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步遞進、分層達標”教學模式強調在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的基礎上,教學要循序漸進,分層展開。文章結合物理教學實踐,從預設分層目標、引入生活元素、分解學習流程、結合教學內容、分層布置作業(yè)等方面闡述“分層遞進、分層達標”教學模式的實現(xiàn)途徑。
關鍵詞:初中物理;“分步遞進、分層達標”;生活元素;分層作業(y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7-0086-02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學質量和效率在穩(wěn)步提高,各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被運用在實踐中。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運用“分步遞進、分層達標”的教學模式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標準和教學目標,從而達到讓所有學生都能取得進步的教學效果。本文從五個方面闡述“分步遞進、分層達標”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預設分層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眾所周知,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給學生提供正向的激勵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則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正向激勵,能夠幫助學生從內心深處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然而就教學實際來看,在物理教學工作中,教師所面對的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學習能力也是各有不同。為了保證整體教學效果,很多教師會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培養(yǎng)對象,而其他“下游”學生則往往會被忽略。這就導致課堂教學中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一些能力偏弱的學生只能抄筆記或者走神。而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也只有部分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實驗中去,所謂的合作學習變成了尖子生的學習,班級整體的學習效果并不好。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分設教學目標,給所有學生提供學習和提升自我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幫助他們形成學習的內在動力。例如,在帶領學生們進行“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這部分實驗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們都能從中得到收獲,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設定為以下幾個層次:(1)掌握串并聯(lián)電路的差別,明確二者不同的連接方式。(2)通過電流表測定電流數(shù)據(jù)并進行分析。(3)根據(jù)給出的電路圖等信息進行計算,并且知曉電流規(guī)律不同的原因。這三個層次的教學標準不同,其難度也是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從實驗的基本操作、實驗的基本原理逐步提升到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深刻記憶不同連接方式的電路中電流變化的規(guī)律這個知識點,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都有貼合自己能力的學習目標,學習能力偏差的學生也能夠在其他學生的帶動之下掌握更多的知識。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可以發(fā)現(xiàn),預設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習基礎偏差的學生也能夠逐步、緩慢地得到提升,經(jīng)過鍛煉和多次嘗試,學生基本上都能夠成功地完成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并且掌握相應的知識點。
二、引入生活元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想要實現(xiàn)“分層遞進,分步達標”的教學目標,就必須積極引入生活化教學方式,讓物理知識的實用性凸顯出來,這種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物理學習體驗。例如,在教學“光的反射”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湖水波光粼粼”“穿衣服照鏡子”等現(xiàn)象作為課前導入,讓學生初步感受反射的存在,提高他們參與物理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按照課前導入的例子進一步向學生們提問“鏡子為什么能夠顯示出物體的樣子”“光在接觸到鏡面以后為什么會發(fā)生偏折”等問題,通過問題難度的遞進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光反射知識。最后教師要將這部分知識進行總結和分析,并且對其特點進行歸納。如果學生仍有余力,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拓展一部分光的折射知識,幫助學生們打好基礎,從而便于接下來的課程學習。
三、分解學習流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想要讓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得到鍛煉,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教師必須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到物理學習中去。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比較基礎,因為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在發(fā)展過程中,物理學習剛剛起步,這個階段的學生很難自主把握物理知識體系,也很難自行總結物理知識架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將物理教學內容通過一定的層次和階段進行分解,讓學生們逐步學會自主學習。比如整個物理學習過程可以分成預習、探究、實驗以及總結四個步驟,分層以后學生的物理學習將會變得更加具有目的性,學生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學習過程,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定會有所提升。例如,在教學“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時,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好學習任務,讓學生們在課前根據(jù)教材或教師提供的導學案進行課前預習,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書籍等渠道了解聲音產(chǎn)生和傳播的有關知識,并且整理出沒有弄懂的問題以便有目的地聽課。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行示范,利用音叉、乒乓球等道具給學生演示振動發(fā)聲的實驗,讓學生們能夠從實驗中驗證自己的想法,而后給學生留出時間讓他們自行探究,提高學習參與度。最后,教師讓學生根據(jù)課前掌握的資料和課上實驗的過程進行總結,整理出本堂課的主要知識點。這樣的一個過程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層層深入的探究中獲得豐富的物理知識。
四、結合教學內容,分層提出問題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運用分步遞進、分層達標教學模式,參考學生的物理成績,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后進生,分別命名為A、B、C,并針對這三個層次的學生,分別提出不同的問題。要考慮到問題難度過大會導致C層次的學生難以解決,這樣學生對解決問題會失去自信心,從而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提問,同時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由簡到難地提問,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對于優(yōu)等生,要提出難度大的問題,并要求學生快速探究答案,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積極總結答案,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探究能力。對于B、C層次的學生,教師應提出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能使學生感覺到問題并不難,從而對自主解決物理問題充滿自信心,進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尋求答案,一步一步地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和物理思維能力。
五、分層布置物理作業(yè)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注重運用“分步遞進、分層達標”教學模式,全面了解全體學生,掌握其個體差異,結合學生測試成績、學習能力、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在分層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分層布置物理作業(yè),對于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所布置的物理作業(yè)應側重物理基礎題,以此鞏固學生基礎知識,使學生奠定堅實的物理基礎,并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完成作業(yè)的能力。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布置的物理作業(yè)以拓展知識面為主,并適當布置一些拔高題供學生探究,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和進步??傊?,分層布置物理作業(yè)能推動各個層次的學生不斷在自身的基礎上取得進步。
綜上所述,教師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分步遞進、分層達標”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逐漸跟上教學進度,提高全體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哲. 走班式分層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9.
[2]俞海陽.初中物理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及實施策略[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20).
[3]杜想平.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8(10).
[4]齊偉.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20).
[5]趙揚.初中物理“分步遞進、分層達標”教學模式課堂實踐研究[J].湖南中學物理,2017(04).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Step by Step, Level by Level and Up to Standard"Model in Physics Class
Tian Xiaolong
(Jiaoshan Junior Middle School, Lintao County, Gansu Province, Lintao 7305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mode of "step by step, level by level and up to standard" emphasizes that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level, teach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and level by level.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physics teach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way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mode of "step by step, step by step, step by step"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etting up the goal of step by step, introducing the elements of life, breaking down the learning process, combin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arranging the homework by step.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step by step, level by level; life elements; level by level homework
作者簡介:田曉龍(1977-),男,甘肅臨洮人,中小學高級教師,從事物理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