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
摘要:本文基于英語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一單元閱讀材料“Annes best friend”為例,設計了一堂閱讀課,以期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高中英語? ?學科素養(yǎng)? ?閱讀教學
一、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概念
英語學科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這四個要素,其中,語言能力是指學生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以及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的語言意識與語感;文化意識是指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思維品質(zhì)是指學生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和水平;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適應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與能力。
二、基于英語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步驟
目前,中小學教師以灌輸詞匯和淺層分析文本為主,缺乏更深層次的分析,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這種傳統(tǒng)機械的教學模式不僅不符合教育部關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轉(zhuǎn)變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模式,圍繞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
下面,筆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的閱讀材料“Annes best friend”為例,設計了一堂高中英語閱讀課,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
本單元的主題是Friendship,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也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Annes best friend”介紹了生活在二戰(zhàn)時期的小女孩Anne Frank如何渴望得到朋友,期望與朋友相處,其意義在于讓學生感受友情的重要性。筆者結合對文章主題的解讀,把這節(jié)閱讀課的能力目標預設為了解安妮所處的歷史背景,理解安妮為什么會把日記本作為最好的朋友,把情感目標預設為了解友情的重要性,認識到友誼對人類來說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情感,把知識目標預設為認識并學會課文中的新單詞、短語和句型。具體來說,本節(jié)課的教學分六個步驟進行:
1.Warming-up
在傳統(tǒng)的課前熱身中,教師一般要求學生學習閱讀材料中的新單詞,而基于學科素養(yǎng)的英語課堂則要求學生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語言意識和語感。因此,筆者設計了一個頭腦風暴活動,要求學生用學過的形容詞描述他們心中的友誼。筆者認為,教師用舊的知識描述新主題,更易于學生在使用過程中重新編碼原有知識,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
2.Pre-reading
在讀前部分,筆者設計了一個問題:“Part from human beings, what else can be our friends?”這個問題是為學生閱讀文本準備的,目的是激活存在學生頭腦之中的圖式結構,以及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
3.Fast Reading
快速閱讀要求學生快速抓住文章重點,掌握文章大意和文本中心思想,了解文本的主題,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nèi)容,為細讀文本打下基礎。同時,快速閱讀要求學生快速閱讀理清文章脈絡,以便學生在了解文章結構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nèi)容。
4.Careful Reading
教師針對文本細節(jié)進行提問,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通過在文中查找相關問題的線索,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可以適當?shù)亟榻B有關二戰(zhàn)的背景知識,這有助于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從而讓學生在理解文章字面意義的基礎上,感悟作者深埋在字里行間的情感和態(tài)度。
5.Detailed Reading
語篇中使用的詞匯、語法和修辭都是作者有意識地選擇,經(jīng)過快速閱讀和細讀后,學生可以大致掌握文章的主題和結構?;趯W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需要,在講解文章的新單詞、短語和句型時,教師應結合文章的主題和內(nèi)容,引導學生掌握文章主題和主體結構。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增強學生識別作者表義方法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和語感。
6.Retelling
在講解完文章后,筆者還設計了復述活動,目的是考查學生對文章主題、結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們使用新單詞、短語和句型的能力。
總之,高中英語閱讀課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閱讀活動的設計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最終為國家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秋會,王薔.淺析文本解讀的五個角度[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1).
[2]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zhàn)[J].英語教師,2015(16).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學<綠茵路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