外名著,廣泛涉獵,積淀文學素養(yǎng)。還可以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詩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野炊活動,也可以到社區(qū)開展學習雷鋒活動,通過課外活動,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材料。
五、無痕滲透寫作方法
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介紹各種形式的文章,讓學生掌握多種寫作技巧??梢詮奈恼碌男问街v起,介紹一些散文、詩歌、記敘文等,讓學生了解文章的結構形式、常用的敘事方法等。要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等,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例如,教師可以在初一的時候,讓學生寫讀后感,寫生活感悟,抒發(fā)真情,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在初二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專項寫作內容,教會學生采用總分、倒敘等寫作技巧,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初三的時候,可以對學生進行綜合性寫作訓練。這樣,教師逐步滲透寫作技巧,讓學生把握組織語言的方法,學會精巧構思,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教師要在寫作內容上下功夫,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把握學生寫作的全過程。要引領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