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宏兵
【摘 要】 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它所包含的內涵是在教學內容中將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開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提升和思維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將祖國的語言文字所擁有的獨特魅力展示出來,讓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發(fā)展,并使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關鍵詞】 小學語文;思維能力;對策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思維可以對語文知識積累的方式進行改善,并且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和生活相結合。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思維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需要把訓練學生的語文思維作為首要目標,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潛能能夠爆發(fā)出來,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上去。新課標提到,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強化培養(yǎng),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提高。本篇文章對在教學當中提高學生思維水平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限時情況
1.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的缺失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材的內容受到了限制,一個學期只有一本教材來進行教學,這種情況下,教學的內容不夠用,學生所接觸到的語文知識如果只能通過課本來進行了解,大部分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只能通過被動的知識灌輸。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無法滿足自己對語文學習的求知欲望,從而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生和教師之間缺少平等有效的教學互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以及互相學習的狀態(tài)有所阻礙,不能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2.陳舊的教學觀念
有很多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還是使用老舊的教學方法,將課本一味地進行宣讀,將知識灌輸進學生的腦袋中就完事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十分枯燥,學習的興趣也隨之降低,更加無法讓他們有思維鍛煉的機會。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有很多教師對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教學不夠熟悉,在電腦操作方面仍然十分生疏,并沒有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教學當中,浪費掉了教學設備與互聯網教學的優(yōu)秀資源,讓學生失去了開闊眼界以及訓練思維能力的機會。
3.應試教育的限制
應試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有著很深的影響,這種教育方式使學生偏離了適應社會的需求,出現了很多對教學不利的方面。學校和家長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將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了,在學期還未結束的時候就把下個學習的知識準備好了。這種心理將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淹沒了,讓他們沒辦法在知識的海洋里進行暢快的學習,學生本應該在自由狀態(tài)下學習,現在卻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被迫學習。
二、在教學當中提高學生思維的有效方法
1.將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起來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很多教師都是在教材的知識上去進行教學,教師認為知識點之間有著相互聯系,才會將原始的教學方式用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十分枯燥地進行著學習。這樣做雖然也算是學習,但是教師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來設計教學的,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擁有興趣和積極性。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多元化的游戲和任務進行設計將其并引入學習當中。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教師在教學當中結合需要學習的基本知識,結合現實生活將問題鋪展開來并解決。這樣的做法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還將興趣和語文知識結合在了一起,成為學生學習階段的一個動力。
2.學生的求知欲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都是十分單一的,因為語文基礎知識的缺少,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是被動學習。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將學生的獨立學習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起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十分強大,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可以將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出來并進行合理的利用,在教學的時候巧立疑問,給學生留下問題,把學生的好奇心給激發(fā)出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自我探索,從而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讓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語文知識,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擁有良好的語文思維能力,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遇到了問題也可以自行去探索并解決?,F在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知識的傳授以及灌輸顯得過度的重視,忽視了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培養(yǎng)。在這些問題下,筆者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對策,讓小學語文教師能夠有所參考。
【參考文獻】
[1]袁敏.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對策[J].新課程(上),2018(12).
[2]羅莉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導學,2018(1).